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唐代韦应物于《夏至避暑北池》有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这也正是最容易天打雷下雨的时节。
小时候对于节气这种东西没有多少概念,只是会在课上跟着老师念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节气歌,实际上春去秋来,严寒酷暑,好像只留有感觉,却始终谈不上深刻。
只记得炎炎夏日,行道上的树木将阴凉的树影斑驳的洒落在路面上,闪烁着炫目光影的水面,随着微风拂过细微的发生转移变换,那热得发烫的阳台,稍微不慎,就能烫得跳脚。那个时候,倘若冰箱里躺着几瓶饮料,你总会忍不住打开,咕咕咕喝完,然后夸张的“哈”上一口气。
倘若此时,天边暴雨不期而至,你恨不得打开窗帘,趴在窗户上看雨,如果你刚好洗了个凉水澡,更是能肆意开怀的看着雨打琵琶落,夏荷悄然开的样子,那真是人生中难得的快活时刻。
不过这都是小时候的光景了。

现在想来,倘若都是这般,夏至这天当真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去年今日,在接天雨帘和五颜六色的伞海下,我和我的舍友们接受了最后的大学毕业典礼,夏至日也就此改变了我的印象。
那一天好似梦一场。滂沱的雨声将许多声音尽皆淹没,我已经记不得临别前的各种模糊的声音,唯记得白玫瑰花伞下,伞骨的末端,雨水挣脱离开的样子。
毕业典礼结束,天空忽而就有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晴却有情”的意味。
舍友们拍照留影,互相道别,亦期盼未来,可我也知道这个世界向来是少聚合多离散,此去经年难得见。
我记得毕业前一夜,几个人风风火火地寻着几家特色小吃店,打算就此拔草,以慰藉寂寥的胃。
东西并不大可口,回来时又逢大雨,因着太晚,回校的车早已停运,几个人只得寻离校最近的站点,然后从南区一路走到北区。裤脚衣袖尽皆湿透,那天实际上给我的印象也并不大好。
可是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我亦会和舍友们一道拔草,一道冒雨踏上归途,因为这样的时光并不会多,毕竟等到下一年,宿舍里再住满了人,却不再是我们。
而今夕又是夏至日,有暑热,也有雨,远方的那些人,你们可都还好?
记得多吃苦味,将养精神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