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10读的书
第一本:《中国文化课》
想要系统了解中国文化,最快捷的打开方式就是去读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除了知晓文化名人,文化现象,文化事件外,作者那充沛的激情,诗意的表达,睿智的哲思,都会让人心驰神往,掩卷遐思,相见恨晚。
写孔子,他是从“在路上”入手的。
“在路上”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这样写道:
“因为在路上,一个人摆脱了固定的环境,陷入了广阔无比的陌生和未知,但生命的缰绳却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上,你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强大。”
这是认知,也是眼界,还是格局。认知从不僵化,永远新鲜,永远汲取,眼里看到的永远是远方,更高,更远,更深,向青草更处漫溯。格局随之不断放大,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就这样走在了路上,这是他第一次离家,第一次远行,第一次拜师,第一次问道。
他要拜的是老子,他要向老子问道。老子在哪里呢?老子在国家图书馆做馆长。孔子要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向老子请教。
老子把天地人间的哲学,以一个“变”字来概括。临分别时,老子叮嘱孔子:年轻人,要深藏不露,避免骄傲和贪欲。
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中国文化史上两个巨人的会晤。
这样的精彩,本书比比皆是。
第二本《不得往生》。
看这本书是因为追了一部高开高走的热剧《风吹半夏》。《不得往生》就是《风吹半夏》的原著。作者阿耐。这个作者我一直很喜欢,她的《大江大河》、《都挺好》、《欢乐颂》都是口碑一流的佳作。这部《风吹半夏》也是如此。
我有一个习惯,看到好的电影电视剧,便会去找原著来读,这也是我挑选书的标准之一。循着这样的脉络,常常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作品,这次也不例外。
如果把电视剧和原著比较,原著更现实,商战的状况也更惨烈。以废油毁海田这个情节举例,原著中,这个始作俑者就是许半夏,而不是小陈。这样一来,许半夏的形象是高大了,可是现实意义削弱了。
又比如,高跃进这个人物,原著中是个商场风云人物,比武建设的道行高,他其实是最野蛮生长的那一个。电视剧里,改编成由柯蓝扮演的省钢铁协会的副会长,同样又是一个拔高。
结尾的处理,电视剧高于原著,五人团的和解,是升华,也是必然。
第三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讲的是亲子关系的处理,作者美国作家金伯莉·布雷恩,是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这本书通俗易懂,操作性很强,花了半天时间翻完。
第四本是李娟的《冬牧场》。这本书其实十年前就看过,现在再看,感觉完全与当初不同。李娟作为一名作家在哈萨克族牧民的地窝子里生活了一整个冬天,见证了极寒天气下牧民的生活,他们的起居日常,他们的吃喝拉撒,他们的人情世故,他们的交往走动。从容易走失的骆驼到零下二三十度出生的狗崽,从粘了透明胶带的照相机到驾着天线的电视机,那是一群人和动物荒野求生的真实写照。大自然的威力,人和动物强烈的求生欲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扶持与暗中较劲,动物在荒野中生存的惊人能力,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描述,平静中透着惊心动魄,我读了一遍之后,现在正在读第二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