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之前,417不存在。
它有床,它有桌子,它有凳子,作为一间宿舍,它是完美的,谁入住都会开心。但是,跟我们没有关系。
后来,老魏为它添上两张大桌子桌子,加上数把椅子,放上一套茶具(虽然没用),摆上饮水机,我们拿着《大问题》走进了417,417就成了共读室。417就这样被定义了。
经常在417出没的人不少,417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
早上,它是自习室,勤奋的同学有间世居,有叶子,还有格兰特西。一间宿舍对于三口之家和四口之家来说,太小了,他们出来勤奋也实属迫不得已。这些优等生丰富了417的内涵。
中午,它是会客厅,三四个人围着一碟花生,手拿3.8或青岛,一次次畅快地分析事件,不断地演绎自己或他人的人生,又坚定地把握住了人生的方向。它把一群人聚在了一起,靠理念和想法,而非酒肉。
晚上,它是共读吧,曾经,有一群疯子,从下晚自习开始共读,直到凌晨。难忘的是,有人把“克尔凯郭尔”读成了“克尔凯敦尔”,连读数十次而不自知,瞌睡成什么了,可想而知。共读是它的底色,每个走进它的人,必然会有一种想法:带上一些收获再走,而且常常如其所愿。
后来,它是聚会的天然场所,四楼谁家有愿意分享的喜事,走,晚上417。谁有难题未解,也可聊聊。
它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四楼的,甚至是整个三号楼的。
没有哪个房间能把这么多人卷在一起,除了417,这里竟然只有笑语,还有理性。当然,这样的场必须得有几个明白人,要不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也不会有今天这一期指间渡话题。有人负责贡献真诚,有人负责贡献理性,有人负责贡献生活。因为417,四楼的感觉不仅是家,还有另外重要的东西,成长共同体!
在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我们要搬离了。四楼的居民们分散在新楼的各个层,也不会再有一个空闲的宿舍成为417。芷水居士说,以后417就在我家客厅。她连以后的活动具体怎么实施已经想好了。间世居说,他有一幅字画,特别适合挂在会客厅。我说是不是这几个字:指间渡会客厅。开玩笑,417毕竟不是指间渡的,但是,指间渡乐意与417融为一体。
如今,告别417,已经不是告别那间宿舍了,而是那里曾经出现的人,曾经发生的故事。如果缺了某个条件,417可能就不存在了,比如四楼的某个住户走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看,天上的云聚了又散,散了不一定重聚。
417必然要消失,因为它是民间自组织,这个“自”意味着它可自生,也只能自灭。情势逼迫而已,没有哪个人要取消它,他就这么没了。
未来,必然没有417,但是417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比如在间世居的客厅复活。为什么它会复活,因为原417的主力队员都在,梦想没有丢,依然真诚,依然渴望保持理性,依然爱读书思考。
武志红说过这么一句话:无论如何,好好活着,尽可能用心活着,最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也像是一部你一个人的史诗。如果多碰上几个有心人,彼此的命运还有交集,你会有看到恢宏的史诗的感觉。
天下的有心人必得有这么一个场去编织彼此的生命,比如417。可是,有心人一直在,而417不常有,我不禁又要问一句了,417在哪里?
也许它不会消失,只要你准备好了,它随时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