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好就收藏:职业选择(2)

见好就收藏:职业选择(2)

作者: 无奇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2:17 被阅读3次

    本文由谢熊猫君「微信公众号: mrxiexiongmao」编译,我只是转载。原文作者是Tim Urban,英文版原文在此。全文约26000字,阅读需1小时左右(由于文章过长无法在简书上一次性发布,所以分为2篇)。

    上一篇:见好就收藏:职业选择(1)

    “想要”框关注的是你觉得美好的东西,“现实”框关注的是可能的事情。

    当你认真审视“想要”框的时候,会逐渐发现“想要”框里的东西未必是自己真的想要的,而是你以为你自己想要的,习惯了想要的而已。

    “现实”框也是一样的,它展现的不是你的现实,而是你对于现实的描述,你对于现实的一个感知。

    自省的目的是把这两个框填充的越准确越好。我们想要让感知到的欲望,尽量的接近我们的内在自我。同时,我们也想我们对于可能性的假设,尽量的接近客观上的可能性。

    在对“想要”框的审视中,我们观察的是“想要”这个表层下面的东西——欲望和恐惧。而当我们掀开“可能”这个表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信念。

    具体到你在职业上面的可能性,我们关注的是两套信念:关于世界的信念,和关于自我潜能的信念。

    一个职业选项要能够进入你的“现实”框,你的潜能必须要和在这个职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客观要求相匹配。

    生而为人,我们其实很不擅长客观的分析这个比较关系的两边。我不太清楚你怎么思考职业路径的难度的,但是在我的经验中,人们基本上是这样假设的:

    传统职业,比如医学、法律、教育、企业等,这些职业是有可预见的路径的。只要你够聪明够努力,你会到达一个成功稳定的目标。

    还有一些不那么传统的职业,比如艺术、创业、非营利机构、政治等,这些就很不好说了。成功和稳定不是必然的结果,而要获得巨大的成功,要么运气好到中彩票;要么就是投胎投到非常好的基因,天生自带才能;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两种好运气的结合。

    这些关于运气的假设是合理的。如果你生活在半个世纪之前,你对于职业的信念,和对于获得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经历你审问欲望一样严格的审视流程。而且我觉得,在大部分这样的信念背后,你会发现其实是靠着常规认知在支撑。

    当你把这些信念的面具扒下来后,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你的父母/朋友/学校职业导师假冒的。而如果你继续扯这些假冒者的脸皮的话,你会发现它们的脸皮其实是第二层面具,这些信念的真实面目其实是一个大众的观念,一个常见的观点,或者一个被反复引用的数据。

    这些常规认知,都没有经过你自己的验证,却被全社会当成真理。

    今天的世界却时刻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半个世纪前的常规认知已经过于落伍了。然而我们的思维却保留着远古社会的调性,所以还是会习惯于厨子思维,并把常规认知当作真理来看待。

    这些问题还会延伸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潜能。当你高估了天生的才华对于人们职业成败的影响,甚至有时把技能熟练度和天分混淆的时候,你对于自己在很多路径上的成功率是会有一个悲观的预估的。

    因为我们更加理解传统职业的发展轨迹,所以我们更加倾向于做传统职业。

    当一个医学院的一年级学生,看到一个资深的外科医生工作的时候,他会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这样一个资深医生,我只需要努力工作二十年就好了。”

    而当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或者创业者或者软件工程师,看着它们各自领域的资深人士的时候,他们想到的却是:“看啊,他多么的有才华,我和他差的太远了”,并且因此陷入绝望。

    还有个常见的观念,说的是那些在非传统职业中做的好的人,都会有一个“大突破”的机遇,就好像中了刮刮卡一样。而很多人在职业这个事情上,是不愿意寄希望于刮刮卡的。

    上面这些还只是对于职业成功的一连串的幻想和误解中的几个例子。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职业成功究竟是怎么来的吧:


    职业场景

    说实话我不太懂这个话题,而且我觉得大部分人也不懂,世界变化太快了。

    但这其实就是关键了,如果你能够拼凑出一个足够准确的职业场景的画像,你就比大部分人多了很多的优势,因为大部分人只会用常规认知来作为他们的指南。

    首先,要先拼凑出一个宽泛的职业场景——一个人在今天的社会中能获得所有的工作。

    我目前的工作是“各种写关于各种话题的8000-40000字长文的作者,顺便还会画点画。”

