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干校学西哲之问题篇

跟干校学西哲之问题篇

作者: 董点国学大董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22:41 被阅读0次

“对这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杨枫读完一段黑格尔之后,干校以老花加近视的姿势,从《哲学史讲演录》中抬起头来,拿下眼镜,又问了一遍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共读时他经常问。

我每次都很无奈地在心底咆哮一声:有啊!我的问题是看不懂。

但这算是什么问题呢?

别说是一个问题的产生,就算是一段对话要真的发生,双方都必须先进入一个共同的语境,获得共同语境里的语言方式。就像大家都使用英语,或者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不能鸡同鸭讲(双语自由切换者除外)。在哲学的对话里,双方如果不能使用共同的哲学语言,对一些语言词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真的问题,真的对话就无法出现。

我有点想象不出,一个文学的语言该怎么和哲学的语言有效对话?

我思故我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两句话,在我目前的脑子里,是作为文学的语言而存在的。笛卡尔的思,叔本华的意志、表象,它们的哲学概念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但这不知道却不影响我通过这美妙的中文去领略乃至兴发感动出它们人文的美、文字的美,也许可以说,我用我的方式理解和重新解释了这两句话,但我无法就我的理解和解释形成真正的哲学问题和对话。因为缺少了哲学对话需要的共同语境,对话的结果很可能是,我以为我在讨论哲学问题,其实讨论的是文学问题;你以为在讨论哲学问题,结果发现哲学的基本概念还需普及。

宗教家遇到哲学家,他们的真理是不同的,文学遇到哲学,同一个词语中的概念也是不同的。

我是不是该先梳理一下哲学上的基本概念?

相关文章

  • 跟干校学西哲之问题篇

    “对这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杨枫读完一段黑格尔之后,干校以老花加近视的姿势,从《哲学史讲演录》中抬起头来,拿...

  • 跟干校学西哲之 吐槽篇

    于我而言,西方哲学书籍是一种“诘屈聱牙”,不知所云的存在。看西方哲学书,我总感觉他们是在进行一种极为奇特的脑浆运动...

  • 十一四记

    杨绛先生以沈复《浮生六记》为灵感,将干校期间相关六篇散文名为《干校六记》,分别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

  • 接纳焦虑,感谢焦虑,不再焦虑

    今早读到干校发在朋友圈的《空心生焦虑》一文,读过后在微信上同干校有两句互动,留言的目的也是想同干校交流与向之...

  • 中华文化的血脉啊!

    今天共读《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第六、七讲,再次谈到这个问题——中华文化的血脉。每每谈及,都深感南明人的使命之重大...

  • 晓风残月学《论语》(16)

    “学而篇”总结 学之“说”,学之“悦”,内得与己之“悦”。

  • 天气舒适,心情畅快

    在百度云上搜不到杨绛的《干校六记》,想着算了。谁知这么巧看《扬子晚报》人物揭秘版里有一篇:《胡乔木推动干校六记大陆...

  • 2018.12.5

    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电大干校的同学发了一些她们重游干校的照片,不由的让我回想起干校读书三年的一些往事:干校,这个曾...

  • 患难不与共的阿吉

    ——读《干校六记之小趋记情》有感(黄豆芽芽) 杨绛是个爱狗之人,她有情商,对人对狗都一样。在《干校六记》中,有多次...

  • 《干校六记》读后感

    最近拜读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一共分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小散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干校学西哲之问题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vu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