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山西汾阳市的杏花村是个产酒的地方,那里有个大酒厂,生产汾酒、竹叶青等各种酒。现在交通方便,有的人开车自己到酒厂打酒,打的酒放在塑料壳子里。一壶大概有五斤。
老公以前并没有打散酒的习惯,因为我们一家人都不喝酒。自从他在汾阳搞工程那年开始,受其他人影响,每年过年前,他总要打好几桶散酒,在家里摆着,等过年回老家时送给亲戚朋友。
每次我看到他拿一堆酒回来,就很不高兴,一家人都不喝,放在家里还占地方。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人们都吃好的喝好的,还有人愿意喝这种散酒吗?要我说,这种散酒送不出手,这种包装,怎么能给人带来信任感?谁敢喝?
于是,因为这事,就跟老公意见不同,争得面红耳赤。他说,这才是酒厂出来的真正好酒,只是没有包装到好看的瓶子里罢了,买这个很实惠。
去年回家,他又给他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拿了一桶散酒,老人家也说,现在身体不比从前了,喝不了了,少喝点,喝点好的,家里的好酒还有好几瓶呢。
今天,他又说要买散酒送亲友,我又把我的观点说了一通,可是,这个人固执己见,我真拿他没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