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旅游目的地纯粹是为妈咪设计的。当时她的原话是:如果不去那里的话,我就不去了。
猫咪差点就说出来了:如果去那里,我就不去了。
也许,他们的这些“执念”已经决定了这次旅行的基调。我一直就在夹缝中。
一面想让妈咪开心,毕竟为猫咪做了三年的饭,劳苦功高。一方面想让猫咪开心,尽管没有考好,但也辛苦了三年。
但就两人个性而言,我几乎永远无法调和两人的冲突。我知道这是事实。这次旅游经历更加证实了这点。除非,猫咪可以心智成熟些。否则,我不会再安排如此“团游”。
还没有到赣州,猫咪已经显示出自己的一百个不情愿。下火车后听到要在这里住一晚,差点炸毛。从宾馆出来去找学校,猫咪拖着步子不想走。好不容易被我拽着骑上共享单车,结果找到的是学校本部。尽管很快查到了新生部,但猫咪说什么都不想走了。磨叽了半个小时,总算要跟我走了,结果重新扫的共享单车又出问题了。这个时候,黄某人打电话说找到新生部了,问我们是不是快到了。确认了猫咪不想去后,我支付了那辆有问题的单车,又重新扫了一辆,骑上就往宾馆出发。途中黄某人打电话,说我妈叨叨他,哪里有妈走到孩子学校门口了还不去的事。心里本来有气,听了这话我眼睛都要冒火了。凭什么我必须只满足你们的要求,你们的评判!我也可以有我的想法吧!拿着电话我就对妈嚷嚷:他不想去就算了,花了几千上万块钱把他送过来,我已经尽责了。学校是他的,为什么我必须要去看看?!不去!
喊完话我并没有轻松,只是觉得头疼,自己怎么就过的这样一地鸡毛?
很反感妈做什么事都拿着她那套评判标准给你贴标签。以前总觉得我应该为她的情绪负责,为了她的开心,我宁可委曲求全也要顺从她的想法。但这种憋屈已经让我快到崩溃边缘了。于是,我开始选择听从自己的心意。
猫咪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底气。宁可把能量消耗在无谓的坚持上(对名词的过敏期依然没有过,对江西,赣州,学校名等等都过敏)也不愿把关注度转移重要的地方。比如,如何度过这四年?!
在酒吧里,猫咪让我看了一篇有关讨论生命虚无的文章。当问起他对人生有无意义的看法时,猫咪说他还在探索中。问起四年的规划,猫咪说还没有定论,因为世界有很多可能性。
知道他对这个学校的录取一百个不情愿。可是,分数低不是主要因素吗?这个江西第二大城市确实发展的不行。学校从外面看起来也是灰头土脸的,让人心凉。可这个存在了这么多年的学校,一定有他的办学能力和特色。来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发展。为什么到现在都还在无谓的埋怨中挣扎?!要么复习要么从这里开始!是男人就该做男人该做的事!
而且,我最担心的是:时间不具可逆性。高中三年已经留下遗憾,难道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再留下遗憾吗?猫咪说他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正因为很多地方都是空白,反而是好事。
好吧,我不懂。
但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的选择逃避,选择借口,选择观望,可以预测,他面临的又将是厚重的遗憾!哪怕他嘴硬说,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