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误终身

作者: 时光巴士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00:17 被阅读0次

少年时,便知何为“手不释卷”,读书确是一件令人沉醉的事情。《查令十字街84号》中,海莲因书结友,信跨万里,知不孤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身体在路上;而读书,灵魂在路上。读书,更像是在织网,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以不同的学科领域为交错节点相互链接,达成不出户牖,遍晓天下事。

古人云:择善而从,读书亦如此,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单是学习知识的效率降低,更有甚者,思想受其蛊惑,堕落入无底深渊。好的书像经年的陈酿,酒香浓郁而内敛,不开封则已,一开封就香飘十里。好的书汲岁月长河之水、取伟大的思想精粹,终酿造出。阅读好书,其中蕴涵的思想不仅似一场灵魂的饕餮盛宴,让人得以饱食精神食粮,还能让读者更深刻地与之共情,并潜移默化地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是心生惆怅,一夜未眠,听阶前雨滴,望月思故人;是登高远眺,壮志凌云,借吟诗抒怀,览大好河山;或是欣赏一束暖阳倾泻、一朵窗台花开、一阵清风徐来。但无论如何,读书可提高审美,陶冶情操。生活本平淡如水,读书是调味料,激发味蕾,细品那酸甜苦辣,就像船驶过般,时节如流荡开微波涟漪。因为读书,生活也变得回味无穷。

读书既是生活的调剂品,也是升华灵魂的媒介。那么该如何读书呢?私认为,只有两步罢了。第一步,阅读,理解文字这样排版的含义。于此,吸收文字中的营养,丰富枯燥无味的语言。第二步,思考,深究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及思想。若仅有阅读,而不思考,那就是死读书,只会害人害己。不但容易被他人的观点裹挟,形成不爱思考的恶习,而且一开口就用片面、刻板的理解误导他人,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真正有益的读书不能草草了事、囫囵吞枣,而应该仔细揣摩、深度理解,须知韦编三绝之刻苦,悬梁刺股之用功。

难以置信,仍有愚昧的想法:“百无一用是书生”流传至今。然而杨绛女士答道:“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道出生活与读书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为经历相似,所以情感相近。又因为情感相近,所以读书有感。更因为读书有感,所以学以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感可以破难,读书,勘破伟人的智慧,助力生活的进步。

桂苓有言: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确,夜晚,窗外星河漫天,如银似水的月色朦朦胧胧地笼罩周身,就着一盏橘黄暖灯,手指摸索泛黄的书页,感受那承载厚重历史的文字,神思遨游于书的海洋中,恍惚不知夜深了。

相关文章

  • 2018-03-05

    一见容止误终身,不见容止终身误。

  • 2017-09-23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 绝对男人(1)

    哥哥: 《神雕侠侣》说,一见杨过误终身,而我,一见你误终身。我们恰好是十年前相遇。当时,你已成家,孩子已经五岁了。...

  • 大才女林燕妮的“一见杨过误终身”

    一见杨过误终身,亏林燕妮女士写得出,大概是由于她兔死狐悲和感同身受,林燕妮何尝不是“一见杨过误终身”?只不过她见的...

  • 旧梦长安笛声扬

    江湖有句话说,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 这句话写给太平,其实是一样的。一见薛绍误终身。如果那年的长安街头,她不曾摘下那...

  • 此生无缘,再不相见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 在无数篇文章中读到过这么一句“一见杨过误终身”,...

  • 一见误终身

    沈歌没有想过以后会爱上一个女生。她以为她以后会过的很幸福美满,其实过了这么久。她也没有觉得幸福和美满过 她以前...

  • 一见误终身

    一见钟情是一件挺倒胃口的事,此后的生活里你也许会看到很多她性格里的阴暗面,大部分是此前跟你的择偶标准相背离的。但无...

  • 一见误终身

    少年时,便知何为“手不释卷”,读书确是一件令人沉醉的事情。《查令十字街84号》中,海莲因书结友,信跨万里,知不孤单...

  • 一见误终身

    2002年那年我上初二,那一年是sasi爆发的一年,那一年我情窦初开喜欢上我的同桌,那一年我偶遇了一张专辑名叫《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见误终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oi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