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否认,在目前的中国快递行业,顺丰是毋容置疑的行业标杆企业。三十万顺丰人每天用汗水支撑着这个庞大的物流供应链在高速运转,也带动着经济的发展。正是这么一个从来不打广告,却被人们大街小巷寻找的企业,如今正在接受四通一达以及数以万计的快递公司的挑战。如果在十年前,顺丰根本不会担心这些问题,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地上跑,能在一个档次吗?时代不同了,如今地上跑的,也学会了飞翔,且紧追顺丰不放。为了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以及维持公司的利润增长率,顺丰做了两件事:第一,继续在服务和时效上面下功夫,服务更好,速度更快。第二,进行”走出去“的战略,对内进行改革。
就在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满意度的调查”中,数据显示,顺丰和华为,海尔依次为前三甲。作为一个目前在职的顺丰一员,心里还是很认可这个结果的。曾经问过许多客户为什么选择顺丰,几乎都是同样的回答,,顺丰快,安全放心。殊不知,顺丰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优质的中高度端客户资源,且从一开始就在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为了稳定这些客户资源,顺丰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一切都以客户的声音为准。什么是顺丰的速度,它不是一架架飞机组成的运输网络构成的,是三十万顺丰人顾不得吃饭,甚至顾不上擦一下汗水,穿梭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送出来的。什么又是服务呢,是这三十万顺丰人爬楼梯送货上门,忍着客户不讲理的辱骂一步步做出来的。在这里,并不是自我标榜,这些正是顺丰的法宝,也是我们一直不愿意提及的。即使这样,也逃脱不了难缠的客户的投诉,还有顺丰规则下的一些漏洞。老范的被贬和胡刚的离去,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范,一个为顺丰付出了六年时光的老员工。若是按照正常情况下,他的收入一定是我们初来乍到的1.5倍以上。然而现在呢,却孤零零地守着一个质量很差的,收入很不好的区域。在两个月前,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他很忙,每月的收入也有七八千,谁又会料得,在几次工作出现小失误之后,被调整区域了。即使这样,每天的日子也是草木皆兵,月饼季=到了,任务完不了就问罪,甚至劝退····殊不知,当初他从一个小伙子进入顺丰,到如今的老头子,经历了那么多顺丰的变化,一层层楼梯爬出来的服务,一次次深夜送货做出来的速度。为顺丰树立了品牌形象,却在犯了一些操作失误之后被无情封杀,顺丰你究竟要哪般?胡刚,一个标准的顺丰优秀员工,曾创造的三个月零失误让多少业务员钦佩不已。每天自己的工作完成之后,协助仓管处理工作。他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晋升机会最大的一个。然而下就在今天,他脱下了这身穿了三年的工服,交了终端,永远离开了顺丰。记得他走时,还在关心着公司的事情。从他极力掩饰的声音中,我听到了无奈和叹息,更多的是不舍。其实,他的离开,是客户和主管共同成就的,如果非要说他自己的原因,那就是性格太于耿直。一个客户要邮寄高脚玻璃红酒杯子,没有任何包装。按照公司的要求,是要打木架子,否则在运输途中很容易受损。可是,客户太固执,就是没有合格的包装,还是强烈要求要邮寄。打电话投诉,责任鉴定为无理由拒收快件。怎么办,顺丰的责任连带,分部经理,点部主管都要受罚。领导跟他沟通没有达成一致,领导让他走,就这样,否定了这个为顺丰付出了三年青春的优秀的顺丰人。顺丰,你究竟要怎样?
伙伴计划,是顺丰今年开始实行的一个试点改革,包括大步涉足电商领域和投资、金融、020模式等,都是顺丰的大刀阔斧改革内容。我不否认这些改革的必要性,目前也看不出顺丰改革之后后面的路子。只是反感当局者的独裁和专制。再一次内部会议上,王卫说;我们这半年来,创新很多,一半都是失败的。战略方向不明确,没有其他领域的经验和沉淀,最重要的是用顺丰速运的制度和管理经验去做电商很金融,这本身就会有很多缺陷。嘿客的关门和电商经融领域的专业人才的流失,就是证明。主要的是,顺丰提供的服务,市场还不成熟,目前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完全智能化,它的战略高度已经在消费者的认知度之上了。如果能够布局全面,战略方向明确,放慢脚步慢慢来,改善管理方法和目前老套的制度,顺丰完全可以做的很好。
如果我的预测没有错,伙伴计划也是寿命不长的,起步时问题太多,更改太多,到现在还是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许多加入伙伴计划的员工,对于其利弊,都心知肚明。我们再聪明,也是算计不过顺丰的。
这样一个企业,它的前景究竟怎么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我相信它的掌舵人,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冒险主义的。我也相信,顺丰在几十年后,会成为一家真正的民族企业,会越来越好,越走越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9030/b51838c0f214624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