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女人,有时我们愿意把自己比做成女人花,愿意精心的打扮自己,让我们自己的形象更能代表我们自己的气质。然而,除了外在装扮,你是否在提升气质上真的下了功夫呢?气质是由内向外而散发出的气息,这份气息便是我们对内心的修为。
能够彰显自己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尤其对于总是忽略自己的人来说会更为明显。有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还有的人会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和评判…其根源都是渴望被看见、被尊重、被重视。
但上述做法却会使得其反,有时甚至越想表现好,却越会退缩,仿佛有一些无形的东西在限制着自己更好的发挥。有的人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怕表现不好而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舒适圈内,不敢有所作为,但内心却是极度的否定和厌恶自己。
所以,在我们希望自己生而为人有不一样的彰显之前,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工作,那就是要觉察一下自己的那份不安全感和那些“害怕”。
1.这份“在意”会消耗你的能量
希望表现得好,这是一份难得的内在动机,但一定要找对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到自己的内在去找到答案。
如果把大多的时间精力都浪费在表层的事物上,就如同缘木求鱼,反倒使你在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关系投入的精力越发变少,长期下来,恶性循环又会加重你对自己的不满意或否定。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股能量的内在来源,学会填补自己内心的那份空洞和欠缺,就不会因为渴望外在来满足自己,而做好多的无用功和大量的能量消耗。
相信读过《小王子》的人都对文中的那朵花有深刻的印象。小王子爱那朵花,但其实那朵花也爱小王子。但是花她表现出来的却是撒谎和造作,根本就在于她太渴望小王子能够去重视她和宝贝她,或者说她在用另一种方式来试探自己值不值得被爱。而这份夸大与不真实却让小王子反感,而决定要离开她。
这朵花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当中好多女人的命运,我们心里明明是珍惜对方的,却做了把对方推向远方的事情。好多时候自己的心思等着别人去猜,结果不仅让对方精疲力尽,也是双方的关系岌岌可危。
有些人就是在这样的宿命中不断的重复自己的命运。曾经有一个重度抑郁的女孩,总是在一次次与男友的分手中来舔舐自己那颗受伤的心,而每一次的分手,都是她自己在关系中设下一步步棋局,让对方去猜,如果猜中了,便认为对方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她,但大多数时候对方是猜不中的,于是她便把这份关系置于怀疑甚至否定中,因此就这样一次次的经历着分手与打击。
2.如何解决
要带着觉知的心,从我们内在来找答案。渴望被重视这是每个人正常的需求,只不过每个人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成长都带着自己的烙印,渴望被好好对待,渴望被接纳,渴望被肯定,这也是大多数女人心中那个小孩儿深层的需求。自己有了这份觉知,便少了很多盲目和不自觉的索求,而是通透的看清自己需要什么。
在内在觉知的过程中,要对自己多些耐心,尤其是当我们自我怀疑时,不是一定要把这些不好的感觉赶走,而是要带着善意去看看自己是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就如同判断植物打蔫,可能是缺水缺肥或是阳光不适宜等,我们内心也渴望被理解、被肯定、被看见、被接纳,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有价值感,有安全感。
要学会自我负责。有这些内在的觉察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一个去成长自己的决心。好多人虽然已经长大成人,却还是停留在那份无助的小孩的状态,并不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要练习学会自我给予,或者是告诉那些在意我们的人,别人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比较精准的支持。通常当看见内在那个无助的小孩时,也就看见了我们深层的渴望。如今这个成人的自己是可以照顾好那个小孩的。让那个小孩不再害怕,心也就安定了。
比如,当我们对于我们身体胖瘦、高矮、模样以及自己的表现等不满的时候, 首先要知道这只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所下的定义,因为这本身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要看看这些是不是跟我们的内心的“不自信”有所关联。
要探寻这份不自信的来源,看看不自信是不是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习惯性的活在别人的指令中,而并没有与自己的内在资源连接,并没有发现自己内在的潜能和力量。
要从自我的价值感来做功课,不断成长最终的目的是要找回自我。 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敢于真实表达,才会不断去创造牢固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