    这样的常规认知下,会有适合我的工作吗?今天的职业场景有成千上万种选项组成,有一些有几十年的历史,有一些可能是因为三个月前的某种新技术诞生而出现的。如果你有一种想从事的职业,但是市场上还看不到,你还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出来。

    蛮有压力的,但是也非常亦可赛艇。

    每一种职业选项都会有一个职业路径。职业路径就像个桌游一样,常规认知的书架上,只有很少的游戏说明书。即使那些有说明书的桌游,也只是在告诉你这款桌游过去的规则。虽然这款桌游的玩法可能已经变了很多,有了很多新的技巧、机会和漏洞。

    当你考虑今天社会的一个职业路径,想要对这条路径做出一个准确的评测,理解这条路径适合具备怎样优势劣势的人,你就需要对这个职业现在的桌游规则有一个了解。

    打个比方来说,你想通过对自己身高和力量的理解,来评估自己做一个职业篮球手是否合适。但是万一篮球这个游戏,不再是在现有的篮球场地比赛,而是在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球场来比赛,球场上有十个篮筐,每个都和一辆车那么大,那“篮球”这个游戏,对于身高和力量的要求,可能就远没有对速度的要求那么高了。

    这对你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个世界上可能存在着几十条适合你的优质职业路径,但是在每条路径上的人,可能是在按照过时的规则在竞争。光是了解这个职业路径的新游戏规则,并且按着最新的规则玩,你就比那部分人领先了。


    你的潜能

    接着我们就要来说说你独特的优势了。我们常犯的错误中,除了用过时的规则来评估自己的长处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办法通过最新的规则来确认什么样的长处是真正适合新规则的。

    当评估你在特定的职业路径上成功的概率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应该是:

    在足够的时间之后,你能不能进步到可以达成这条职业路径上你自己对于成功的定义?

    我喜欢把这条“进步到可以成功”的路程看成一道行程问题。行程的开始,是你现在的状态(点A),终点是你自己对于成功的定义,我们用一个星星来标注。

    这道行程问题的距离,取决于点A的位置(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以及星星的位置(你对于成功的定义)。

    所以,如果你是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你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个中游水平的谷歌工程师,你的距离大概是这样:

    而如果你从没有做过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而你的职业目标是做一个谷歌的顶尖工程师,你要走的距离就远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建立下一个谷歌,那这条路就要远好多好多了:

    此刻,常规认知可能会从你脑子里冒出来告诉你,熟练的掌握一样技能不能保证成功,你可能摘到了自己那颗星星,但是仍然觉得自己不够成功。

    这种说法基本是错的,因为它曲解了“星星”的意思。“星星”不是对于某样特定技能的掌握程度,好比写代码的能力或者演技或者商业能力,星星代表着全盘游戏的成功。

    在传统职业里,这盘游戏是比较简单明了的。如果你想做一个顶尖的外科医生,你就要非常擅长做外科手术,然后你就能摘到自己的星星,达到职业的成功。

    但是那些非传统职业的游戏往往有更多的因素参与其中。

    比如获得“成为电影明星”这个星星,不只是说演技要像摩根.弗里曼那么好,而是说要在“电影明星”这个全盘游戏上获得突破。演技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你还需要能在有资源的人面前露脸的勇气,一股自我品牌建立的机智,非常强大的乐观心态,以及长期的拼命和坚持。

    当你在这所有方面都做的够好的时候,你成为一线电影明星的概率就会变得挺高——这才是摘星星的真实含义。

    常规认知是不懂这些非传统职业究竟怎么运作的,它只会教你一种狭隘的角度:天分和努力。

    在那些有着更复杂游戏规则的职业路径面前,常规认知就束手无措,然后把剩下的东西叫做“运气”。对常规认知来说,它会错误的认为成为一个电影明星需要的是一点天分和大量的运气。

    那么怎样才能算出自己摘到某颗特定星星的机会呢?公示非常简单,小学数学而已。

    距离=速度x时间

    在我们的职业话题场景中,这个公式可以改写为:

    进度=步伐x坚持

    你在任何一个职业追求上的前景,都取决于

    a)你能在这份职业的游戏规则上多快的提高,

    b)你愿意用来追逐那颗星星的时间。

    我们把这两个都拿出来谈一下。


    步伐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业的游戏上进步的快,有些人却慢?我觉得有三个因素:

