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对当下和空性的觉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感受有没有负面情绪。
一个朋友留言:有时候不是特别敢回忆过往的伤痛,亲情友情,害怕情绪陷在里面走不出来。
我说:没有过去,只有当下。当具备处在当下的能力。害怕就不存在。你要知道,你的回忆,只会加深痛苦的铭印,那么就会被这个铭印主导。
麦克罗奇格西说: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人毒药。事物的好坏取决于你的感知,而这些感知则非常精确地受控于你过去的意识中所植入的好或坏的铭印。
你可以把铭印当成对待类似的事产生的情绪,只要改写一次,下次就会延续这个新的铭印。
情绪失控之所以会重复,在于你在处理上次问题的时候把上上次的铭印重复。如果能够觉知,把情绪用写作或者读书化解。那么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重复。
朋友问,你做到了吗?我说:我没做到,但能够感受到改变。在生活里处处有实践的机会。
昨天去移动办理业务,走到半路,发现身份证没带。能感受内心的波动,但没有随着这个波动,而是在前方路口掉头。
因为我知道对于身份证没带这件事来说,它是空性的。如果认为“自己真笨”,情绪就会随着想法出来;如果没用任何趋向性的词汇形容自己,只是处理问题,那么就会种下新的铭印,下次碰到,就会用这种方式的处理。
晚上回家吃饭,母亲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对于以往会随着抱怨把情绪带入。当把情绪带入就会形成迁怒,形成的迁怒容易释放到孩子身上。我审视自己,当认为这是抱怨的时候,已经有失偏颇。话语的本身是空性的,你的认为延续了过去的铭印。
当觉知自己的偏颇,我的负面情绪消失了。只是去看,去听。母亲说完了,她的负面情绪消失了。我知道,这是她释放情绪的方式,但我可以通过觉知的空性把这股情绪产生影响化解,迁怒也就不存在了。
这样的场景有很多,以往听到后面车喇叭声,就会烦躁,会出现“催什么催,你没有看到前面的堵车”的想法;想法让烦躁出现,而不是喇叭声,对于喇叭声是空性的。
当把事实加上想法,而这个想法是失衡的,那么情绪也就失衡了。你并不会改变事实。而是用空性的角度看待,就是说,看它,听它,它才会存在;你不看它,不听它,它不会存在,也不会消失。
李小龙说:学会真正的“看”和“听”:虽然我们都有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但大多数人并不曾理解“看”和“听”的真谛。当我们有意盯着别人的过错看和听时,常能飞快的备好一顿责难。然而真正的“看”“听”不带任何拣择之心,令人耳目一新,进而引领我们发掘自身潜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