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在网上选购《象与骑象人》那本书时,发现许多页面都将它与《瞬变》放在一起出售。这引起了我的好奇,难道两本书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昨天,我用听书的方式先分别了听了得到版和樊登版的讲书两个版本的《瞬变》,对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现在就用“以教为学”的方式来复述出这本书的思想,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总的看来,这本书是基于《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提出的二元模型——象与骑象人模型而讨论的如何利用这一模型改变自己行为的应用型书籍。
《象与骑象人》一书只是提出了模型,读完书我就发现书中没有基于这一模型提出有效改变行为的解决方案,而是讨论了有关幸福的问题,感觉有点意尤未尽。随着沿着线索进行追踪,终于找到《瞬变》这本提供解决方案的书。
因此,我的建议与某宝购物推荐的一致,两本书需要放在一起买或学习。更准确的说,先读《象》的第一部分,学习理解模型,再读《瞬》,这就完成了一整个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认知框架。若是单独读任何一本,都无法完整地搭建起科学合理系统的认知体系。
樊登版讲书提到了《象》,但他没有讲过《象》,因此听书者也就不会真的去学习一遍。除非是拥有市场上几乎全部听书资源以及购书、借书资源的条件。
2
樊登版提出了一个问题,很有趣——为什么是象与骑象人,而不是马与骑马人呢?
显然,人类骑马的历史和场合更多,对马更熟悉,为什么不是马呢?主要原因是为了体现人大脑中感性部分与理性部分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关系,感性部分力量更强大,而理性部分非常弱小,往往理性很难驾驭感性,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感性动物。许多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部分来设计的,例如购物、小说、电影、小视频、公众号文章等,而哲学、科学、历史等则是满足理性的需求。显然,前者对感性大象的吸引远远超过后面对理性的吸引力量。所谓流量,就是吸引了多少大象过来,吸引了多少骑象人过来。
3
理解了象与骑象人模型,这本书就开始基于这一模型讨论如何进行改变。作者提出的方案框架很清晰,就是从三方面分别阐述,骑象人、大象、环境。
指挥骑象人(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激励大象(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筋疲力尽)
营造路径(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
在这一框架下,作者针对每一部分都提出了三个具体的方案,这就是本书的副标题中9个方法之间的关系。
这九个方法分别是:
- 骑象人
- 找到亮点
- 制定关键举措
- 指明目标
- 大象
- 找到感觉
- 缩小改变幅度
- 影响他人
- 环境
- 调整环境
- 培养习惯
- 召集同伴
4
如同许多翻译版的畅销书,本书的价值很高,但从表达来看,往往会给读者一种大道理无法落地的感觉。读者似乎理解了是什么以及该怎么办,但是这仅仅停留在大道理层面上,距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还有很大差距。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学习思考,我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书和课程,往往都要解决落实到行动上这一关键问题。
我脑中想到的包括:
- 陈海贤(动机在杭州)的书和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特别是课程中,倾听老师的声音传递出来的有温度的指导和价值,对于人的触动会很大,可能会触发你的大象的某个点,从而产生改变。例如关于缩小改变幅度和调整环境,陈老师用小步子原理和环境场两节课就帮我理解了如何做的问题。
- 《微习惯》给出了如何做小幅度改变的具体方法
5
总之,通过多本书、多门课结合起来学习,将自己的各个认知片段连接起来,共同构成自己的认知系统,进而将认知转化为行动,从理论到实践,坚定的实践,最终改变自己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