    -厨师思维程度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厨师用新鲜的视野看世界,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得出结论。厨子则是通过别人的菜谱来到达结论。

    在职业上面,菜谱就是常规认知。

    职业是很复杂的游戏,每个人开场的时候几乎都是菜鸟,而“厨师”们是会通过一个闭环来持续提高的:

    “厨子”们则是用蜗牛速度在提高,因为他们参考的菜谱是很少变化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职业游戏不断进化和变化的世界里,“厨师”们的策略可以实时的演变和赶上变化。

    “厨子”们的菜谱,则是变得越来越过时,而他们自己还察觉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相信,至少对于非传统的职业来说,你的厨师思维的程度,是进步步伐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专业精神

    这个很明显了。每星期工作60小时,每年工作50个星期的人,比起每星期工作20小时,每年只工作40个星期的人,在职业道路上成长的速度就是要相差大概四倍。

    那些选择平衡的生活方式的人,进步的速度就是会比工作狂稍微慢点。那些喜欢偷懒或者拖延的人,就是会比那些秩序努力的人进步慢一点。

    那些工作时候总是在摸鱼、偷懒、玩手机的人,能做完的事情就是比那些深度精神集中的人效率低点。

    -天分

    天分当然是有影响的。聪明有才华的人,进步会比那些没那么聪明的人快点。但是智商和才华只是天分的一部分。机灵和机智也同样有用,而这两样特质不一定和智商是直接挂钩的。

    取决于不同的职业,社交技能可能也会很重要。在很多职业中,招人喜欢的人比不招人喜欢的人要有很大的优势,而那些热衷于社交的人,自然而然会花上更多时间来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

    还有其它的东西,比如已经存在的人际网络,已经存在的资源,已有的技能,也会有影响。但是这些不是“步伐”的决定因素,它们是起点(点A)的决定因素。


    坚持

    当我提到坚持的时候,我说的是长期的坚持,而不是每天好好上班这种专业精神。

    坚持比步伐要简单,你花在追逐一颗星星的时间越长,你就离星星越近。一辆30迈的车开十分钟,就是没有一辆10迈的车开两个小时走得远

    这就是为什么坚持非常重要。一个只愿意为了自己梦想职业付出三年的时间然后就要返回保底工作的人,其实就是在放弃自己真的获得这个梦想职业的机会。

    无论你多么厉害,如果你在努力两三年后没有突破就决定放弃,你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几年的时间,是不够走完摘取最亮的星星做需要经过的漫长旅程的,不管你的步伐迈的多大。


    你的真实长处和弱点

    讨论完了步伐和坚持的公式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长处和弱点这个概念。

    我不是说“长处和弱点”是个不好的概念,我只是说我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错的。当我们列下我们的长处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在列我们已经具备技能的领域。

    但是长处不应该是我们的技能,而应该是那些决定我们步伐和坚持的特质。

    独创性,或者独创性的缺乏,是这个讨论的重要因素。比如敏捷和谦卑(厨师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明显的长处,固执、智识的懒惰(厨子思维的标志)则是重大的弱点。

    专业精神的那些细微要素,比如更容易深度集中,或者容易拖延,也应该是这个讨论的重要部分。

    当然,我们还应该包括才华之外的天分,比如机智和招人喜欢程度。

    涉及到坚持的特质,韧性、决心和耐心,都应该是长处。想要快速在人前显贵的心态,则是个明显的危险信号。

    更重要的是,这所有的特质,不应该按照它们现在这个瞬间的情况来讨论,而是要依据你能对每个特质所具有的潜能来思考。

    如果我把一个篮球给第一次见到篮球的迈克尔.乔丹,他肯定打得很烂。但是说篮球是乔丹的“弱点”,就是个非常错误的判断。你应该要看他开始打篮球之后几周的进步,分析他的进步曲线。

    这个做法对于特定技能的学习很有效,同时对大部分关于步伐和坚持的特质,也有效。


    填满“现实”框

    你的“现实”框,应该包含一个花了一辈子功夫,高度提高后的你,能够获得(你自己定义的)成功的所有职业。

    这会是一个非常长的名单,你能排除的只有那些用最大的步伐和最久的坚持都远够不到的职业(对我来说,就是成为奥运级别的花样滑冰选手)。

    即使这样的一个名单不太实用,如果你抛开其它杂念想一下,如果你真的能够全心全意的完全开发自己,你自己居然能有如此多的选择,这本身不就是件碉堡了的事情吗?

