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以双水村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生活展开,以整个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转换,讲述了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城乡生活的巨大变化。邻里之间的矛盾纠葛,家庭之间的情感纷争,城乡生活的巨大贫富差距,亲情,友情,爱情的描写,很成功的塑造出那个时代为生活而默默承受默默拼搏的人们,大时代的前进,其实正是这些小人物们,这些平凡的人们一步步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进而推动时代的巨轮不断前行。人性的自尊,自强,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大社会冲突,纷繁的交织在一起,荡气回肠,不忍释卷。半夜睡不着,很多地方会返回重读,想到当时的夜读场景,夜深月高,一个人坐在凉凉的地板革上,泪流满面。
有人为书中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挖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境遇,甚至带动全村人的生活水平而深受触动;有人为田福军等这样的一直忧心底层人民的生活而默默付出的干部而感动;有人为孙少安和润叶之间的感情而感到惋惜;而我,仅谈一下我最关注的的三个人物。
第一个想谈的是田晓霞。
我喜欢这个特立独行敢于冒险又古灵精怪的姑娘,喜欢这个活泼可爱又大有思想有主见的姑娘,喜欢这个在旧时代里敢于突破自己敢于挑战的姑娘,我的拙笔,写不出这个“精灵”一般的姑娘,为此我感到难过;而当我看到晓霞因为在洪水中救一个小女孩儿而牺牲的时候,看到孙少平躺在草地中苦苦思念的时候,真的是哭到不能自已。“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哪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作伴!”
第二个人物是孙玉厚,孙少安孙少平的父亲。
这个说话不多,总是一把旱烟袋绑在身上的人,让我看到了所有父亲身上展现出来的坚韧,不屈,和深邃深沉的爱。网上对孙玉厚的人物分析是一个苦命的人,他一辈子几乎都在勤苦劳作中度过,过着缺衣少食的贫苦日子。当然,站在书籍大背景的角度来看,他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农民,是中国千百万农民中的典型代表。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老实无能,最大的优点就是勤劳、忠厚、硬正。他年轻时也曾有过魄力和豪情,比如他也曾闯过山西柳林,比如把弟弟孙玉亭送去上学读书,希望能为孙家培养出一个人物等等。但是他最大的成就不在这些事情上,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培养"出了孙少安、孙少平和孙兰香三个优秀的子女。他是土壤,是铺路石,是泥土里的根,在这块土壤上长出了孙少安、孙少平和孙兰香这几株大树。无论是孙少安接受批斗时,他站在台上 陪伴并没有做错的儿子,还是孙少平下定决心出门闯荡,他都是那个在身后默默支持自己孩子的那个人。独自前行的路一开始都是充满各种艰辛,感恩开明的父亲母亲,支持我所做的任何决定,不论我在外面受到任何喜怒哀乐,家里都有父亲厚重的肩膀,还有母亲一贯的大度和宽慰。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关注的另一个人物其实其实还有一个小人物王满银。
这个农村里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最后能有什么样的结局。刚开始他这种在全村人都在忙着埋头干活,为农业大寨而付出的时候,他这种不专心务农反而投机倒把的行为成了那个年代被人讨厌的典型,最开始我觉得他这种丝毫不顾妻儿无所事事吊儿郎当的样子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但直到有一天王满银发现自己已经老了,镜子中看到自己沧桑的脸,凌乱的掺杂白头发的头时然后开始想家最后安安分分回到自己家里,好好经营家庭的时候,我才意识他其实本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失败的王满银在另一方面确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当我看到兰香在地里务农,满银帮不上什么忙只是如一只老山羊一样跟在兰香后面,拣点柴火,唱些信天游,这样一幅祥和宁静的画面让我的心中不自觉地涌起一种奇怪的情绪。但是当我看到最后一个大老爷们儿的他,在那个年代蒸出一锅雪白喷香的大馒头的时候,我却又笑了。
当然,书中鲜明的人物不止他们三个,我也被润叶和李向前的感情五味陈咋过,也为孙兰香这个看似默默无闻的小姑娘所感动过,为金波对孙少平的身后的友情而暖心过。总之,人要成熟的选择自己的同类,年轻时困扰过的答案被一一揭晓:一切通往彼此,我们成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