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延续曾经的做法,拿出一笔钱,精心挑选了一批文教用品,捐赠给村里小学的师生。
印象中,好几年前,我参加过一次捐赠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中捐赠物品里一般都会有新书包,大家常通俗化地叫它“送书包”——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一层开玩笑的内涵意在里面,此处无此意,故暂且不表。
山村小学生源有限,一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且人数寥寥,全校包含学前班在内的7个班总人数还不到100人,人数最多的班里有22人,有9名教师、1名做营养餐和寄宿餐的厨师。
紧凑的校园里,如今设施齐全,最新这栋教学楼里,有个宽敞的餐厅,崭新的桌椅,操场上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有序融合,一应俱全,看起来硬件上比一些城市学校还好,主要差距应该是师资。
送书包活动,是和村委干部一起做的,施受双方皆大欢喜。
小朋友们背着新书包、拿着新文具,叽叽喳喳地像一群欢畅的小云雀,村委才来几个月的那个女孩子,拿着手机给这群娃娃拍张照、跟那几个小朋友合个影。
末了,回去路上,听到村委这个女孩子说,N年前,你们来送书包时,我就坐在台下领书包。
真是令人开心的循环!
我们已经完全不记得当时都有哪些小朋友领了捐赠的物品、受惠于那个并无多少特色的活动,可明明已有个当年懵懂的小姑娘、在台下领过书包的小姑娘,已经站在了发书包的台上。
这么看,我们这次的送书包活动里,说不定还有什么“鸡枞”“松茸”冒出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