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有那一段时间,乡镇的街道上出现了很多台球桌,通常是两个人拿着球杆轮流击打台球,周边围着一大圈人观看,不停地有人进行点评,球打厚了球打薄了用力小了或者没有旋起来,等等。记得那时镇上刘二的球技很高,球打得很酷极具观赏性,每每他打球周边会围上一二十个人观看,称赞声不绝于耳。刘二开了个理发店,他在理发店门前摆了两张球桌,那时每局球收费五毛,一般是谁输球谁付钱。如果店里没有顾客理发,刘二就自己在台球桌上练球,很快他就成了镇子有名的高手。
记得刘二长球非常准,一杆下去,目标球应声入洞,而白色母球稳稳停在目标球的位置,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母球击打目标球的声音很脆很悦耳。这种看着简单,其实需要很高的准度和击球的力度,否则达不到效果。除了长杆准之外,刘二的旋球更是一绝,我们打球只能打出一条直线,而他却可以让球依弧线前进,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刘二嘴里叨支烟,躬身向前,一手撑着球桌一手握球杆,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目标球,那个姿势太帅了!可以这样说,看刘二打球是一种享受。
近几年经常在电视上看斯诺克比赛,尽管参赛选手的水平非常高,可说实话,他们打球的观赏性非常低,简直可用“乏善可陈”来形容。两个斯诺克选手在比赛中都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失误,很少在斯诺克比赛中看到长台进攻,更别说曲线前进的进攻球。看得最多的就是两个人在相互算计,给对方挖坑做“斯诺克”,谁先有失误谁大概率就输。这种并不是没有任何观赏,唯一的看点就是走位,谁对母球的走位控制得更为准确,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不过总的说来,这样的比赛的观赏性对得起“乏善可陈”四个字。
运动员比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比赛更好看,而是要获得比赛的胜利,因为胜利的背后有着利益存在,不仅仅是奖金或者奖杯,冠军背后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超出想象。在网上查了一下,丁俊晖出道以来因代言的收入达到二个小目标,而打球本身的收入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在巨大的金钱面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输,不能为了炫球技而输了比赛,那是万万不行的。这就是台球比赛越来越不好看的原因,赢球比什么都重要。为了赢,所以球就打得非常保守。
看武侠片里两个高手打架,一招一式那是相当好看,什么“旱地拔葱”“金蛇吐信”“犀牛望月”“燕子三抄水”等等,有来有往,有攻有守,让看的人很过瘾。可听真正搞搏击的人说,这些动作全是表演,在真实的搏击中,往往是一击致命。
世界杯正在举行,如果纯粹以欣赏球的角度看比赛,可以说现在的比赛可欣赏的地方实在不多,球员也不敢在球场炫球技,无论个人的控球能力有多强,他都不能也不敢在球场上逞英雄,一旦失败,他承担不了责任。踢得好的球队在于每个球员把球送到球该到达的位置,也就是足球的走位准确,只有走位准确才可能把球送入对方球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