    不过,为了效率起见,我们还是只考虑那些最后会落入你的“选项池”(也就是你的“想要”框和“现实”框重叠的部分)的选项吧。要达成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评估一下下面这些因素:

    1)整体场景。好好评估一下世界上现有的职业场景,包括那些已经存在的,和那些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2)特定的游戏。对于任何看起来有一点意思的职业,思考一下这个职业现在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游戏参与方、别人最近是怎么获得成功的、最新的法则、最新的被人利用的漏洞等等。

    3)起点。对于那些有意思的路径,用你现有的技能、资源、相关人脉,来评估一下自己的起点。

    4)成功点。想一下每一条路上的星星所处的位置。问问你自己,想要获得职业成功,你所要在这条职业路径上获得的最少程度的成功是多远之外。

    5)你的步伐。做一个自己在不同的职业游戏中的进步步伐的初步预估。这个预估应该取决于你的长处,和你对于这些长处的改进空间(也就是你的加速度)。

    6)你的坚持程度评估一下你对于每一条路线愿意投入的时间。

    剩下的就是数学了。你把你选择的每一条职业路径画成一条线,你在上面画上起点A和终点星星。这样你会得到一段一段的距离。

    然后计算每一段距离你能迈出的步伐和付出的坚持。如果步伐和付出的乘积能超过每一段距离的长度,那这条线所代表的职业就可以进入你的“现实”框。当然,上面这些计算都不太可能获得精确值,但是能够获得一个有近似值的公式,也是很有益了。

    一个经过厨师思维产生的“现实”框的填充过程,会把一些过于乐观的人变得更有底气。同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会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比自己原本想的有更多的选择,会让他们更有力量,更敢于选择前面的方向。

    一个好的“现实”框的填充过程,肯定会让你对“想要”框也产生一次自省。在脑中重构职业路径,带来的肯定是你对不同欲望的看法的改变。

    一份需要成千上万小时交际或者数十载煎熬的工作,可能不会再像原本那样吸引你。另一份其实不是真的像看上去那样需要靠运气的工作,也许会在这之后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还有一些职业路径,因为你之前没有真的考虑过它们,而不知道自己内心很渴望它们。但是这样的自省后,你的想法也变了。

    我们对于“想要”和“现实”的深度分析到此就结束了。经过这深度的思考过程,我们可以回到最初的维恩图了。

    相信此时的你已经看到一些改变了,你现在有了一个新的“选项”池,里面装满了那些能够满足你最高优先级的欲望,又能够实现的职业选项。此时此刻,你面前有了这些选择,我们该抬头看看未来了。

    还记得你最初的那份职业规划吗?就是那个上面画着箭头或者问号的地图。

    如果之前是箭头,那请你再看一眼你的“选项”池。经过了这么多的自省,那个箭头所代表的选项还应该留在你的“选项”池里吗?

    如果是,恭喜你,你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

    如果不是,这即是个坏消息,又是个好消息。记住,从一个错误的箭头,变成一个问号,本身就是重要的进步。

    事实上,一个新的问号代表着你完成了山崖上的信仰之跃。

    这个跃下,不但帮助你开始了解自己,也帮助你开始了解这个世界,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划掉你原本的错误箭头,加入问号党吧。


    加入问号党

    现在的问号党们面对一个问题——需要从“选项”池里选择一个新的箭头。

    这是个很难的选择,但你可以把它看得简单一点。

    我们原本以为职业就像是一根根40年长的管道。一旦你进入了其中一根管道,你的路径就固定了。你在那个职业工作40年,然后离开那条管道,开始退休生活。

    事实上,职业可能从来不是40年长的管道,它们只是看起来那样罢了。退一万步讲,也就是那些传统职业,在过去,曾经像管道一样。

    今天的职业,尤其是非传统职业,真的非常不像管道。但是老掉牙的常规认知误导我们仍然这么看职业路径,这使得选择职业路径这一本就不容易的事情变得更加艰难。

    当你把职业看作一条管道,这会让那些不清楚自己几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内心又真的不清楚自己几十年后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产生身份危机。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这样的身份危机。

    这样的身份危机,让本就容易混淆工作和个人身份的我们,更加容易混淆,让你地图上的问号看起来就好像一场生存危机。

    当你把职业看成一条管道,做出正确选择就好像参与一场赌注很高的赌博,让选择困难症的程度瞬间爆炸。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这简直是件痛彻全身的事情。

