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黎平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县城所在地——德凤镇,是座秀美的山城古镇。镇里有一条很有名气的古街名翘街。1934年12月18日,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曾在翘街上的一处商铺里,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现在,“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已成为“红色旅游”的胜地。


翘街的东门城拱

身处在这里你能感觉到一种令人放松的感觉。

我们先从黎平会议的纪念馆来开始参观。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写的两首诗词。

本次参观主体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个单元中央红军进入黎平——第二单元黎平会议伟大转折的开始——第三单元红军在黎平活动——第四单元实现伟大转折长征走向胜利。
第一单元第一组 战略转移



第二组血战湘江
第三组攻占黎平
第二单元第一组黎平会议召开





第二组黎平会议放光芒
第三单元第一组红七军征战黎平

第二组红六军团征战黎平

第三组黎平整编

















第四组军民鱼水情深




第四单元第一组继续征战黔东南






第二组践行民族政策




第三组伟大的转折前夜





第四组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长征走向胜利





不忘初心情系黎平
革命老区黎平有众多的革命旧址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见证了革命的发展。各级领导不忘初心、心系黎平,革命后代,专家学者关注黎平,广大的党员干部,群众向往黎平,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红军在黎平进行整编,重新组织战斗力量,突破了黔军的清水江防线,连克剑河、台江、镇远、施秉、黄平、余庆,抵达乌江南岸。博古、李德等只是把进军贵州作为权宜之计,仍主张“回头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黎平会议上多数人主张抢渡乌江,占领遵义。黎平会议的正确决策,也因红军的胜利载入了革命的史册。“黎平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深入研究长征,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过去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应倍加珍惜,要在革命先辈的影响和鼓舞下,奋进不息,自强不止。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