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去做编剧真的可惜了,比如说我自己,这不是自恋,而是自我反思。
我习惯观察大街上的人,并且会自动给他们添加一段故事背景,有人撞到我了,我会想他今天可能是工作不顺利,算了;
有人不明所以的对我大声吼叫,我在想他以前一定遭遇过童年阴影,习惯了用“蛮不讲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算了;
如果有人不排队、爱占小便宜,我又开始构造他的故事框架,因为曾经被自己的过度善良所伤害,现在才会这么不礼貌、不文明,我还在想他晚上回家,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怒吼,不断地问自己“你为什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然而这些都是我自己眼中的“幻想”,所有人在我面前都有滤镜,她今天异常的安静,我会时不时的观察对方,努力哄她开心;
他今天听了一首悲伤的音乐,我会将他列入“好人”的名单中,今后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会想起他在悲情音乐下的氛围感,这次就原谅他吧!
有些粉丝迷恋偶像,不就是喜欢他在影视剧中的角色嘛,那种氛围、那种故事背景,然而现实中并非如此。
我们作为旁观者,其实有时并不是不能看清事实,而是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事实中,总是希望事情按照我们预期的发展,只有被伤害到了,才会有片刻的清醒,我喜欢的一直是那个角色,并非是扮演者,我对他的了解,仅仅是“自我攻略”下的滤镜。
我之前的一个同事,一个女生,身高一米左右,长得非常像洋娃娃,可爱而没有攻击性!她平时在公司总是很安静,又看起来非常忙碌,虽然只有我清楚自己并没有给她布置过多的工作内容。
我会格外的关照她,有些工作我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自己就做了,平时给她发消息,她很久都不会回复,每次的聊天结尾都是我。我以为她是社恐,也没有在意。
我还担心她刚来公司谁都不熟悉,所以每天都会主动叫她一起下去吃饭,然而一个星期之后,惊掉了我的下巴!
那天我走进办公室,看见她站在人群中间,与大家都很熟悉的样子,原来她们私下建了一个群,每天下班之后都会约着出去玩,她们今天讨论的就是昨天蹦迪的乐趣。
我打开了她的朋友圈,第一次对一个人的动态感兴趣,因为我感觉自己有点不认识那个坐在前面的她。
原来一直都是我自己在自欺欺人,她不仅朋友多,而且每天都会分享她跳辣舞的视频,视频中的她化着浓妆着浓妆,舞动着妖娆的身姿,时不时的对着镜头wink,我的天呐,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性感”。
后来,她开始与公司的其他人一起吃饭,每天都对着聊天框微笑。有一次一个任务很紧急,她也答应我会在下班之前给到,但是那天我等到了午夜12点,一直未收到她的消息,我自以为是她在认真工作,忙得忘记了时间。
可是打电话一问,她没有做,理由是没有时间,解决方式是明天上班再做。她明明知道那是明早需要发布的内容,她明明答应下班前会发给我,结果就是我熬夜加班替她把工作完成了。
第二天,我们在电梯相遇,我主动向她打招呼,她却问我“你昨天的工作完成了吗?不是很紧急吗?”我当时真是震惊了!
老板私底下问我“你觉得她的工作能力怎么样?”我说“挺好的”,她刚来公司不久,而且是一个未毕业的学生,做出什么“离谱”的事情都有情可原。
可是,一个月后她主动提出离职,我很纳闷,是不是我太严格了?还是任务布置太多了?想来想去,总是想不通,于是给她发消息“你去别的公司也要实习,为何不在这锻炼一下,而且你和其他同事相处的挺愉快的”,她回复说“我来这就是为了实习证明”,我竟然不知如何把话接下去。
她坐在我前面,我每天都只是看到她的后脑勺,一个染了金发的后脑勺。原来我对她的了解,仅仅是我期待的那个人的样子。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并非如此,只有你处于“受害者”的位置,你才会静下心来思考,你以为的并非你以为的,不是对方欺骗了你,而是你一直选择闭着眼睛看她,捂着耳朵听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