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开始看古典老老师的著作《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当年的确非常的火。2013年是我从毕业转型成为社会人的一年,那段时间十分的焦虑和纠结,而且家里也遇到了一些变故。不坚强且及其喜欢忧愁的我于是买了好多本心灵鸡汤抚慰自己枯竭而刺痛的小心脏。古典老师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看到古典老师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以及鸡血似得鼓励我们要摆脱安逸,摆脱无趣的做一个有梦想,会生活,懂得爱与被爱的正能量小青年。那个时候的我被吸引的心里暗暗发力:我也想成为那个古典老师书里说的人。
可是~~
2017年5月份的我,再次因彭小六的老师的梦想早读课,又把它从堆积的书中找出来。读了两章,果真,发现又有不一样的感受。书,还是那本书;但我,却变了。变得不那么认可书中的内容了。
就说第一章节内容: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第一篇文章就告诉我们说买房和那买房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差别。文章中用了大量的例子,大量的的对比图表,都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买了房子就消耗了你追求梦想的成本。
当然,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是有些人忘记或者生活已经磨灭了他的梦想。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古典老师鼓励大家做长线投资,投资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比买房图一个安稳过日子要来的更有回报。房地产的发展是伴随通货膨胀的,郎咸平等众多经济学家的预测就是,房价只会升不会降(可以去看一下2017年4月份的一期财经郎眼),买房是会提前消耗你的财产,让多数人成为所谓的“房奴”。那么为啥还有那么多人炒房,那么多政策出台限购?毕竟,当下的投资(投机)都非常不稳定,而作为不动产的房子却始终是众多投资者的热捧。很多人会说:我刚需都费力支付,更不要提炒房了。投资,只有在信息知晓及时和强大的决断力共存时才能成功,但是要注意以上两个条件是必要而不是充要条件。您就没有想过我现在买一套可以升值的房子,五年,十年后再转手卖出去?那么升值的部分既可以作为下一套房产的资金,也可以作为投资你自己的本金。凡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方法和方式很多。
再来谈谈古典老师提倡的租房并且投资自己的方法。首先有个前提的客观条件: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书中提到的“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并且用小明和小强的人生实验来比较买房的小强和投资自己的小明10年的发展及变化。显然,书中的结果肯定小明压倒性的胜过小强,成为了人生赢家,年薪68万,当然,在没有其他比较维度的情况下,暂时只能用赚钱的能力比较优势劣势。而小强,虽然很努力,省吃俭用,也拼到年薪20万的行列。但是远不如是他收入3.5倍的小明。为啥会是这样的结果?书中说,因为小强每月还房贷,有的现金流几乎很少,而租房的小明则潇洒的多,可以用工资中的一大部分给自己充电,参加讲座,考各种证书。这样的小明非常快的就得到了提拔。那我的问题是:他上的什么课?什么样高端的收费讲座?又是怎样的证书?肯定有人会回答,当然是工作相关的咯。那小明做的又是什么工作?什么职业呢?他的学习力和眼界就这么高,知道自己如何如何发展就可以成功升职晋级。那说明小明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相当的强。
当然我们知道,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给你50万让你把自己打造成马云第二还有可能吗?很多研究表明,我们的去复制成功学,模仿成功的人,并不一定会成功。这句话并无道理,因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因素外,肯定还有很多外部因素。所以,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学习别人的方法固然重要,但能够结合自身的能力才是最最关键的。
又回到那个话题,做任何选择都是需要成本的。经济学里说的好,有稀缺就有选择,有选择就产生歧视,这里的歧视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歧视的意思是指区别对待。那么,在年轻人面对先买房做按揭还是先租房投资自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区别对待两种选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不喜欢挑战,不争强好胜,就像《大话西游》里的段小姐,找一个如意新娘,然后结婚,然后生孩子,简简单单的过生活。先买房的选择可能更加适合他,他也许已经看清自己的能力有限,性格方面也不适合驰骋职场。买房按揭可能是他的正确选择。 而第二类人,我们姑且称作原始积累(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又没有大把积蓄)少的强者,比如上文提到的小明。他属于领导力,决断力,自控力和智力情商都很棒的强者,这样的骚年在手握几十万的首付款果断住起出租屋和投资自己,是因为他又很鲜明的目的和目标。这样的人才是非常赞同他按照书中的活法,创造出自己灿烂辉煌人生。
对于小明,他消耗的,是他的时间成本和原可以买房的现金成本。成功了,他就是职场炙手可热的赢家。失败了,他还是会不断的投入时间和资金去充实自己,以准备下一次职场中的绝地反击。但,他的婚姻可能会来的比较晚,真正懂他理解她的女孩不多,也有可能这辈子都遇不到。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对于个人来说,一味追求物质的增值,很多感情上的需要何时实现?
写到最后逻辑有点混乱,因为想批判想去辩证的内容太多。不过总是感觉本书的作者是那种在那种体制健全的大企业里,只要学习就可以升职加薪的单位里工作的纯良金领。不是有一本书叫《办公室风云》吗?办公室哲学很深奥,并不是多考几个证书就可以上位。再说就算职场顺风顺水,谁愿意嫁给一个租房10年如一日的人?就算你遇到的也是巴菲特老婆一样的善良姑娘。你何尝算过租房的成本?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否定这本书这篇文章。因为现在的我,已经习惯的会去质疑,会去想特例。写下这篇文章,就算是加入简书以来的第一次随笔记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