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白,走向正式领队的第一步,见习必不可少。
我的第一次见习,是在2020年8月29日的杭州“九溪十八涧”徒步过程中完成。
1 松江上车
到达松江体育中心地铁站,跟负责签到的师兄联系上,才知道自己由于个人原因迟到了,非常不应该。类似情况,没有下次了,我将永远引以为戒!
迅速跟主领队细雨进行了沟通,得知大巴车将在8点15分前后到达,于是跟大家沟通了下,并在大巴车出了收费口后,提醒、组织大家准备上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91654/e387aca146d421ca.png)
2 再次出发
大巴车上,主领队细雨,安排两位副领队(敏洋和Jason),以及三位见习领队(逍遥,Space和我本人),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和注意事项提醒,方便大家在当天的徒步过程中有问题需要解决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就近的领队。
领队介绍完毕,让每位成员做自我介绍时,陌生人之间的生疏似乎一时之间难以打破,所以也就未做强制要求。这种随心随意的安排还是挺好,特别车上人数相对众多,活动只是一天的情况下。
3 服务区小憩
嘉兴服务区小憩:下车前,疫情期间去洗手间必须要带口罩的提醒,非常重要和及时,避免了队员不必要的折腾和情绪波动。
补充饮用水和食物,特别针对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的队员,也是非常重要的贴心提示。
对于领队来说,服务区停留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无疑是大家上车后的人数清点。毕竟,如果大巴车开上高速后,才发现丢了一两个人,那不仅仅是很麻烦、很尴尬,最重要的是领队服务的专业性体现,将几乎荡然无存!
4 下车前的提醒
抵达目的地,下车前,主领队细雨对当天的路线,走在队伍前头与收尾的领队,以及下午的集合地点,分别与大家进行了详细说明。
作为见习领队,我也跟细雨领队确认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具体是走在队伍前头,还是收尾,再或者机动灵活。确认机动灵活这一角色后,我也对当天徒步过程中自己的主要任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5 合影与徒步之旅开启
不管是作为仪式感,还是唤起每位成员的团队精神,出发前的合影,都是必不可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91654/df64b0fd638e9491.jpeg)
选在出发前拍合照,当然还因为,出发前大家的精神状态,最为饱满!
个人感觉,如果有一面“空心”的旗帜出现在照片中,即便是软广告,不但不会有丝毫的违和感,更重要的是,大家随后的转发,会无意中扩大“空心”品牌的影响力。
6 徒步之旅
徒步开始,地势比较平坦,更主要的,大家的体力都比较充沛,所以向前行进的队伍,并没有拉的太开,队形也保持的非常完整。
在徒步的强度到来之前,上午11点半前后,细雨领队组织大家在一处凉亭稍作休整,补充水分、吃自带午餐。这里,选择一处相对比较平坦,易于就坐的地方进行补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户外运动本身就是突破原有的舒适区。
休整之后继续前行,真正的强度也伴随着向上攀爬而来。体力好的队员,在领队带领下,势如破竹,遥遥领先。走在中间的大部分队员,看到美景,拍照留念,再或者一边前行,一边聊聊天,好不惬意。
这种情况下,领队任务的真正重点,毫无疑问落在了收尾。走在最后的,是一组“三姐妹”,其中一位偏胖些,加上可能平时运动也比较少,所以每走个三五十米,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另外两个姐妹也毫不含糊,停下来一起等她。
大部队登顶后,大概休整了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领队敏洋和“三姐妹”的身影。中间,就“如果遇到队员体力严重跟不上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也向敏洋领队进行了请教。其实那种情况下,原路返回出发地点(最终集合地),也就只有执行备用方案了。当然,安全起见,一定要有队员或领队一起,原则上肯定不允许体力不支的队员,一个人返回。
登顶后的下山,虽然队伍拉的比较开,但由于是下山,倒也相对轻松些。下山后走出村落,虽然个别队员不确定哪个方向,但领队细雨及时在微信群里共享了集合点位置,利用手机上的高德或微信地图,倒也很方便找到了集合地点。
7 集合上车
集合点是一处公共汽车站,大巴车不方便做长时间逗留。所以,细雨领队跟另外两位领队商定下来,等大家集合完毕,再让大巴车开到集合点。
大部分队员都等候在了集合点,期间由于个别队员下山比较慢,到达集合点比较晚,也有个别队员在附近转了转,所以大家的集合,还是稍微花了点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91654/ed5008c05f2e720e.jpeg)
大巴车开过来,上车,点人数当然必不可少。核实无误,一行人也就踏上了归途。
后记
“九溪十八涧”的徒步,属于腐败级别的路线。强度小,领队的任务也相对不那么重,但这次见习,还是让我本人对领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认识。
以上见习小结,存在谬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大家予以斧正为盼。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