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吴贻芳是谁?怎么能与响当当的蔡元培相提并论?
吴贻芳是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她任职金陵女子大学校长23年,金陵女子大学人才辈出,扬名国际。
她一生未婚,嫁给“教育事业”,培养出“999朵玫瑰”,个个都成为社会精英。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她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名字永存历史文献。
老革命家董必武称她是“精干人物”,男子中也少有。美国罗斯福总统是她的粉丝,说她是“东方智慧女神”。
这位深具魅力的女校长,她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不平凡的贡献被记录在《吴贻芳:最是那心底的一抹浪漫》这本书里。
本书作者林杉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林杉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文学传记《一代才女林徽因》荣获“中国首届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
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吴贻芳的故事,了解她不惧命运暴击,励志奋发,逆袭翻盘,走向巅峰的辉煌人生。
1
生于官宦诗书家庭,为上学小姐妹强烈抗争
1893年1月26日,湖北武昌冬寒料峭,候补知县吴守训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吴守训看着眼前腊梅吐芳,触景生情,为女儿取名“贻芳”。
在这个祖上出过翰林、举人的官宦之家,吴贻芳小时候过得很幸福。祖母疼爱她,会差人专门去买吴贻芳最喜欢的甜食。她教吴贻芳唱儿歌、猜谜,唱一首儿歌喂一口糖。
吴贻芳自小聪慧,有自己的想法。转眼到了上学的年纪,吴贻芳和姐姐吴贻芬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希望有机会能够去学堂读书。
这天,家里来了杭州亲戚,提到杭州有家女子学堂办得好,教学采用西方模式。
姐妹二人听了非常羡慕,两人向父亲表示想上学读书,但吴父思想守旧,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极力反对。
姐妹俩看父亲态度如此坚决,担心读书无望,两人着急之下商议,觉得只有吞金抗争,父亲才会同意。
姐姐吴贻芬带头行动,吞下戒指。母亲发现后赶紧请来大夫救治,吴贻芬得以保全性命。母亲又惊又怕,立刻通知在外上任的父亲吴守训,吴守训立刻赶回家处理。
夫妻俩吓得不轻,吴守训怕两女儿再生不测,答应了她们上学的要求。姐妹俩“以命相争”,得偿所愿,争取到了杭州读书的机会。
学校受新思潮影响,提倡解放妇女,反对裹足,吴贻芳深受鼓舞。她参加群众集会,听到记者控诉外国资本家迫害华工的罪行,义愤填膺,心里暗暗立下“读书目的为救国”的远大志向。
吴贻芳拼命学习,增长知识,又积极打开心智,接受世界新思想风潮的冲刷和洗礼。
思想开明的二姨父陈叔通看到两个女娃好学又励志,非常开心,又帮两姐妹争取到了去上海启明女子学校学英语的机会。
转学后,吴贻芳学习英语进步神速,很快把别人甩在背后。在当时那个思想陈腐、封建落后的社会,吴贻芳无疑已走在社会前头。她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积极学习文化,精修外语,为自己日后走向国际,成为领袖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彼时的吴贻芳,双亲健在,家庭美满,学业优秀,前程似锦,她是多么幸福和满足。
2
幸福大厦崩塌,家中至亲相继去世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虹易散琉璃脆。
属于吴贻芳的幸福时光实在短暂。1909年秋,父亲吴守训被人诬陷亏空公款。骨子里清高的他,觉得只有“舍生取义,以示清白”一条路可走,跳江自杀了。
顶梁柱倒了,整个吴家摇摇欲坠。一家老小陷入极度悲痛之中,二姨父陈叔通帮他们料理后事,变卖家产。一家人跟着姨父到杭州外祖母家借住,姐妹俩也不得不中断学业。
