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我们一定会想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自然是要去书中寻找。然而我们都真正找到了吗?我自己真的不敢肯定。
现在的我们,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所以我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可以随意挥霍时间,可以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毫无负担,毫无顾虑。对我而言,可以每天畅游在书海里,读想读的书,体会不同的人生。我会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但更多的是哭过、笑过后,并没有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忘记了主人公的名字和故事的情节。这是为什么呢?
在看过《谈读书》后,我便找到了答案——读书是很快乐的事,但快乐有两种,一种是肤浅的快乐,是满足感官愉悦的快乐,一种是深刻的快乐,是淘尽黄沙始见金的快乐。我目前的状况只是前者,所以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还需要深入思考,长远计划……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读书,现在的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找到一个美女或是黄金做的屋子,而是在书中找到知己,收获知识上的财富。读书有时可以解决困惑我们很久的问题,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正如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又使我想到了究竟要读什么书呢?从金克木的“书读完了”中,我才知道读书是有规律可循的,“只就读书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开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所以四书五经是我们读中国古书的第一选择,只有有了古文的功底,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其他书籍。我们想要学习西方文化,也必须先有《圣经》的知识。曾经我只会读一些非常流行的、时髦的新书,例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书,书中充斥着华丽的词藻和为我们营造的梦幻的场景。我曾想:这不正是我想要的青春吗?却不知那只是在浪费时间。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现在我终于幡然醒悟,以后读书时,我一定要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
罗斯金认为:倘若写书的人不比你聪明,那就不必去读他的书,倘若他比你聪明,他的想法在许多方面就会和你有所不同。所以读书不要觉得和自己所想的一样就是适合自己的,而是应该有“那是多么奇怪呀!我以前从未那样想过,可我明白说的有道理,假如我现在没有想到,我希望有一天会那样想的。”所以读书不只是要在书中找到共鸣,更多的是要通过读书来提升和改变自己。在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他告诉我们不只要能读得好,还要有能力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一本完全读不懂的书,读再多遍也无教益。但是选择能够读懂其中40-80%的内容的书籍来阅读,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训练。对于这些,我做的还很少,记得读《白鹿原》时,书中有更多晦涩难懂的词语,已经完全超出我的认知范围,所以曾想过放弃。但是现在,我理解了孙老师的良苦用心。
选什么样的书来读,我们已经略知一二,下面就来谈怎样读书。我自己在读书时看到一些优美的文字、细致的描写就会用笔画下来,再反复读两三遍,感受字里间的美好。但我只会在意一些细节上的描写,而不会从整体上思考作者的想法和要表达什么。我更多的只是去享受阅读过程的快乐,而没有想读过之后我收获了什么。罗斯金在“面对智者的读书”中谈到:当你接触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应该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像澳大利亚的矿工一样干活?我的丁字镐和铲子是不是完好无损的?我自己的身体行不行?我的袖口卷上去了没有?我的呼吸正常吗?我的脾气好不好?”切莫指望不用那些工具和那份磨练就能把握任何优秀作者的意思,往往你需要最猛烈、最精心的打凿,最耐心的熔化,然后才能给你一点真金。我们读书时,可能读了很久还是不理解作者的意思,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带着自己的丁字镐和铲子,像澳大利亚的矿工干活一样坚持读下去。我们要用自己会思考的灵魂去熔炼一本好书,收获那一点真金。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们一起开始读书,读好书,在书中真正寻找到自己的“颜如玉”和“黄金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