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该做的大部分计划又没有完成,做了的事那就是看了《费城故事》。
昨天听老钟的课,推荐了几部电影,今天没忍住,中午还是看了费城故事。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看电影不太会哭了,是为什么呢?以前如果看费城故事这样的故事,我大概是会哭的吧。特别是当看到汤姆汉克斯与丹泽尔•华盛顿要对一下开庭呈词。安德鲁听着那首歌剧,以及最后官司赢了,安德鲁躺在病床上一个个的亲人走过他的床边跟他讲“see you tomarrow''.很震撼的场面,但是我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哭了。
正像前几天去看《我不是药神》,别人讲看这部片会哭得稀里哗啦。可是直到看完,除了看到黄毛为了顶罪以为已经逃脱了,却转眼出了车祸被撞死。那个买了车票还没来得及回家的活生生的人就没有了。心里一紧。其他情节都不能使我有流泪的冲动。
这让我在反思,我这是失去了共情的能力了么?以前看小说都经常看到哭的稀里哗啦的我就这么被磨掉了爱哭的毛病么?感觉自己几年都没有哭过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会不会忘记怎么哭?
再说回《费城故事》吧,故事的开始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安德鲁是一位精英律师,年纪轻轻却能接手很多大案并能出色的完成。不出意外,他或许马上就会成为合伙人。
可是当他脸上开始出现伤疤的时候,后面就不是这样发展的了。安德鲁丢掉了工作,走到哪里都会被歧视。那是因为他染上了众人认为私生活混乱的人才会得的艾滋。
作为一个律师,被违法解除当让要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安德鲁找了许多律师,没人愿意代理他的案子。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的米勒是他找的第九个律师。从刚开始米勒热情的握手,到得知安德鲁得了艾滋后处处警惕,注意安德鲁碰过什么东西,等安德鲁一走马上叫来医生为自己检查。将一个常人对艾滋病患者对同性恋患者的区别对待表演的真实而又细腻。
但是,幸好,米勒是一个不那么顽固的律师,最终决定做安德鲁的代理律师。不然也没得后面的故事可写。
表面上是一个违法解除艾滋病人的案子,实际上却揭示了大众对同性恋的歧视。
法官讲,在法庭上,人人平等,不因种族、肤色、教义/性取向而有所区别对待。
但是,普通人是生活在法庭外。只有当真正平等的时候,才不会如此格外的强调平等。
安德鲁讲到“我热爱法律,法律偶尔会让我成为促成公平的一份子,这是令人振奋的”。
作为一个法律人,也如其他人一般需要生存,需要赚钱,但比其他人更需要坚守底线,拥护公平正义。
"What do you call a thousand lawyers chained together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A good start.”
如果有一天世界不需要律师,那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