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35420/12594a2c6c42a931.jpg)
有人会问我,你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和大家一样吃饭、睡觉,随着自己的思维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切都是自律。所以没有具体的事情让我去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我就用了一个词“静心”。
有人说无事可做窝在家里的沙发上,那心便是静的,其实不然,我们常说一刹那有八万四千个念头,所以在我们思维稍微动的那一下,我们就有无数的念头产生,那我需要做的就是可以让自己专注一件事而心无杂念。我想大家都熟悉一个词语叫“境由心转”,可是这对于我来讲实在太难了,因为我的心往往都是由境转的,陶渊明也说“心远地自偏”,我们也懂得这些话,可是做不到。其实是我们还处于最底层的“心由境转”,外界一点点的事情,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情绪波动,而我们往往不能自已,所以就学学阳明先生的“时刻保持警醒”,就是为了让事情发生时,我们不那么躁动,懂的反省。
那如果再上升一个层次,便是“心不被境转”,这个时候的我们也许就安静了很多,当事情发生时也不再急燥,能够用良知之心去处理外界的事物,这时的我们已经进步了。在生活中就经常可以看到,事情发生时以前的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现在又是如何去做的,这说明我们都已经开始精进了,那颗心已经不被外界环境所转。但是这还达不到最初所说的“境由心转”,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断地精进,才能够让自己心安,让环境随着我们的心而改变。《大学》里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人定了,就可以胜过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被外界所左右。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要怎样去净化这个小宇宙?那便落在了我们的“行”上,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那就应该使生活删繁就简,去追求内心的自在和丰盈,终有一天我们不再执拗、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主观观念,就离“致良知”不远了。庄子讲“外化而内不化”,也期望这世间所有的因缘和合都可以得到印证,就像我们的“致良知”一样,让我们一起去践行。
有位老师常说“致良知的学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也便是这句话,使我懂得什么叫“择一事,终一生”。
2019年6月2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