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生产常谈的问题,很多人都痴迷于过长的铺垫。
1. 别写前史
剧本可以铺垫,但铺垫的应该是现状,而不是前史(如:小时候、成长轨迹)。
1. 整个故事或某个单场都会有铺垫过长的问题
整体上会有铺垫太多的问题,单场戏中也存在铺垫太多的问题。单场戏要做到掐头去尾、动作进出,不要啰嗦。
反例:1万字的大纲,前5000字都是前史的铺垫,一半的时候才真正进入故事。
1. 案例:《我不是药神》中的铺垫戏
因为是偏纪实风格的片子铺垫也偏多,但已经是极限了。
第一场戏:(卖神油)隔壁老头告诉他房东在催房租,铺垫了身份与经济状况。
第二场戏:(探父亲)生病的老爸需要医疗费和养老院看护费。
第三场戏:(看儿子)把仅有的钱给了儿子买球鞋。
第四场戏:(会前妻)跟前妻谈判要抚养权,前妻要带儿子去美国,打了前妻。
第五场戏:(进局子)反一周一围出场。
整体铺垫的非常干净,主角所有的人物关系(要他命门的老爸、儿子、前妻)、现状(缺钱)都交代清楚,还带出了反一的出场。
后面就是吕受益出场找他带药,可以把这里理解为激励事件,或从下一场他老爹发病开始算都可以。
tips:《我不是药神》铺垫虽多但都是关于现状的铺垫,一部电影的路线就是从现状到激励然后进入正题。
2. 案例:《夏洛特烦恼》的铺垫戏
没有现状的交代直接事件开场,干净、痛快、节省篇幅。
秋雅嫁大款,夏洛装大款参加婚礼然后出丑。
不需要逐一交代夏洛家里什么状况,通过事件就可以体现出他在装,随后马丽的出场才开始铺垫,更清楚的揭示了这点。
通过夫妻吵架交代了人物现状。
3. 铺垫太多是因为事件不硬
铺垫太多会导致头大身子小,其根本原因在于事件不“硬”,如果事件过“硬”作者会更急于进入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