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事件之后,我最心疼的就是《金刚经》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想想,某天你和妹纸一起外出旅游,看着山山水水,来这么一句,妹纸肯定对你崇拜得不要不要的。
这么伟大的一部经,只把它用来谈恋爱,太可惜啦!今天就想和你聊聊《金刚经》是如何帮我的。
我学佛有段时间了,我并不是皈依的佛教徒。
我对一切智慧都有亲近之心,除了佛陀,亦包括基督、老子、庄子、穆罕穆德、克里希那穆提……
如果有“分别心”的话,我对于佛陀的教导尤为亲近,越深入了解佛法,越发现这是个宝藏。
有人把学佛当成了赚钱手段,有人把敬佛当成了求财求官求好运的途径。但真正的佛法,是教人增长智慧。
关于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是佛教里最伟大的经典之一。佛教做为三大宗教,就算你不信仰佛教,你总要了解一下吧。那好,去读读佛教最伟大最重要的经典。那首选就是读《金刚经》,《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
大概情节是这样的:
一天中午,该吃饭了,佛陀带着大伙一起去托钵乞食,回到树林子里吃完饭,衣钵收好,脚也洗好了。佛陀正准备打坐呢,他弟子须菩提问问题:“世尊啊,您给说说,怎么才能降服这颗心呢?”
于是,佛陀就严肃认真地回答问题。又是比喻,又是排比,又是反问,又是举例........
最后整个过程和谈话的内容,形成了这么一部《金刚经》。
《金刚经》中,佛陀讲空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
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六祖惠能就是听《金刚经》,言下大悟。可见《金刚经》的玄妙之处了。佛陀说: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厉害吧?!
《金刚经》教我的第一件事:
忍辱的力量
我非常喜欢杨绛的文字,从她的文字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安定的力量。
然而从她的《干校六记》《洗澡》《将饮茶》等作品中读到很多关于文革时期的描述,想都不敢想,一个被污辱到那种程度的女人,换了是我,被剃光头发,每天给拖出去批斗,能不愤怒吗?还能保持安定吗?
《金刚经》中佛陀忆往昔为忍辱仙人时,歌利王割截其身体:
“我于尔时, 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身体一段段被切开,却了无瞋心,坦然承受。
当有人当着很多人骂你说你坏话揭你短处,你会怎么办?
从《金刚经》中学到的回应是:依然对他非常恭敬,把这人当成良师益友。
为什么?佛教讲因果。
人家骂你,肯定是你以前(包括往世)对人家不好,否则为什么他单单要骂你。被人骂被人羞辱是消自己的业障,对方用这种方式帮自己消业障,难道不应该感谢和恭敬么?对方骂你,以后也会给他带来一些不好的果报,还应该对他有悲悯心。如果你骂回去甚至打回去,这就成了冤冤相报何时了......
能做到这样,此时你才能对平时的那些不爽,不对社会又任何怨恨,面对动荡的大环境,仍能扪心自问:我的功课做得够不够好?
有也可以,没有也行,看淡一切。
《金刚经》教我的第二件事:
当下的智慧
《金刚经》中说: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除了当下,我们什么都没有。
你的一天是不是这样的:
在闹钟三番五次的吵闹下,不情愿地起床,草草吃几口早餐,匆匆忙忙来到单位,毫无知觉地重复昨天的工作,心里抱怨同事抱怨上司,终于忙完了,下班回到家,忙着将买来的半成品菜肴做成晚饭,把孩子赶回房里去做作业,而你就摊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刷着手机,拖到半夜才睡觉……
那么我正在实践的“活在当下”的一天,可以是这样的:
醒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感受觉知自己的存在,觉知生命赋予的馈赠。然后花一点时间弄清楚自己这一天的期望,计划今天仍将以慈悲与正念地度过。
用餐不仅仅是为了向胃里填充食物,而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让我们享受饮食和滋养自我。
而在工作的时候,就把它当成最享受的一件事。我们总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别开来,这会降低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喜悦与成功的可能性,我现在在工作,脑子里想的是工作完后去吃大餐,肯定会痛苦。而事实是,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全身心专注于此,我们就能获得自由与喜悦。
曾看过蔡志忠老师的一个采访,他说,他画画的时候,整个世界就只有他自己了。我想那就是活在当下的状态。
当你学会活在当下,你的“心”受的干扰就少,慢慢会“安定”下来;当“心”安定下来,你会发现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变得那么简单,此时,你充满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就是这个道理。
此时,其他干扰对你来说就不是干扰,有也可以,没有也行,看淡一切。
《金刚经》教我的第三件事:
做好事,不要有任何求回报的心思
《金刚经》中反复讲了一点: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我从中学会了一点:做好事,不要有任何求回报的心思。
简单的讲,布施就是把自己的东西不求回报的送给别人。
有人说,我生活压力大,有房贷有车贷,上有老下有下,哪有条件布施啊!
不求回报的爱看上去很难,实际天天在发生。
玫瑰花完美绽放,它从不求回报;小鸟偶尔落在你家门口,唱完歌就飞走了,什么都没留下。
你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坐地铁给人让个座;马路边把垃圾捡起来送垃圾箱;路上有人抬东西你搭把手;同事忙不过来你加班帮忙;有人情绪低落你给讲讲佛陀的故事....... 这一切都是布施。布施不只是布施金钱,一切都可以布施。
经常听见有人说:我以前对他那么好,他现在居然这样对我....... 说这种话的人,问题一定出在自己身上。布施,是不求回报的。估计他以前对人家好,内心还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更可能的是他也没真对人家有多好。
这个世界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实际上是公平的。有果必有因,只是有时候我们看不见那些“因”。
当你不求回报的布施,反而能获得无量福德。
真正的佛系,敢于布施自己的生命,更何况身外物呢。佛陀是如此,很多高僧大德也是如此。是啊,连生命都能布施,还有什么不可以布施的呢?
对自己的东西,有也可以,没有也行,看淡一切。
尽管读诵、抄写过很多遍《金刚经》,但是离开经文,回到生活,有一点风吹草动,东西遗失,亲人生病,病疫流行,飞机遇到气流……我也一样惊慌、害怕、伤痛。
读懂经文很容易,能在生活里切实做到,非常困难,为什么能背了还要读这么多遍?不是要读懂意思,而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在人生本身流动的状态中,要不断地在生活中修正、思考自己。
希望你也可以,读一读《金刚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