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并立,如果要评选哪里八卦最多,卫国绝对可以排名前三,这名头几乎是卫宣公以一己之力挑起来了。
在中国史上,卫宣公的放荡不羁绝对是赫赫有名的,为公子时便与父亲的妾侍偷情生下公子伋,俗称急子。后来他又因垂涎急子未婚妻齐女的美貌,使计自己娶了儿媳,史称宣姜,还特地建造了华丽的宫室供二人享乐,生下二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公子伋素有美名,德才兼备,风度翩翩,与美貌的齐女也算是天作之合,郎才美貌,没成想却被老子卫宣公横插一脚,用脚指头也能猜到,后面一定会生祸事。
这件事中影响最大的人便是宣姜,与幸福失之交臂,是个人都很难咽下这口气。于是她便想与公子伋约定逃跑到齐国,被拒绝后,更是满心愤怒和绝望,特别是当儿子逐渐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想而知,内心的不平一定会发酵成为愤怒和仇恨。
更为戏剧性的是,卫宣公这样一根歹竹,居然生出了两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公子伋与公子寿都是非常正派贤德的君子,两人关系非常好。
公子伋因为对宣姜的愧疚,所以对她的两个儿子非常照顾,公子寿也是经常在父母面前经常美言,想要从中斡旋。
最后最坏的结果还是来了,宣姜建议卫宣公杀死急子,公子寿为救兄长而死,而急子知道后竟然也追随弟弟而去。可想而知,当宣姜和卫宣公看到两个儿子的人头时,内心是如何的绝望和悔恨。
这个故事实在是有些冲击三观,我甚至怀疑这到底是史实还是后人所著的小说。
后来一想,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道德其实还没有成型,我们所熟知的儒家思想正常伦理,是要直到汉朝才逐渐成为正统。先秦时期,虽然有基本的礼法,但更多的确是类似与文笔与武艺一样的技能,遵守礼法,会让人敬佩;不遵守礼法,别人也拿你没辙,更不用说是大权在握的诸侯了。
因一己私欲埋下祸根,如此人伦惨剧,不得不让人叹息。
在春秋战国,生命的无常体现的淋漓尽致,有时候生命是如此的坚韧,有时候生命又如此脆弱。卫宣王荒唐一世,被骂一世,却也活到了五六十岁;宣姜被公公霸占,长子死于自己的阴谋,次子被臣子所杀,后来又被嫁给丈夫的儿子,哪一件事不让她痛彻心扉,但最后也活得好好的,又生下了三子二女。他们的生命强悍得可怕。而公子伋、公子寿,天之骄子,品性俱佳,却双双在壮年赴死,死亡明明可以避免的不是么?错的明明不在自己不是么?他们的生命刚过易折。
强者非强,弱者非弱,造化弄人,心意难平。
我佩服宣姜生命的韧性,遭受重重打击也绝不放弃;也佩服公子伋和公子寿对道义的坚守,义重于命。
但是故事的一开始明明预示着圆满不是吗,却一步步走向美满的对立面。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在重复上演,未来估计也不会消失。对于我们来说,在叹息之余,有哪些值得我们沉思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