    当你把职业看成一条管道,你失去了改变职业的勇气,哪怕你的灵魂其实很希望做出这样的改变。它让改变职业显得充满风险和难堪,让那些改变职业的人好像失败者一样。

    这同样让那些八面玲珑、充满活路的资深职场人士,觉得自己年纪太大,没有办法做出改变职业这样一个大胆的决定。

    常规认知依然告诉我们,职业就是管道。

    常规认知让我们渴望那些我们不真正想要的东西,让我们否认那些真正渴望的东西,让我们害怕那些不危险的事物,让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潜能产生错误的认知。

    常规认知告诉我们职业就是管道,让我们遭受不必要的恐慌。

    现在的职业场景不是一条条管道,而是一个巨大、无比复杂、快速变换着的科学实验室。现在的人们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工作的,内心复杂、快速变换的科学家。

    现在的职业不是管道或者盒子或者一个身份标签,而是一系列精彩的科学实验。

    乔布斯把生活比作"connecting the dots"。他指出,当我们回顾过去,看到那些点是怎么连接起来并且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要提前把未来的点连接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看看伟人们的自传,你会发现他们的路径看起来更像一连串连接起来的点,而不是一条笔直可预期的管道。如果看看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你也会看到类似的趋势。

    从统计数据来说,一个年轻人在一份工作上持续的时间的中位数只有3年。即使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平均也只有10.4年,没有高得离谱。

    把自己的职业发展看成一系列的点,不是一个帮助你决策的心理学小把戏,而是现实的精确写照。把职业看做一条管道不止没有意义,更是一种幻觉。

    同样的,你也只能关注路径上接下来的那一个点,因为这是你唯一能看到的点。你不用担心排在很后面的点,因为你没法做这个事情,也没有资格做。

    等到很后面的那个点到你眼前的时候,你会懂得很多现在的你根本不懂得东西。你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你的欲望八爪鱼也会随着你一起改变。

    你会比现在更懂各种职业场景,更懂具体职业的游戏规则,并且是个更厉害的玩家。而到那个时候,职业场景和游戏规则,同样也产生了很多变化。

    一个叫做80000小时的网站,收集了很多这样的数据来证明这一切。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人会变,世界也会变,你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才会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心理学家DanGilbert也曾经睿智的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没法预测未来会有什么让我们开心。

    假装自己能够看透很后面的那些点是可笑的。未来的点,就留给未来那个更睿智的自己去担心吧,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接下来的那个点。

    如果我们把自己想成科学家,把社会想成科学实验室,我们就应该把现在这个“想要”和“现实”组成的维恩图涂当成一个早期而粗糙的假设。接下来的那个点,就是你检验这个假想的实验。

    检验假设在婚恋市场是个很本能的事情。如果你朋友为自己想要嫁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费尽苦心,却从不跟人出去约会,你肯定会告诉她:

    “你这样宅在家里是没用的,你需要去跟人约会,这样你才会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这个朋友出去约了一次会,回来后就不停的和你分析这个约会对象是不是她的真命天子,你肯定会再次提醒她:

    “就约了一次会,是不可能知道结果的,你需要和这个人多约会几次,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做出这个决定。”

    我们作为旁观者,会觉得这个朋友过于愚钝,根本不知道怎么寻找一份快乐的感情。所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不要犯和这个朋友一样的错误。接下来要面对的那个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就好像你和某人的第一次约会一样。

    这是个很好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想法,会让你在地图上画一个箭头变得不那么可怕,你只是往接下来的那个点上画一个箭头罢了。选择困难的真正原因,是你一边能看到现在社会上可供选择的职业选项,同时又错误的把那些职业看成40年长的管道,这两者的结合是致命的。

    把你的下一个重大职业生涯决策,重构成一个赌注低很多的选择,会让众多的选项看起来更加亦可赛艇,而不是充满压力。

    以上这些说起来都不难,下面才是真的难的部分。


    开始行动

    你进行了很多的自省,并且权衡、比较、预测、考虑良多。你选择了一个点,然后画了一个箭头。接着你就要真的开始行动了。

    我们其实特别不擅长行动。我们总是担惊受怕,害怕油腻。而采取一个真实大胆的行动,是非常腻味的。如果你的内心隐藏着一个爱拖延的自己,它会在此刻现身。

    欲望八爪鱼能够帮你。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你任何时刻的行为,都只是你的八爪鱼决定的。如果你准备好迈出这一步,但是却没有真的迈出去,那就是因为八爪鱼身上不想迈出这一步的部位,在你潜意识中的排位比想要迈出这一步的部位要高。

    你的意识可能尝试过把想保持不变的那些部位放到比较低的架子上,但是你的欲望却在反抗。此时的你,就是个没有办法管控自己员工的CEO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幼儿园老师。在你的班上,有一些五岁的小朋友正在胡闹,你怎么办?

