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大强说天冷了要买两条贴身秋裤。听到又“买俩”,妻儿都忍不住大笑。大强诧异而不悦,没好气地说:“我说买两条秋裤,有这么好笑吗?”
“什么都成双成对的,不好笑吗?”
“两件便于换洗呀。”
“就怕还没换洗就不想穿了。”
听妻子这么说,大强更诧异。可是后来,在妻子拿出的“件件铁证”面前,他终于释然而不再坚持一式两份的购物模式了。
大强有个习惯,除了棉衣大件,一般添置,他总是习惯于一式两份。因为对于穿着,他只认可并当前所用之物。爱穿的衣服,换洗晾干后,哪怕身上穿的还无需换,他也会迫不及待地脱下换上。因此,每个季节的着装,他似乎只有一身衣服,几乎天天一个模式。
而现在一个式样的东西,并不见能使人始终喜欢善待,大强也不例外。
他家衣柜里就有一红一绿两件短袖T恤,这正是大强今年七月份自己买的。每件都穿了两三次,这种T恤不仅褪色而且缩水厉害,现已严重变形根本穿不了。偶有一次,大强又穿上其中绿色的(他自己曾有些什么衣服根本不记得),不料,中午吃饭时妻子就发现这衣服肩臂交界处被胀破露肉了。笑他,竟然说,既然知道穿不得了怎么不扔掉。你说这是不是有些怪人不知理呀。
为了说服大强,妻子搬出一叠纯衬衫来,对大强说,这是你穿过的吧。接着便讲起了这些衬衫的来历。
原来她只给大强买了一件酒红色的纯棉长袖衬衫。刚上身时大强感觉效果不错舒适合身,便要求再买两件,于是妻子又给他买了一蓝一白两件。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一式三件便不被珍惜了。后来,每件穿过了几次,大强说这纯棉衬衫的衣领软蹋蹋的,便不再穿了。这样,三件不同颜色的上好衬衫便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每每看着那花了六七百大洋的三件衬衫,妻子总觉得对不起它们,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妻子又说,前几年你不是说要去买双单皮鞋吗,当看到“红蜻蜓”有折扣,一双四百多。你说买两双吧,划算。结果一双都没穿几回,便都不喜欢不穿了。鞋子又不便送人,现在是弃之可惜,放着徒占空间。
转而她又说起前一月,大强自己买的那一蓝一黑的两条牛仔裤,薄薄的,同一个厂家同一型号。第一次换下来洗,一盆又一盆都是黑水,总不见清水……
这下,大强不再坚持一式两份,悻悻地对妻子说,你会买些,下次还是你去买吧,本来我也不识货。
这是邻居大姐在办公室的笑谈。
我说,其实,咱父母一辈都有置办一式两样衣物的习惯。记得小时候,夏天的短裤衬衫添置就是一对。反正没有多余的,替换着穿,一年下来就穿旧穿烂了,根本没得浪费。
可现在不同了。一方面服装丰富多彩,除了单位统一服装,应该没有几个人每天着一个模式的装束。另一方面,现在的产品质量也确实优劣难辨。就算当初穿着合适,谁又能保证长久好穿好用不变质变型。
事实上,有些布料制成的衣物买回家后根本就下不了水。它就是一次性产品。我也曾买过一件绿色短秋装,上身效果蛮好,可穿了一段时间洗过后,严重变型,缩水到极不协调再以不能穿。
看来,在现在产品更新换代的快节奏生活模式下,我们还是没必要买一式两份的服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