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乱翻书2413:《四书道贯》

乱翻书2413:《四书道贯》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11:51 被阅读0次

    乱翻书2413:《四书道贯》

    作者:陈立夫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草草读完所谓“四书”,因为不着边际,所以也没有章法。先是所在的学校孩子读《论语》,时间久了,总得有点共同语言,于是便以“《论语》心臆”的形式,一则一则啃完了它。接着胡乱读了《孟子》《大学》和《中庸》。读到《大学》时,多少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等到“四书”翻完,倍感从前心得之粗鄙。这个时候,无意中翻到了陈立夫的《四书道贯》。仅仅读了一篇序言,便有“相见恨晚”之感。

    陈立夫言“无私无我之‘公’,成己成物之‘诚’,立人达人之‘仁’,不偏不倚之‘中’,日新又新之‘行’,斯五者为中华文化道统之精义,亦即世人自修之准则也。”

    能有这一句话,足可算得上学贯、道贯了。至于其中脉络,能串起《诗经》的不过是孔子的“思无邪”之论,谁又能如孔子一般串起《论语》,乃至于串起“四书”呢?陈立夫先生为后世国人布置了一个命题,串起“四书”之时,即是中华文明复兴之时。弄潮儿首先要敢于立于潮头。

    一、摘记:

    1、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二亿余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余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吾祖先及早发明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理,垂裕后人,遵守弗渝,此一原理,称之曰“道”,于理而言,称之曰“公”;于己而言,称之曰“诚”;于人而言,称之曰“仁”;于事而言,称之曰“中”;于功而言,称之日“行”;综合此五者的应用而言,称之曰“德”;其见诸日常生活的适当言行,称之曰“礼”。孔子承吾祖先自尧、舜起一千七百余年所遗下的伟大事功而予以全部整理,使之成为一有系统的人文科学体系,其原理见诸《易经》及《中庸》,其应用见诸《大学》,其详释见诸《论语》,及孟子复从而阐扬之。至于《诗》,所以道志;《书》,所以道事;《礼》,所以道行;《乐》,所以道和;《易》,所以道阴阳;《春秋》,所以道名分;《孝经》,所以道人类生命延续的大本;皆所以弘道与明德者也。

    2、中华民族从天道中体察到五个字:无私无我之‘公’,成己成物之‘诚’,立人达人之‘仁’,不偏不倚之‘中’,日新又新之‘行’。

    3、博学功夫并非专赖观察及读书。也包括对人、物的接触。比如(“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论语·乡党》)孔子一定穿起朝服,站在东阶主人的位置上。(言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

    4、孔子生于周室衰微之际,见人心日危,而道心日微,乃周游列国,以道说诸候,期能见用,借以行道。虽曾一度相鲁,三月而国大治,然不能久于其位终以引去,经十四年之传道说教,诸国君王虽尊之而不能用之,故终不得行其志,乃归鲁删《诗》《书》,定《礼》《乐》,系《易》,修《春秋》。《春秋》虽系孔子据鲁史笔削而成,然为孔子著作,则为历来学者所公认。盖所以纪远近,别异同,明是非,寓褒贬,从挽救世风,以教当时之人君。孔子虽位非王者,而象天行道,亦即代行王者之事。(此素王之由来,也是孔子以天下万物与自身为一体的心的证明)

    5、生物为求达到生存之目的,不得不发挥其生存之本能,庶能维持其生命于现在,延续其生命于将来。其维持生命最低限度所需要者,为“食”;延续生命最低限度所需要者,为“色”。

    仁义亦属于人之本能?人不能离群而独生,其初生时至少即有父母与己三人之共处,相依为命,及其长大,更贵乎合群,合群则须互爱与互助,故爱之发于心——仁,及见于行——义,亦应属于人之本性。孟子称之谓良知良能,天之尊爵,人之安宅与正路,又称之曰四端。