可是,灾难远不止于此。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原本有希望保送美国留学的哥哥,因清华学堂停课,经费断绝,出洋留学无望,在极度沮丧之下投江自杀,结束了二十岁的生命。
本来就患有结核病的母亲,经历亡夫丧子之痛,油尽灯枯,留下一句“随夫去矣”,亦与世长辞。
重重死亡阴影笼罩着整个家。哪知道在母亲下葬前夜,姐姐因无法承受丧失亲人的巨痛,上吊自杀了。
家中四个血肉至亲相继离世,命运暴击接踵而至,吴贻芳的幸福家庭轰然倒塌。
在最渴望亲人陪伴呵护的年龄,吴贻芳一下子失去四位至爱亲人。伤心欲绝的她猛然痛醒,她觉得生命是如此脆弱,生与死之间,有时或许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白纸。
“人生的不幸几乎全集中到我身上,我真是哀不欲生,也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她整日以泪洗面,陷入深深的绝望和恐惧之中。
幸亏还有疼爱她的二姨父,他开导吴贻芳:“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你上有祖母,下有妹妹,你对她们是有责任和担当的。”
同时,他还劝慰吴贻芳在守孝期间多读书,引导她开阔视野,明白更广阔的人生道理,打开另一扇精神之门。
读书和思考让吴贻芳明白,人生而艰难,决不能困囿于自筑的精神围城。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远大的前景。她的心慢慢平静下来,立志于专心学习,发奋图强。
在二姨父的帮助下,吴贻芳又得以重新跨进校门,插班到杭州弘道女子学校读书。
“傲雪寒梅独自开,唯有伊人踏香来。”风霜侵袭,苦难让人成长。吴贻芳,一如她的名字,凌寒芬芳。她乘风破浪,步履不停,立志成长为精英女性,报效自己的祖国。
3
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五四”运动风云人物
1916年早春,吴贻芳经老师推荐进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习。因为搬家,通信不畅,她比别人迟了半年报到。
进到学校,入目之处青砖灰瓦,飞檐高耸,四周回廊相抱,立木支撑,看到这庄严古朴的校园,吴贻芳心里油然生出自豪和欢喜。
吴贻芳万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为赶上学习进度,她日夜不停地学习,补上缺下的多门课程。
高难度的学习没有难倒学霸吴贻芳,暑假到来时,她门门功课优秀,通过测试。
当时学校管理不完善,学生时常和舍监发生冲突,学校只得批准成立学生自治会,品学兼优的吴贻芳当选为会长。
要让学生懂得自律,又要平衡校方要求,吴贻芳面临的问题相当棘手。但吴贻芳通过建立“姐妹班”制度,做好“传帮带”,云淡风轻地化解了难题。这看似“无为”却实是“有为”的操作,让大家都满意,她的能力也得到众人好评。
吴贻芳大放异彩,成为优秀的女干部。
1919年5月4日,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政府的“五四”运动爆发。金陵大学积极声援北京,吴贻芳带领全校五十多名同学手持十字架,打着校旗,高呼口号,浩然走在游行队伍前列。
气势不凡的金陵女大学生非常出彩,吴贻芳成为风云人物。
游行结束后,吴贻芳迅速投入到学习中,以优异成绩通过毕业测评,成为金陵女大第一届毕业生。随后,她被推荐到北京女子高师当老师,并担任英文部主任。
吴贻芳不仅英语教得好,别的课目也很受学生欢迎。她的学生,著名教育家陶淑范这样评价她:“吴老师穿着打扮清新雅致,态度特别和蔼,从不对学生发脾气。”
陶淑范家境较差,有次被同学嘲笑土气,吴贻芳刚好听到,她平静和蔼地说:“对自己的同学,不应该这样。”此后,就再没有同学欺负陶淑范。吴贻芳平和淡定主持“公道”,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吴贻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作家冰心也被“圈粉”。有次冰心参加活动,听到吴贻芳在台上演讲,她这样表达心中的激动:“惊慕她的端凝和蔼的风度,她那清晰的条理、明朗的声音。”
吴贻芳的气度和风采让人折服 。有实力、有魅力的吴贻芳,成为校园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