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个寡妇》是我研究生时期毕业论文的题目,当时自以为读得足够熟了。可是现在再读发现有些地方仍然是全新的,那时只觉得好,是故事的好,情节的好,语言的好,然而这好也是和自己的人生割裂的。我只是把它作为一部小说来读,它是它,我是我。
今天再读我觉得它与我的人生发生一点交集,或者说我终于把自己融入其中了。这次读到葡萄生孩子的时候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当她剪断脐带的时候,仿佛剪碎的是自己的心。孩子被她缠闷了八个多月,可她的心也揪了八个多月,这一刻她是幸福的,可她也知道这份母子情也会渐行渐远,她给不了孩子一份健全的母爱。麦收后她把孩子送给那群侏儒了,她的不舍,她的依恋,为何顺着我的眼角流了出来?她怨吗?她恨吗?她后悔吗?我想没有,她内心是除了安心就是思念。她坚信侏儒能照顾好她的孩子,他们的心是全的。她时刻思念着牵挂着孩子,每年给孩子亲手缝衣服,给孩子买药,一年看一次,却又一句话不说也不相认。而血缘却莫名的把他们之间的爱联系的紧紧的。
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只愿孩子好好的,她没想拥有的,没想要把孩子抢回来。谁说她傻呢?葡萄什么都精明得很,只不过她衡量得与失的标准和社会眼光不一样罢了。
当史春喜有想把她杀掉的念头时,我突然想到了《长恨歌》里的王琦瑶,她就是被杀掉了。作者都用两个小人物的一生写了社会的发展,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一个风云变幻,一个光怪陆离。可给人的感觉却是一个光明,一个黑暗。不是社会的黑暗,而是人心的光明。在王葡萄身上凝聚着更多的爱和旺盛的生命力。她像是一个光源,引领着人们走出黑暗。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谁也不会把这个觉悟落后者当成领导,可是无意中却受到了她的恩惠。当大家都在闹革命、大炼钢的时候,只有她饲养的猪为村里提供了麦种和过年的荤食;当蔡琥珀、老朴等人落魄时,她用看似无知的预言安慰着他们。这就像《三国演义》开篇说的“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样,有种看破红尘世事的淡然。
作者得有多喜欢这个女子,让这么多男人来成就她、塑造她。从铁脑开始,到朱梅、少勇、冬喜、春喜、老朴、史五合,这么多男人,我们没觉得她有任何的风流,与每个人的故事都给与人真诚。即使是史五合的死,也不会丝毫破坏她的形象。当史五合在侏儒们手中一点点死去的时候,作者没有给王葡萄任何正面描写,而是写史五合不知道的关于挺,关于孙怀清的事,还补充写了他在葡萄身上找舒服时,葡萄对他的怜悯。那么此时,葡萄到底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心理呢?当她儿子和侏儒们动手的时候,她在干什么呢?作者全省略了,只成全了他们的母子情深。我想这还得回到葡萄这个人物性格上来,她是不会吃亏的,除非他愿意。而在五合这,显然他不愿吃这个亏,更不愿因为他而给她爹的生命造成威胁。从二十多年前起,她就给眼前这个生命定了性,这是一个不值得活着的人。是孙怀清仁义放了他,而他却不知感恩,是个十足的小人。作者只写了李秀梅这一个女性对她的赞赏,这主要源于两家是近邻,而葡萄又对李家格外照顾。其余都是通过男人的眼光与心理来赞美他的,似乎只有各式各样的男人才能让这个人物更丰富完美。作者尤其通过眼睛这一细节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勇敢单纯与智慧。最后是故事的长者孙怀清用一个传说故事对葡萄的人生做了概括,她是混世中活得最清醒的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