    不得食色,仅一己之生命无法持续;不得仁义,则人类全体将趋灭绝,更无广大生命之可言。

    6、性善,所以要保存其本然之性,养之、忍之、率之、尽之,仍能居仁而由义。

    7、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可大略分为三大时期:一、人与兽争时期;二、人与人争时期;三、人与自然界争以福利人群时期。

    8、教的目的是“修道”——修道以仁。

    9、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10、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11、关于君子与小人之区分,包含志气、信仰、存心、修养、气度、仪态、眼光等。所谓尽人之性,甚合乎科学值分析。以此知人,虽不中,不远矣。

    12、穷则塞,达则通。穷达即系通塞之意。大行不加,穷居不损。

    13、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此言圣人即至诚之人,故能合天人之道为一,内外一致,动静咸宜,左右逢源,存养真性,表露真情,无丝毫之虚伪,是之谓践形。

    1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此言人应法天,人能体天行道。“诚”即宇宙生生不已之动能,万物秉之以生,无动能即无万物。故诚为万物之主宰或称造物,能统治一切,支配和评判一切。

    15、寡欲为养心之小计方法,为仁方为养心之积极方法。

    16、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7、执偏易,执中难。

    18、吾人之祖先何以能发明此一伟大道理,使其成为立国之宝训,成为民族之中心思想,甚至将国家亦以中字名之曰“中国”,此则由于仰观俯察待人接物从人悄事理的经验中体会而得。由于发现宇宙是不断在动与变,于是发现“动”与“变”的法则,又窥见宇宙间“体”与“用”之变化,经过历世圣人之观察理解,笔之于书,完成《易》之巨著。其中由无极而太极,为体;由太极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由八卦而六十四卦,为用;由乾卦以至未济卦,为一生命过程所经之变化,其义理非常繁瞌而深奥,即以大智博学之孔子,且韦编三绝,参悟了解,期待于五十以后,故有加我数年之叹。而系《易》工作则当在晚年矣。最后由自然界动变之理趣,行为人类日常生活之法则,归结为“中庸”二字,成为孔门传授心法。使人既能“知天知命”,又知如何“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中庸》既源于《易》,合二者述其要点如次:

    1.宇宙万物莫不有其“物质”与“能力”,惟其因时空之不同,则有动有变,故有时空之认识,何以能动能变,贵有动能之存在。此一动能称之曰“诚”(详见诚意篇)。

    2.宇宙间万物,莫不有其物质与精神,二者配合,乃有生命。生命过程虽有长短久暂之不同,而其时时在动,时时在变,则无例外。代表此一生命之现象,乃为一大波浪中含有无数小波浪。其起伏消长生灭,各有其因果关系。一个生命,由诚而形,而著,而明,而动,而变,而化,经过七阶段,是由成形始,以至解体终。虽不能望其永存,但可用调整(中)之方法,以维持其比较久远之存在。

    3.一波自侧面看,为一正弦弧(SINE CURVE);从正面看,为一圆圈。凡是进展至极端,即向相反之方向进行。此在空间观之,似是仍在前进,惟在现象观之,乃是在后退。

    4.凡是相反之二现象,原是相对者,是以必共同存在,且彼此互为消长。故必须明了双方实情,始知何者太过,何者不及,何者应长,何者应消之原因所在,乃能知所选择而为之增减,使得其平,使归至善。是非善恶之中立,无异助恶,不得谓之中。

    5.万物并育,故宇宙间充满无数之动波,其相互激荡,自是不能避免,欲求其共生共存,则随时调整之工作为不可少。此种调整谓之“中”。

    6.凡经过调整而能适用于大多数的人界,又能适应最长时期间之需要,必为极平凡而缺少刺激性者。此之谓“庸”。

    由于第一认识,中国人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地之道是大公无私,至诚无息,博厚高明,化育万物。人为一小天地,自应德配天地,尽性率性,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其原动力惟在一“诚”。

