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苹果数灵宝,灵宝的苹果数寺河”。清明节假期,我们全家就驱车来到了寺河,去观赏这美丽的苹果花,去感受盛大的苹果花节开幕仪式。一到达寺河,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花的海洋。村里村外,山上山下,一片片雪白的苹果花,在蓝天的映照下排成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壮观画面。站在苹果树下,细细端详这稍微发白而又略带黄色的苹果花,虽然两天前刚刚经历了寒流的侵袭,但它依然挺立在风中并努力绽放着。看着这倔强而可爱的苹果花,思绪万千,压在心底的情感瞬间涌动出来。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花的人,可能与我不善于表达感情有关,总觉的花是与浪漫与娇贵的象征,所以从来就不关注那些牡丹、玫瑰、菊花、月季……之类的名花。记得几年前婆婆给家里带了几盆菊花,最后竟然让我给养死了,家里人很是心疼。可我觉得她的离去是因为其太过娇贵,不必惋惜。可是,我却偏偏喜爱这出身平凡,没有娇艳外表,的苹果花,因为她总是默默无闻的,脚踏实地地为人们创造着一笔笔财富。对于一个生在长在果乡的人,这种情结一直伴随着我。因为从我记事起,父亲,母亲几乎天天在苹果地里忙碌着。春天疏完花又疏果,然后浇水,施肥,喷洒农药。待到夏季,果子渐渐长大,又要套带,除草。秋季先下袋,再铺膜,果实成熟后采摘,售卖。冬天剪枝,处理腐烂……好像一年四季,总有忙不完的活。
难忘96年考上师范,每年需要大笔的学费和生活费,单单靠父亲民办教师的微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由在家的母亲每天努力经营着坡上的六亩果园。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精心耕耘,细心劳作,那片果园在她心中是那么的神圣。尤其在秋季收苹果的季节,父亲用扁担沿着坡上的小路把苹果一担担往回挑,母亲用提兜一一兜往回提,然后再有我们姊妹几个把他俩运回的苹果往窑里拾。每年父母亲在那条熟悉的小路上要负重往返成百上千次,不辞劳苦。至今脑海中还一直浮现着父母弓着腰挑苹果的场景,每一次回想起来都让我泪流满面。正是由于父亲、母亲的辛苦劳作,我们家果园的果树长势一年比一年好,每年春季都能看到满园粉嫩的苹果花,这是我们全家最高兴的事。因为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盛开的苹果花里。现在我们姊妹几个都离开老家成家立业了,但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带给我们希望和前景的那片果园和那满园盛开的苹果花。
如今的灵宝寺河,正在因苹果而享誉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相信勤劳的寺河人,会让与我有一样情节的人的记忆一直延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