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住在一楼,窗外不远就是本栋楼的垃圾桶,窗外飘来的远不止灰尘和气味,还有各种家长里短:早上不想上学的孩子哭闹声;白天抱着孙子抱怨儿女的老人;晚上凑一块吐槽老公的中年妇女……
今天早上小雨,楼门口又上演了一出闹剧。
老人:下雨了,不能出去玩,回家吧。
小孩:没下雨,我要出去。
老人:怎么没下雨啊,回家。
小孩:我不要回家。
老人:你看外面哪有人?淋湿了怎么办?走!
小孩抽泣着说:不要走,我要出去,我要去玩……
老人:不准哭,好好说话!
小孩哭着,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说:我…不…回…家…
老人说:你还好意思说,你再说不回家,我就走了,你自己出去吧……
我坐在家里忍不住笑出声。
2
讲事实,摆道理,孩子就是不从的状况,你遇到过吗?
当孩子哭哭啼啼、哼哼唧唧,你有没有特别烦躁地说过:别哭了,好好说话!
当孩子试图“好好说话”的时候,你是不是更加怒发冲冠……
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为什么动不动就哭闹、发脾气?对我们提出事实和道理充耳不闻?
嗯,冷静想一下。
难道你真的相信,几岁的孩子能这样跟你说:我很想出去,因为我好奇下雨天可以玩什么,我还想去踩踩水。其实我还想爸爸了,他去上班忘记给我打招呼了。我知道你担心我淋雨会生病,我们可以穿上雨衣,或者打伞。我答应你,玩十分钟就回家,你觉得呢?
怎么样?如果孩子真这么说话,不知道你怎么想,我觉得还挺可怕的。
让小孩“好好说话”,是个伪命题。
3
为什么?我们先看看大脑的构成。大脑就像是一幢两层的楼房,上层大脑住着理性、语言、逻辑、思考等认知功能,控制着一些高级分析、思维能力,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下层大脑是原始脑,我们的生气、伤心、愤怒、兴奋等每一种情绪的产生就在下层的大脑结构中,这是大脑的本能反应。
语言在高级的上层,情绪在本能的下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用言语表达情绪,或者希望他们听懂我们讲的道理来缓解情绪,在大脑中,这两个过程都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跨越楼层的系统工作。
当大脑发育的程度足够成熟,上层大脑运行良好的话,表达能力、对语言的识别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平复强烈的情绪。但是,上层大脑要等到人们二十五岁左右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而产生情绪的下层大脑,在出生时就非常发达了。期待不成熟的上层大脑,控制已经高度发达的下层大脑,这是不科学的。
即便孩子年龄大一些了,有一定的语言识别能力,能够听懂大人说的意思,但是由于负责调控情绪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调控情绪的效果也有限。即使孩子说:我很生气,也不一定将情绪完全表达出来。
正在看这篇文的你,相信已经超过25岁了吧?回想一下,当面临不如意之事时,你能够每次都用“非暴力语言”清晰地向孩子、老公、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吗? 你可能还在刻意练习中,却期待孩子能够全脑整合“好好说话”。
“孩子哭哭啼啼,真的让人心烦啊!”没错,我同意,情绪是会传染的。可能因为镜像神经元,也可能因为我们自己的情绪触发点,看见孩子哼唧和哭泣,我们就是会烦躁、气愤、内疚……这种时候,与其要求孩子“好好说话”,不如练习“听懂孩子的话”。
4
理解孩子、赢得孩子的合作,关键不是你说了什么道理,而是你有没有从孩子的行为、情绪中解读孩子的需要。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
1.倾听
2.共情
3.正面管教-错误目的表
关注shan33cn,了解很多育儿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