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保富法”这本书后,考虑到家庭财富的传承,我就想扩展一些话题。因为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曾国藩家书》里的话,重点强调保持俭朴的传统。范仲淹在《家训百字铭》中说,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这大概就是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年的秘诀吧!北宋“包青天”包拯家训共三十七字。就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就是说“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坟地上。不顺从我意志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哎呀,这几句斩钉截铁的话把包拯铁面无私清官形象立刻展示了出来,我就是想,这种家训能用到我们当代真是太好了,现在这当官的一抓一大把,一贪污恨不得都上亿,宁可牢底坐穿,不惜前赴后继,是哪儿出了问题呢?只能说我们的传统教育、道德体系、法制以及人的良知真的被毁坏了。
我还知道,在朱熹的《朱子家训》中几句耳熟能详的话真的需要人人背诵啊,比如“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在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中更是很好的修身治家之道,还有《钱氏家训》,傅雷家书等等,我都在想为什么不纳入学生的必学教材呢,好多家教、家风、家训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在今天看来太有现实意义了。
你没看好多年轻人不仅是“月光族”,多数是贷款消费,透支消费,各种诱惑这是温水煮青蛙,就那么点血汗钱被掏空,引发了很多家庭陷入泥潭,过着心酸无奈的生活。有多少人懂得理性消费,好多基础的财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根本就不清楚,学校没有这项教育,却是虚荣攀比之风猖獗。懂了“保富法”这本书,对我们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如果让我想,年轻人一定要加门课程,就是自己要梳理出人生规划导图,量入为出的财务规划导图,一定要远离借贷陷阱,要知道那是借贷复利啊,是利滚利,能让人一辈子受困扰。
一个家庭的风气,会影响子孙的言行举止,不管是世族大家的家训、家谱,还是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传递着一个家庭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都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
我们可以扩展一下话题,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近些年欧美一些家族的做法值得借鉴。你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发现,除了订立遗嘱、进行法律公证等一套程序之外,还有两大金融工具可以作为财富传承的最有力保障:一是私人基金会;二是家族信托。他们不直接把财富留给子女,而是找具备管理知识、金融经验和广阔视野的强大的专业团队或者说“全能管家”来给打理,它是以第三方的视角介入家族事务,实现了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权相分离,富人一旦把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打理,该资产的所有权就不再归他本人,只是相应的收益依然会根据他的意愿收取和分配。这就有了旁观者清的理性,也能解决当局者迷的问题。
其实很多信托基金的继承人只有人生重要节点的基本消费权利,他想挥霍浪费也办不到,而且挣了钱还要求义务往基金里投钱呢,这样一个健康有序发展模式就打开了,我们传统意义上“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也打破了。下一集我们可以简单聊一下国外的家族传承模式。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