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问题行为背后总有积极动力】
”表面行为或有好坏,但背后的动力没有欠缺“——斯蒂芬·吉利根。
本期概览:
1、什么是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
2、为什么”动机总不会错“?
3、介绍一套思路:
a、对自己,可以理解和改善自己的问题行为
b、对别人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别人做出改变
4、还可以怎么应用?
本期,话题是”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效果“。
这个话题是”拥抱‘坏我’“的延伸。
可以这样解释:”人的表面行为或有好坏,但让人做出这样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总是好的“
在生活中,有这些现象:
1、有成年人抽烟、酗酒,似乎戒不掉
2、有小孩”不到最后一刻 ,不被家长逼着绝不去学习“
3、还有相亲翻车现场,各种男女的奇葩行为
4、还比如,有人似乎总爱占小便宜,人缘很差,自知不应该,可就是改不了
…………
这些让人乍一看上去难以接受的行为,当事人行动的出发点却都是”好心“。
怎么说?
1、什么是行为背后的”动机“?
人决定去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总是看对此事是否有一份驱动力,不是外在,便是内在。
如果没有一份内在的感觉、动力,即便事情”再应该做“,人也绝不会去做。
回想,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明知应该去做,可就是不想动。
比如,人有时候存在的不自觉拖延行为——不用否定,你肯定有的。
而影响人人决定要不要去做一些事的这份动力,就是动机了。
2、为什么”动机总不会错“?
人的动机决定一个人会不会去做一些事情。
同时,人的动机都在人的潜意识层面。
而人的潜意识有这样的机制:总是在所有选择、行动中,让这个人能拿到更多、更好。
这是本能,没得改。
也因此,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总是在潜意识中工作,试图让人在当下的所有选择中拿到最多的收获。
既然你的动机总是让你选择获益最多,动机怎么会错呢?
只不过,人会在做一些事的时候表现出问题行为。
3、发现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
由此,针对人的问题行为,心理学发展出了改善人问题行为的思路和技巧。
在艾瑞克森流派的催眠中,有这样的原则:”问题行为背后都有积极动力“:
a、看到一个问题行为
b、找到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
c、让人学会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这份动机
这意味着,虽然我们把人的问题行为视作”坏“的,但我们把人的动机视为”好“的,我们接受和肯定一个人的正面动机,并且让这个人习得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动机,人的问题行为就自然解决了。
4、案例说明:亲子关系的问题之——网瘾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问题中,会有这样的现象:网瘾
在一些家庭中,小孩似乎总是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家长和老师想尽了办法都没用。
(只不过……最早是孩子沉迷QQ和论坛;后来是孩子沉迷网游;近年变成了孩子沉迷手游;未来搞不好会变成沉迷VR、AR)
由于小孩沉迷游戏,花费太多时间打游戏上,由此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如学业荒废成绩断崖下滑、长期晚睡影响健康、过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用眼不当导致视力下滑……
更有意思的是,有这样问题行为的孩子,往往有一对有问题行为的父母。
A、先看看父母的动机和行为。
比如说,父母出于”为孩子好,孩子成绩好,未来才有好学校可读,更进一步未来才有更好的人生“以及”怕孩子现在沉迷游戏,未来演变出更坏的吸毒、赌博“对孩子试图严加控制,严厉管教,打骂。
从动机上来看,是正面动机,父母是在尝试”让孩子可以在人生中拿到更多“。
虽然”棍棒教育“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全中国范围,其实并不罕见。
因为少有人在成为父母前,习得了”如何成为好父母,轻松有效育儿“,更多忙于生计的父母,会运用他们已有且最本能的选择:权威控制、限制和拳头惩罚(这些是人天生就会的)。
可这些行为往往无效,甚至进一步造成负面效果。
如果孩子到了青年期,指不定有些父母还打不赢孩子呢。
B、再看看孩子的动机和行为。
孩子沉迷网游、手游,表现出网瘾行为。
背后的正面动机往往是对”被尊重“和”被爱“的需要。
比如说,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总是”我和它“,孩子无法从养育者那里感受到”爱“,甚至因为日常的冲突和压迫积压了很多负面心绪。
再比如说,沉迷网游的小孩往往成绩不佳,在现实生活中一堆人晒成绩都比他高,他只有在虚拟世界才能找到自信和成就感。
