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相识
与春天的相识,是在2016年,那个时间,北京正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彼时彼刻的我,正处在自己工作和生活趋于稳定,决意要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余生择其二三事而从之,于是,我做了两个决定:
1)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下来,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能坚持到生命的尽头,于是我选择了瑜伽;
2)开始投入更多一些的精力和金钱到个人成长以及心理学的进一步学习中来;
在这两个决定的背后,我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一个判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瓶颈,但这两方面的困境我却觉得有一股我看不见的力量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这个困境已经不是靠我个人努力、技能提升就可以突破了,而且自己如果不着手突破的话,我后面的人生可能会承受不起。
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成为了春天成长班第9期的学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fc8ad350da09aa30.jpg)
2016年6月,春天九班一阶课程学习合影
再相逢
2019年1月,我作为工作坊筹备的志愿者,参加了春天的与父母沟通主题的工作坊,并有幸再一次听到筱雨老师阐述#积极#的含义(这也是当时在九班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我惊讶于,在“积极”的两层含义中,我竟全然不记得它原来还有the given的含义。于是,我果断决定,参加2019年春天的第12期成长班,接受复训。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cd0656b183fd4c4d.jpg)
2019年1月,春天的与父母幸福沟通工作坊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3bb466e4eac8707a.jpg)
积极的两层含义:the whole 和the given
在积极心理学里,积极的含义并不是我们中文语境中理解的乐观、向上、正能量,似乎永远都是正向情绪的那部分,而是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
1)the whole,翻译为全部、合一,就是以全面的视角看待事情,既看见其中正向的部分,也看见负向的部分;既看见自己的视角,也看见上级、上级的视角,还看见平行团队甚至更多相关者的视角;
2)the given,给予……(对于它的理解和应用,我期待在此次的复训中有更多的收到,并再一次实践到我的生活中来);
工作坊期间,我努力回想两年前上课时关于这部分的内容,竟找不到关于它的一点点蛛丝马迹,难道真的是过去当下的那个自己潜意识里就帮自己做了选择,只记下了the whole,并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充分实践应用了the whole,而今的自己,能量和意识才开始拓展到可以看见the given了。
潜意识里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亲密接触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里的经典台词:听过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上完春天一阶的课程,我也是似懂非懂,对于一个有着强大逻辑思维能力和长年工作在商业环境中的人来说,要谈感受、要谈觉察等真的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但我清楚知道的是,我在春天这里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如果不能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的话,我将很难从中获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abcabea5cbc13cfe.jpg)
积极成长课程工具和方法(部分)
曾经的周三会客室,现在的心栈,每周三晚7:00-9:00@大望路筱雨老师如期而至,伴随了2016年整个下半年每个周三晚,我也选择风雨无阻的参加。有时候我并不能理解主题内容,有时候我感觉收获甚微,有时候我感觉有一些触动……但即便这样,我心里却始终相信,在这里,我一定能找到打开我困境的钥匙。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78eb091b10dbbda4.jpg)
曾经熟悉的周三会客室@大望路
在这个期间,我深深折服于筱雨老师对会客室整个场的情绪抱持,每周三的会客室也成为了对前来参加伙伴的情绪容纳器,每个人的情绪,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甚至暴风雪,都被妥妥的收进这个容器,经过两个小时的倾听和反馈,化成一丝丝的力量渗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这样的时间我坚持了将近半年,期间又上了春天二阶的课程,开始习练瑜伽、冥想,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内容,最后拧成了一股力量,给自己打开了一扇窗。我和筱雨老师说,我好像突然开悟了,困顿的四周开了一扇窗,有光照进来,我开始看见了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b1cba29c769aaacf.jpg)
筱雨老师以及我们经常在读书会里说,存相信共成长,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我成长的智慧和潜力,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所以,就凭着这样的点点滴滴,我确实找到了一处光可以照进来的缝隙,然后坚持不断凿之,光亮也越来越多了。
螺旋成长
历经一年的时间,我们九班也终于迎来了毕业礼,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在淤泥里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睡莲开了花,我们的脸上也都乐滋滋的~~
2017年6月,春天毕业礼合集@红砖美术馆
然而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对于一个严重训练过逻辑思维能力的理科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打开自己的感受力还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刚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自我觉察”展开,除了自我练功之外,还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所以,我和Rose、月月组建了一个三人学习小组,会定期约个时间一起探讨彼此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相互提供视角和给出反馈;2017年7月,我开始组织了自己的读书会,开始读春天的必读书目《非暴力沟通》、《瞬变》,其初心也就是——这些道理都很简单,但我却很难在生活中应用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有一个地方,一个足够安全和接纳的地方,让我们可以来练习倾听、觉察、反馈、不评价、不建议、谈感受。坐在领读人的这个位置上,我细微的体会着读书会不同阶段我自己的情绪状态,焦虑、紧张、放松、控制等等,仔细的觉察着每一场读书会的能量和场域,愉悦的、放松的、高兴的、负重的、紧张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a972758de71e9098.jpg)
每周四晚亮马桥成长读书会
可能也源于这些课外的修炼和沉淀,2017年,我在工作上的角色全然的从执行者转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这个角色和身份的转变,让我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同时也给我了更好的契机进一步的应用the whole的视角。曾经和工作中的一个朋友交流,说,屁股决定脑袋,上级在她那个位置上思考的事情,我们几乎不可能全都看见,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但凡只要考虑到一点上级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面对工作的压力、人事的复杂、业务的决策时,内心都会少掉很多纠结,情绪上也会少掉许多痛苦。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生活上,和父母的关系开始有些缓和,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因为和父母的沟通,情绪down至崩溃的边缘,因为曾经积累的委屈和情绪,眼泪和情绪在不期然中爆发,但也因为有了这些觉察以及后来的成长体验,商业社会里被隔离的情绪才得以开始像水波一样流动起来,有一个瞬间,我才觉得如此这般,才开始活的像个人了。
……
我们都抱着美好的期待开始成长,期待成长快一点,期待改变多一点,期待过程轻松一点……而事实真相是,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生的功课,往往面临的情况是前进三步退两步,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进步狂喜,充满希望和力量,有时候我们也会为那退后的两步,充满沮丧和挫败,但无论是那些“小确幸”还是“小确丧”,都构成了我们成长旅途中的旖旎风光。
光照进来,我走出去
一个人能走到现在,做对的事情一定比做错的事情多。我将自己走进春天成长班的状态、学习之后发生的变化、自己做的沉淀和积累,尽可能详细的做一个复盘,既为了能够尽可能还原和记录,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工作、生活、家人、朋友等多方面的关联性和相互促进,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看见当下自己的那个需求,哪怕短时间内见效甚微,飓风起于青萍之末,也请相信自己内在的内容,那一点甚微的成效,最后也能拧成一股力量,掀起一阵飓风。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成长,一直在路上,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写下此文正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个充满“爱”的节日里,愿此甘露润入你我心田。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3678/a224d0715a280748.jpg)
谨以此文作为对春天的献礼,对筱雨老师的感恩,对成长路上给予我很多陪伴的Rose、月月以及亮马桥成长读书会上贡献的每一个人~~
2019年2月19日
Mary Zhang 张春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