美文网首页
折扣中的经济学

折扣中的经济学

作者: 蓝箜 | 来源:发表于2020-12-06 15:12 被阅读0次

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不懈不倒翁。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牛奶可乐经济学》之折扣中的经济学。

1.  为什么酒店附设小酒吧的价格那么贵?
2. 为什么在银行之间电汇比用支票汇款要贵得多?
3. 为什么家用电器零售商会在炉具和冰箱上敲出凹痕?
4. 为什么黑色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比同样规格的白色笔记本电脑贵150美元?
5. 为什么购买音乐会套票要便宜得多?
6. 为什么机票现买价更高,而百老汇演出的门票现买价却更低?
7. 普通“杯”的容量是8盎司,可为什么星巴克最小杯的咖啡叫做“高杯”,容量是12盎司?
8. 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
9. 为什么普通人连最简单的录像机的功能都用不全,但它却还是有那么多功能呢?
10. 为什么廉价航班的餐点收费(豪华航班一般免费),而豪华酒店上网要收费(廉价酒店则多免费)?
11. 为什么不少游乐园里最受人欢迎的游乐项目前总排着长队,游乐园却并不对之额外收费?
12. 为什么顾客临时取消预订,租车公司不另收费,而旅店和航空公司却要收取昂贵的取消费?

一价定律最适合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大致说来,也就是像食盐和黄金这样的市场,无数供应商贩卖高度标准化的产品。

但也有很多产品,并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出售。如一价定律不适合电影放映市场,不同的电影院位置不同,放映时间也不同,从某些方面来说,每一场电影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部电影的日场票价一般比夜场便宜,因为下午有空看电影的人总比晚上少。

影院老板还经常给特殊群体(学生、老人等)打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的需求对价格更为敏感。与黄金和食盐不一样,电影票无法随意转售。年轻人不可能买一张学生票,然后再把它卖给成年人,从中牟利,因为只有拿着学生证的人才能使用折扣票。

但在实际的产品(尤其是昂贵产品)市场中,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垄断者向特殊买家索取高价的能力。如影院的爆米花,老板不太可能对成年人卖5美元,对学生卖2美元,因为肯定会有学生用折扣价买了爆米花之后再卖给成年人,赚取差价。

虽说转手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卖方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可能,但为了突破这一局限,他们想出了各种机智对策。不少诀窍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最常见的例子是短时贱卖。愿意付出此种努力的买家,得知打折开始,就不怕麻烦地专门赶过去买,从而享受折扣价。不愿费劲的顾客则要支付较高的价格。

任何打折安排的目标,都是向那些不会以标价购买产品的潜在顾客提供一个价格突破口,同时尽量少让其他买家利用折扣。

如有些电器商会故意让电器敲出小瑕疵,以便在特卖会的时候“瑕疵品降价卖”,吸引潜在顾客,而这确实有效,特卖会的供不应求就能说明这一点。

普通“杯”的容量是8盎司,可为什么星巴克最小杯的咖啡叫做“高杯”,容量是12盎司?

(詹妮弗·安德森)

星巴克是全世界最大的现磨现泡咖啡连锁店。自1999年以来,该公司出售的咖啡都分为3种规格:高杯(容量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但从技术上来说,普通的一杯咖啡,应该为8盎司,6盎司亦可。连星巴克自己的泡咖啡说明书上也写着,“我们建议,每6盎司水冲兑两汤匙研磨咖啡。”那么,为什么星巴克不卖标准杯咖啡呢?

实际上,星巴克是卖的。如果你找服务生要“小杯”,就能得到传统的8盎司杯装咖啡。但该店的售卖单上并未列出“小杯”,而知道这一点的顾客也很少。

“小杯”是该公司折扣最大的咖啡。小杯卡布其诺的售价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浓咖啡的量是一样的,又因为它包含的奶泡较少,味道更为浓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欢。

星巴克营销“小杯”的秘密方式,使它成了一种歧视性门槛价格。阻止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顾客购买打折“小杯”咖啡的门槛,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小杯”的存在。在大多数市场,为了发掘最划算的交易,对价格敏感的顾客会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如果你是个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至少有一个朋友会发现星巴克“小杯”咖啡的秘密,并把它告诉你。与此同时,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顾客则继续安于享受20盎司的“超大杯”。

这一章的要点如下:

·在实际的产品(尤其是昂贵产品)市场中,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垄断者向特殊买家索取高价的能力。

·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

·凡是具有规模经济生产流程的卖家,都必然会用到设置折扣门槛这一工具。对价格敏感的买家打折,同时无需对其他顾客降价,能推动生产者扩大规模,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在某些情形下,折扣门槛只不过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一旦你掌握了这种信息,就能享受到较低价格,又无需付出额外努力。

·有时,卖方似乎有权索取较高价格,或是因为客人取消服务而收取罚款,然而,出于策略性的考虑,他们并不这么做。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继续!


作者:箜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 折扣中的经济学

    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不懈不倒翁。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牛奶可乐经济学》之折扣中的经济学。 1. 为什...

  • 折扣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机票现买的价格更高,而百老汇演出的门票现买的价格却更低?原因是商务人士临时出行的概率更大,很多是因为公差,对...

  • 为什么黑色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比同样规格的白色笔记本电脑贵150美元

    ヾ(´∇`)ノ哇~!自从我学了经济学,搞清楚了很多事情! 快跟我一起来,学学经济学吧! 折扣中的经济学 满足条件就...

  • 2017.5.27《牛奶可乐经济学》

    今天晨读分享的书叫《牛奶可乐经济学》,书中主要分享了如何把经济学原理应用到生活中,分别是机会成本、成长曲线、折扣门...

  • 0527 晨读感悟

    《牛奶可乐经济学》书中精选了三个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分别是机会成本、成长曲线和折扣门槛,并引申出了3条接地气的成长...

  • 《自控力》第七章

    延迟折扣: 多数的人会为了迅速得到瞬间的快感,而舍弃自己长久想真正得到的东西,经济学家称之为“延迟折扣” 未来的奖...

  • 三.折扣经济学和公用品悲剧2019-06-26

    《牛奶可乐经济学》三.折扣经济学和公用品悲剧 今天是我们第三天来阅读《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 咱们在前两天的学习...

  • 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经济学上的“延时折扣”,即等待时间越久的奖励,其价值越打折扣。人类具有“有限理性”:在变得不理性前,我们一直是理性...

  • 牛奶可乐经济学——折扣经济学

    前面提到过“一价定律”,但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是一个价,原因当然在于每个产品或多或少有其不同点,如同一部电影...

  • 让你与职场成功渐行渐远的“延迟折扣”,是个什么鬼?

    延迟折扣,一个最初用来解释经济学现象的概念,也广泛出现在我们成长、职场、生活、情感中,只是每次都变换成不同的样子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折扣中的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bw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