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到了罗翔的《圆圈正义》的序言,内心有点庆幸。
前面确实有段时间,我看周围的几个人,很专注的看一类书,看着又幸福又满足。我就很认真的想我自己,我咋就不能专注呢?
不过,我也知道,我应该永远不会像他们那样,只是心思突然转到了这一点,驻足下,想一想,叹息一声,继续自己的路。
我看的书,其实是刻意避开了传统文化,因为让我束缚很深的,就是这些东西。也许是因为我理解的问题,也许是别人解读的问题,但是我就是讨厌,非常讨厌。相比两年前,其实现在的厌恶程度已经降低了很多了,不那么抗拒了,也许是知道了一些为什么吧。有时候听到别人的解读,觉得似乎还不错,也仅此而已。
但是我周围的环境,不是这样的,他们很热爱国学,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但时间久了,我也发现,其实不是我想的那样。有人热爱,信奉;有人热爱,利用。换句话说,有人当兵器用,有人当使命用。那些当兵器用而不自伤的人,其实一直在学习。
看着人人一样,人人都不一样。
回到罗翔的那个文章,旁征博引也好,一个法律人的思维也好,让我觉得很现代,很透气。如果我像他们那样,我就看不到这样的文章,遇不到有趣的人。这是此时此刻,如此清晰的庆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