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莆田旧事:中国制造业的缩影

莆田旧事:中国制造业的缩影

作者: 疯牛直播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5:15 被阅读43次

    1958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皎洁的月光显得特别明亮,一艘小舢板,行驶在白茫茫的一片大海上。它的出发地是莆田,目的地是马来西亚。

    这艘破旧的舢板上,挤满了莆田人。在这个月圆之夜,他们离乡背井。不少人站在甲板上,望着渐行渐远的家乡,不由得心生悲泣,眼角泛起淡淡的泪光。

    莆田,这座四周多山,一面靠海的城市,素有“文献名邦”之美称。明朝《八闽通志》称其为“家贫子读书,秀民特多,比屋业儒,诗书礼乐,为八闽之甲。产薄而用俭。科目得人之盛,天下鲜俪。”

    然而,这座动人的滨海城市,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繁荣,反而是弥漫着低沉的气压……

    十室五六无田可耕的莆田,人口众多,壤地偏小,靠种田养不活全家。不少人走投无路,漂洋过海,渴望在异乡,寻找出路。

    远走他乡的莆田人,把曾经魂牵梦萦的家乡,渐渐遗忘于记忆中。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家乡却以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重回他们心中。

    二十年后的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中国摆脱阶级斗争,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恢复高考,小岗村和华西村等率先进行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在于发展制造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真正水平。正如美国作家詹姆斯P·沃麦克在《改变世界的机器》里提到:“一个国家要生活得好,首先必须生产得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同年年底,政府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这样一来,产量也大大增加。农民们在交足了国家,留足了集体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他们有了投资的资金。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受国家政策的鼓励,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莆田就是在那时,匆匆忙忙加入这场势在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中。

    在此之前,莆田还只是一个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农业城市。在改革的影响下,莆田开始从以农业型经济向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型经济发展。

    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和加工业等经济形式百花齐放,加快了电子、机械、食品、饮料、鞋革、服装、建材、啤酒等传统产业发展。

    八十年代,莆田经济也是快速发展。那时,与其一海之隔的台湾,在美国的援助下,快速实现工业化,跻身“亚洲四小龙”。但在七十年代后,台湾面临人口红利逐渐丧失,老龄化日益严重等问题,劳动力成本提升较快,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被逼将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就在这种契机下,台湾的锐步鞋厂迁移到莆田,莆田从此走向加工贸易之路。

    莆田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廉价的劳动力,不久就成为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代工厂。生产耐克、阿迪达斯和匡威等品牌运动鞋的台湾代工厂陆续到了莆田,形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在1980年代,莆田就有“中国鞋城”的称号。安福电商城,这里就是莆田最繁华的地方。到1990年,莆田已经有100多家台资制鞋厂,制造产业链逐步成型,卫星工厂多达1000家。

    然而,尽管莆田人日夜不辍地投入生产,终究没有脱离代加工的命运。被很多莆田鞋厂厂主称为“制鞋摇篮”的协丰鞋业,是耐克运动鞋的主要代工厂之一,每年生产500多万双运动鞋,没有一双是自己的品牌。

    莆田制造业,就是在引进外资带动外贸发展,结合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成就了当地经济高速增长。

    1978年,莆田生产总值仅4.21亿元,占福建省比重为6.3%,在全省中居末位。1993年,莆田生产总值突破五十亿元达61.29亿元,比1978年增长5.1倍,年均增长12.8%。

    在2005年之前,中国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始终保持在55%的高位。

    莆田流传着“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怀揣这一远大愿景,凭借多年制鞋经验,莆田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制鞋产业链。

    从生产、代理、销售到物流一应俱全。在延续之前的代工厂角色之外,当地鞋厂千方百计弄到耐克等品牌的设计图纸,再借助市场上低廉的原料和人工成本自行生产仿冒品,莆田的假鞋产业由此应运而生。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以代工模式为主的中国制造业深受影响。

    莆田也不能幸免,当地鞋厂制造的假鞋销路主要是海外,也就是所谓的“外贸鞋”。当时,他们主要通过在谷歌上做广告,将产品销售海外。后来,谷歌因为打假切断了这一渠道,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莆田鞋业的野蛮生长,因为淘宝开始在国内兴起。

    几乎随着淘宝成长的脚步,莆田的假鞋生意在急速扩张的淘宝平台上如鱼得水。为了让从业者熟悉淘宝运作的规律,在莆田甚至有大量的淘宝培训班,帮助莆田人玩转淘宝。

    追逐利益是商人的本性。尽管制假售假属于违法范畴,但是在巨大的利润面前,莆田人铤而走险。商业策略上的短视、缺乏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是莆田假鞋产业的症结,家族式的企业经营模式也限制了其升级和转型。

    朱镕基说:“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带着国家往前走。即使万丈深渊,也要鞠躬尽瘁。”

    1998年国家开放房地产行业,1998年取消了租赁分房,开始学香港,按揭置房。中国房地产的元年是1998年,当大家开始买房买汽车的时候,中国的整个产业经济由服装、饮料、家电为主的轻工业模型向重工业发展。

    在2005年至2010年之间,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制造业占比逐步回落,特别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低端的代加工开始走向拐点。

    但是,莆田却没有跟上制造业转型的节奏。

    “上帝要惩罚谁,就让他去做制造业好了。”这是流传在中国制造业老板圈子里的口头禅。

    制鞋是莆田的传统优势产业。2015年,莆田260家规模以上鞋企生产鞋子6亿多双,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00亿元。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莆田鞋企还是给海外知名运动鞋服品牌做代工,处于价值链低端,出口一双鞋只赚三四元钱,这种模式已经无以为继。

    在2010年之后,莆田加工贸易的增速则明显弱于经济增速。时间进入2014年冬天,莆田鞋企迎来了最漫长的寒冬。随着整体外贸趋势的下滑,银行领域认为莆田中小鞋厂前景黯淡,各家银行开始对鞋业收贷,很多鞋厂资金链断裂,工人遣散,工厂停工……无奈的现实,几乎压垮了每个对鞋业抱有梦想的厂主。

    面对寒冬,莆田就像中国绝大多数缺乏自主品牌、以外贸为生的产业区域一样,进入艰难的转型之路。

    莆田很多制鞋从业者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做自己的品牌,但是短期内巨大的亏损让其无法承受。在与暴利的假鞋行业的权衡中,最终又选择了本行。

    尽管转型困难,但是在淘宝打假运动和政府的严厉监管之下,如履薄冰的莆田鞋商不断寻找着走回正轨可能。其中一些企业加入淘宝的“中国质造”项目,利用免费的推广流量清理库存;有企业尝试创办自主品牌,学习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还有企业尝试利用新科技做智能化制造升级;还有人看好线下销售渠道,打算升级实体店……

    在2010年之后,像莆田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制造业,增速早已明显趋弱。

    莆田鞋业开始转型做自主品牌。虽说仍然有很多莆田鞋厂生存在假鞋产业链上,但是转型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转型并不容易,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曾经的莆田人历经磨难,创造出经济上的辉煌,未来,尽管充满艰险与未知,他们仍然选择孜孜不倦地往前行。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也是一代一代企业家不断转型创新的结果。

    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很多制造业企业,不肯花资本去转型升级,就得面对倒闭的恶梦。中低端制造的转移,高端制造的兴起,这是未来十几年的潮流,任何逆潮流而行的人都会受到无情的惩罚。

    在这条路上,终究有人进场,有人就要落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莆田旧事:中国制造业的缩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e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