还比如说,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控制孩子一切向分数看,孩子沉迷虚拟世界借此逃避现实中的不如意和痛苦感觉。
(对我国一些中下层父母,疲于奔波和忙于生计,自己这辈子的念想,就是希望孩子分数更高读更好的学校,有机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不再像自己这么辛苦一生勉强糊口。)
我自己近期也看到有改革开放那一代父母,年轻时候忙于脱贫,忙于事业打拼,无暇顾及子女,现在作为中产却对因为当年比较忽视子女而至今演化出来的问题后悔。
从动机上来看,孩子只是追求”爱“、”尊重“、”被肯定“,也完全没有问题啊。
B、动机不会错,改善行为就好
在治疗中,解决这类的亲子关系问题,需要肯定孩子和父母的正面动机,同时引导父母和孩子意识到和改变他们的问题行为。
比如说,让父母看到自己”希望下一代更好“的动机,同时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是负效果,并且引导父母学习更多和子女沟通、相处的技巧和心理学的引导技巧,让父母自己首先愿意做出改变,给予孩子更多接纳、鼓励、爱于尊重。
让孩子可以开始接纳和信任原本的”问题父母“,袒露心事和秘密,和父母一起面对人生遇到的问题,寻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孩子和父母都可以有更好。
5、还有其他应用吗?
”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效果“。
我在此列举几条应用,读者你能否想到更多?
1、对于自己,看到”坏我“问题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当你接受了自己的正面动机,你就可以用更有效、更好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动机了。
比如说,当你自己总是做了计划却拖延,你或许就要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了,砍掉一大堆超出时间、能力限制的东西。
更具体一点的例子,比如说”学习者的仓鼠病“,有些学习者的积极动力是”去看和学更多,提高自身能力“,可他们为了找到更多更全的学习资料,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反倒影响了自己的提高。
比如说,在网盘时代,有些人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搜集了慢慢一个硬盘的教材却看都没看……
2、对于别人,看到人问题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接受和认可人的正面动机,他就会愿意被你引导并做出改变了。
比如说,你作为管理者,下属工作效率低下,总是需要加班熬夜才能把事儿做完。
你可以尝试找到下属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引导他用不一样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更具体一点,有这样的案例。
案主小时候父母很苛刻,总是对他的学习成绩不满意,于是他发展出了这样的模式。
平时表面勤奋,实际偷懒,这样可以偷闲省力;每到不得不做的时候,比如说晚上11点,这时候才开始用心完成作业。
一来,是父母看到自己天天花很多时间在功课上,不太好挑剔他,同时他可以用长时间的低效学习来给自己留出放松和休息的空间(不然父母就把他的时间排满)。
二来,是应对父母的挑剔和苛求,他总是在余留时间不足的时候开始干活,这样,即便是最后成果还是让父母不满意,父母也没办法苛求了,毕竟孩子都写作业写到1点才写完,你还要他更完美,明天的课程上不上了?
于是案主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平时偷懒低效干活,同时天天要加班到很晚以完成自己的任务。
再加上咱国文化里面有这样的传统,某些地方、部分还是流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态度比能力更重要“,他虽然效率低下,但大家看到他天天勤奋加班,至少嘴上还是表态赞扬。
这又进一步强化了他过往的模式。
改善的思路也是这样,发现和接受这个人的正面动机,同时让他知道,怎么样可以更高效完成任务同时满足他的正面动机,他的工作效率便会有改善。
3、催眠技巧……等
接受和肯定人的正面动机,别人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引导。
这一思路还常见于催眠技巧和解决亲子关系类问题中,肯定当事人的正面动机,让当事人知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做事,他就会自动自愿做改变——因为他的潜意思总是选择他能选的最佳选择。
还有?
日常人际沟通,你可以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言语,看他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可以与人有更好的配合。
【小练习】
”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效果“:
1、你还可以想到哪些应用场景?
2、可以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