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我可不可以只为自己做唱片”
今天来聊聊“为自己而活”这个话题。
缘起自今天的一段情绪涌现,发现自己似乎老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甚至是臆测的评价里,而没有办法尊重自己的感受去说话做事。
如此难受的领域竟然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
些许忧愁的时候,脑海里冒出一个人——周华健。
确切地说是他的一期节目
很多年前看的他在开讲啦里面的发言,面对几位青年代表提问说的——
你是不是过时了?
你的受众是不是在流失?
周华健一番回应中,有一些特别打动我的话——
“我不能够只为你一个人做唱片,我也不一定为大多数人做唱片,我可不可以只为自己做唱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3246655/9b272c6403b828a6.jpg)
说到此处,感觉周华健已经些许动容,而我也深受打动。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时常回想起这个场景,仿佛能够感受到他说这句话时候的清醒与笃定——
我很清楚,我在做,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今天再次想到这个场景,内心忽然多了一些力量。
当你真的看见有人在照你希望的样子在活着的时候,那种希望,那种美好,那种喜悦,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面半天,一直都在回味那种清醒,笃定,平和。
也在回想,什么时候自己有在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去活呢?
又或者,有多少时候,自己在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在活着呢?
还是说,我们真的就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眼光里,不敢有自己的独立意志……
忽然想到心理学的一段论述,大意如下——
我们每多一点遵从自己的意愿去活,自由意志就多一分。
倘若我们一直按照别人的想法去活,人生终点,你会发现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那就是,你这一生,竟然从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念及此处,也在深刻思考,如何遵从自己的意愿活出自我。
因为慢慢会意识到,能够做到周华健那样的状态,其实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
我想,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困扰吧——
似乎我们都还是普普通通一个打工人,能有多少自主权呢?
往常我也这么想,不过后来把微积分的思维引入了生活,发现了另一个视角。
也许当下我们还没办法100%让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活。
但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呢?
也许我们还没办法在重大决策上遵从自己的意愿,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呢?
比如,周末了,自己决定吃什么。
又或者,想吃什么了,就去买。
以此类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还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决策的。
想明白这一点,按照这个路径往前,也许当我们越来越多能够在一些小事上积累起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度过自己的人生某一片段时,我们会有更大的勇气在更大的决策项上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去过。
期待着,我们越来越多遵从自己的内心,将有限的生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