    由于第二认识,中国人对于只顾一时痛快之理论,大都不加重视,认为惟有可大可久的道理,乃值得崇敬。谓惟“大”乃能容物,惟“久”乃能成物。是以个人言,其理想人格为“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LONG LASTING)无疆(INFINITY)”。以家庭言,期能“白头借老”“五世其昌”“瓜雕绵绵”。以国家言,期能“长治久安”“亿万斯年”。由于此种“悠久”之认识与重视,故对于徒然惩侍武力,凭借富力之统治及作风,中国人都不能赞同。因武力与富力之凭借,虽或可逞志一时,而终不能耐久,惟有以“以德行仁”之王道,代替“以力假仁”之霸道;以“周以德”之施与,代替“侍其富”之骄奢,始能长保富强,乃能达到大生、广生的境界。中国所以能凝聚数亿人口(大生)(广生),能持续五千余年传统文化,或即由于此一认识所得之结果。

    由于第三认识,中国人不喜走极端。明知道三个向左转就向了右,继续不断向东飞,会飞到西边去,趋极端乃是开倒车之开始。中国人常用“物极必反”或“乐极生悲”之警语,劝诫世人,亦常以“否极泰来”与“哀兵必胜”之预言以鼓励世人。不但哲学如此,文艺音乐亦未尝不如此。中国绘画不讲究惟妙惟肖,亦不要丝毫不像(例如现代的印象派),几笔描画,写出生动的气韵,即算上品;中国音乐最讲究清和,而不重视刺激,亦是由于此一认识中体化出来之道理。

    由于第四认识,中国人对于两个相对或相反之事物,往往会顾到两方面,且须细察其本末与先后。例如:人我是相对的,想到我就应想到人,于是人我之间,即产生忠恕之道与絮矩之道。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之理论,以至于“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之视人如已之境界,亦由此而生。而“仁”之意义亦就充分表现。“仁”字从“二”从“人”,是人与人间的情爱,亦是人类共生共存之始基。又如老幼是相对,中国人一面讲慈幼,一面即讲孝顺。慈较易而孝较难。惟其难,是以可贵,惟其可贵,是以须特别教导。孝是敬而且爱,是纯洁的爱,是恒久的爱。是以孝方是“仁”之基本。因为中国文化里时常存在着此两面关顾之想法,是以自私之个人主义,与自利之物质享受主义,在中国都不会发展起来。观察本末,亦是中国之特别学问。此学问亦是由于此一认识而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终始、先后,均属相对名词,必须双方顾到,而知其孰先熟后,孰轻熟重,乃能执两而用中。

    由于第五认识,中国人首先发明精神之重心点,和西方人发明物质重心点同等重要,所谓重心点者,是四方八面力量之集中,相平衡,为最稳当之一点。易言之,即为不偏不倚之中点。《中庸》曰“不偏之谓中”,即是此义。凡能把握中点,必能公正合理,即能“和”谐相处,“平”等相待,是以“中”亦即和平的基点。

    由于第六认识,中国人认为过分刺激之东西,大都有害,而平淡无奇的,则反能维持永久。水是无色无味,米与面包,亦都淡而无味,然而此饮料和食料,反可终身服用而不厌。烟酒是富于刺激性,而中国人吸烟与饮酒,就不如西方人之狂烈。不但饮食如此,在政治经济理论上亦如此,中国人认为凡能持平经久的制度,必是平易近人之设施,天天需刺激之社会,非健康之象征。此为中国人在“庸”的认识中得到可贵之宝训。

    中庸之重要性及其应用于正心之功效,已如上言。惟中庸之道费而隐,似浅而实深,似小而实大,始微而终显,无声亦无臭,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

    19、《诗经·卫风·硕人》篇说:“穿上了绸缎衣服,外面加上一件单布罩衫。”这是因为嫌恶那绸缎的文采太显著啊。所以,君子的道,是很暗淡的,但是,一天一天要彰明出来。而小人的道,是很显明的,但是一天一天要消亡下去。

    20、韩愈《原道》曰:“行而宜之之谓义”。

    孟子认为,仁如果不能见之于行,无异于五谷之不成熟。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21、知人之术:以容貌、眸子、气度、言语、行为、动机、心之所安,交游之人以及所犯之过失,种种方面加以观察,即可知其:一、心是否正,二、意是否诚,三、言是否忠信,四、行是否笃敬。以此作善恶之判别,则虽不中亦不远矣。盖能明理,乃能知人。

    22、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2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离娄上》

    24、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孟子·离娄下》

    25、如上所述,立志、好善、求诸己、慎独、自省、自反、自责、改过、自勉、自强、自信、自得、均为“克己”之准备功夫;律己、节操、守分、安贫乐道、慎出处、明去留、慎交际、谨取与、环境之选择与改造、时势之创造与等待、技艺与嗜好之选择、慎言、慎行、尊师、信友,以至于忠恕,均为“复礼”之实行详目。

    26、延续生命为天赋于人本能之一,所以求偶好色不学而能。故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7、齐家之“齐”之另一意义为平等。家由夫妇二人所组成,非若其他组织之可定于一,故必须分工合作。家庭内部之事其最后决定权属于妇,对外诸事其最后决定权属于夫;对子女,则严父慈母。严所以启理智,慈所以固情感,以造成既富情感又重理智之子女。如此则虽属二人,一切仍归一致,正如琴瑟虽为两种乐器,但弹奏时音韵和谐,融成一片几难分别其不同。故称夫妇之好曰“和”,和者,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28、个人生命有限,事业生命无穷,为子者若能将双亲未成之志未完之事继续完成,则既可免前功之尽弃,且可期发扬光大。人人如此,则民族文化自能延续不断,一脉相承,光前裕后矣。中国文化在全市及各国文化中为最能持续不坠之原因,世界学者每引为奇特,初不知其真实原因,乃在一“孝”字。窃以为“继往开来”乃孝之最恰当之定义,非个人爱敬父母而已足,所以对民族生命及文化之延续负责也。

    29、如何表达尊贤之诚意?一是“好善而忘势”,二是友之甚或师之。

    30、如何能使自身左右环境无为恶之因素存在?一是去小人以杜谗言;二是远女色以防堕落;三是贱货财以明无欲;四是贵的星以示乐道。

    31、人民所厌恶的有:一是为为公出力之时间妨碍其自身所需之工作时间;二是为出钱之处浪超过税收法定之数额。两者皆违背“时使薄敛”的原则。

    治国之道,观九经可知,身教重于言教,鼓励胜于处罚,修德优于恃力,示恩胜于立威。其间也包含着结合、并重。

    32、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简言之,凡能体天地好生之德,行人道共存之宜的政治,谓之王道,亦称王政或仁政。王道之异于霸道者,前者以德行仁,后者以力假仁耳。

    33、孔子历叙尧、舜、禹、汤、文、武之治績,统论王道之治,归纳之为宽、信、敏、公。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34、法源于礼,礼源于德,德源于道。法属人为,有时可以曲解,有时可以玩弄,有时可以逃避。惟礼与德虽不若法之具体,白纸黑字,然为人人所了解者,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易玩避。故舍德而言法,是舍本而逐末。往圣之崇王道而贬霸道,盖欲后人知其所本,从大经大本之建立,以进向至善至美之目标,为中华民族奠万世之基耳。

    有光荣历史者,无不好谈其过去。个人如此,国家尤然。盖鉴往可以知来,且足以增强其具备此种能力之自信心。过去数千年中,国家之存亡兴衰者,不知凡几,其如何兴,如何衰,如何存,如何亡,均有原因可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之在实验室经千百次之试验所得之结论,称之为科学原理、公式与标准。则昔之经数千年以人民为实验所得之政治原理,制度与设施何独不能为后人所取法?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盖能如是,乃可免蹈前车之覆辙,既省时间,又见速效。孟子并喻仁政之于平治天下,有如方圆之于规矩,五音之于六律,不可“愚而好自用,贼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35、总之,道德虽属无形,而其力量之大无法衡量。其原因为,道德既为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之原理与应用,则对任何人皆有重大之利害关系。人人心目中有一道德之标准而愿予以维护。因此人人有评判之资格与能力。不论此人过去行为如何,最后必有盖棺论定之时,此言社会之公是公非,永恒存在也。人可能为百善而一旦忽为一大恶,则此一大恶,竟可将过去百善,一笔勾销,其严如此。此道德力量之所以大也。

    无形之力胜于有形之力,故道德胜于武力,王道胜于霸道。

    孔子因之谓千里骤之所以见称,亦以其德,而非以其力,以勋勉后人,知所重者再次而不在彼也。

    36、九经之得民心,以其合乎道,依乎仁,顺乎天,应乎人。修身者,崇礼主敬,一也;尊贤者,尊德乐道,二也;亲亲者,仁之本,三也;敬大臣者,敬事而信,四也;体群臣者,主忠信,五也;子庶民者,仁爱之周施,六也;来百工者,富民而强国,七也;柔远人者,好善而有礼,八也;怀诸侯者,仁之普及于天下,九也。经虽有九,其关键则在第一经之修身以为人民表率。故曰“修身则道立”,道立则民心得矣。如此,则上有道挨,下有法守,朝能信道,工能信度,君子遵义,小人远刑,一言以蔽之曰:仁政而已矣。不治何待,不与何待。

    37、逢君之恶:不外乎好战以辟土地,聚敛以充府库。前者是殃民,后者是民贼。

    38、孟子说明劳心者不能兼劳力者之理由,谓劳心者之受人供养,并非不劳而获,而系分工。管与被管,亦非阶级之划分,而管者系受被管者之委托以管理众人共同之事(即今之所称公务人员)。管理善,则得大众信任,管理不善,则应退而还诸被管者,孟子曾以此问距心曰:“今之受人之牛羊而为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求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39、富民之道:一、使民有恒产;二、助民增进生产;三、薄其税敛,使之以时;四、注重水利交通,使地尽其利而货畅其流;五、注重土地经界之正确,地权之平等,俾税收公平而放官吏之贪污;六。为调整生产量与人口数,采取移民方法。

    40、孔子之道是否一贯?

    答: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数亿人民为一家,持续发展历五千余年之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吾祖先发明人类共生共存之原理,垂裕后人遵守弗渝。此一原理,称之曰道:于己而言,称之曰诚;于人而言,称之曰仁;于事而言,称之曰中;综合其应用而言,称之曰德;其见于日常生活之正当言行,称之曰礼。孔子承吾祖先所遗下伟大发明、而予以全部整理,使之成为系统之学术思想;其原理见诸《中庸》.其应用见诸《大学》,其详细释见诸《论语》。及孟子复从而阐扬之。至于《诗》则所以道志,《书》所以道事,《礼》所以道行,《乐》所以道和,《易》所以道阴阳,《春秋》所以道名分,《孝经》所以道人类生命延续之大本,为圣贤显天心之作,皆所以弘道明德者也。

    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则人与人之间相处调和适应之道,自为不可须臾离者,宜如何修己以应环境,遂生存,使能适乎共生共存,自为为人之先决条件;是故孔子确定修身为万事之本,由修身以至平天下,莫不本于大公,发于至诚,归于求仁,而成于力行。其成效则在心之用中而正,意之因明而诚。而诚正之源泉则在知至。

    致知则在格物。格宇宙之事物以成智,为天下国家求治平以宏德。取之于天地间.

    用之于天地间,力之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服众人之务,造众人之福,求仁得仁,无添所生。其道非一贯而何?

    41、《易经》: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孔子不敢以圣人自居,何敢言神?惟神既为未知之智,则又何敢怠而不敬。

    二、感受

    读此书,感受有二。中华文明根脉之中,文化的尺度很大,具体体现为四季变化的计时尺度很大和广土众民的空间尺度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讲境界时同西方科学讲结论、现象,是异曲同工,只是尺度不同而已。

    若依照西方的定义、概念、结论等科学词汇来理解仁、孝,是很难传神的。

    其二,了然科学贵在实证;了然境界则贵在印心。即通过切身之实践,以心印证圣贤之言之妙至毫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翻书2413:《四书道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gl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