    去和那些给你添麻烦的五岁小孩聊聊吧。他们让人不愉快,充满挑衅,头脑简单,但是他们还是会跟你讲道理的。告诉他们为什么你会把他们排在八爪鱼优先级的后面。跟他们描述一下你的“现实”框的自省过程。提醒他们“connectingthe

    dots”是怎么回事,并且让他们不要把接下来的那个点看得太重。

    你是那个幼儿园老师,你要自己想办法。

    随着年纪增大,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内心这种幼儿园老师般的挣扎,占了生活中挣扎的绝大部分。这个世界是简单模式,你自己才是困难模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老是没有办法去落实生活中的规划和对自己的承诺,那你的第一优先级的事情就该变一变了——你应该先变成一个更好的幼儿园老师。

    在你能做到这件事之前,你会不断被一群原始和短视的五岁小孩干扰,你的整个生活都会很辛苦。

    相信我,这是真的。

    如果你的内心分析真的告诉你要迈向一个新的点,我希望你能真的迈出那一步。


    行动之后

    迈去一个新的点会给你一种解放的感觉,同时也会伴随着相当可观的内心的动荡。

    首先,至少会有一段时间,你会很不擅长那个新的点上做的事情。虽然内心的理智会告诉你这才是正常的,但是你内心中的恐慌会进入存在危机模式。那些你细心排低了优先级的恐惧,会觉得有人想害它们,然后开始暴动。

    那些你排高了优先级的欲望,也不会感到很满足。它们会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一直搞错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些你没有怎么排高优先级的欲望,会掏出吉他开始唱情歌,撩拨你的内心。总的来说,这是个蛮糟糕的体验。

    即使一切顺风顺水,你也会看会发现欲望八爪鱼总体来说从来就不是个快乐的生物。八爪鱼的核心部位,会感觉被忽视或者受到了攻击。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开始承受那些你考虑过,却没有真正去选择的职业路径的机会成本——你会把自己和平行宇宙中做了不同选择的自己做比较。你会脑补出那些你可以做出的改进,并且担心你错过了它们。

    随着你变得更加睿智,你会学着用接受的态度来看待不开心的八爪鱼。你会任它发牢骚,并且学会忽略这些牢骚,因为这些牢骚是你计划之中的。

    发牢骚的八爪鱼,正是为什么纯粹而高级的快乐从来都不是一个合理的目标。那些你感觉到纯粹快乐的时刻,是短暂的幻觉。就好像一段感情的蜜月期,一份新工作,或者努力获得期待已久的成功的那一刻。

    这些时刻,就好像一个水平一般的高尔夫选手,打出的完美击球一样——这些击球很棒,你也应该好好体验这种快乐感——但是这种快感不代表你是个顶尖的高尔夫球手,你也不会永远都打出完美击球。

    一个更合理的目标是知足:那种正在体验一条优质的生命路径的满足感,那种知道自己所作的努力将会变成最终大拼图的一部分的自豪感。追逐快乐是菜鸟的做法,聪明人的做法,是在选择和境遇的结合给予你应得的一切的时候,感到知足。

    人们总说活在当下,但还有一种更广阔的“当下”的概念,一种更宏观的“当下”——活在你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如果在你职业的点上,你能诚实的告诉自己感觉很不错,你应该停下来享受一下。

    虽然之后还要再回来重拾大局观,但是在这个享受的时刻,你可以暂时放下大局观,把你所有的能量导向当下。这段时间,你可以好好体验活着的感觉。

    这些时刻不会总是持续很久,所以好好享受吧。把一切都带到这个点里,因为正在你身上发生的事情,可能就和迈克尔.乔丹第一次拿起篮球一样。好好的打篮球吧!


    下一个点呢?

    早晚,你对于大局的感觉会腻味。当这种感觉来的时候,你又要进入分析模式,然后找出究竟是什么在造成这种躁动。有些时候,宏观的使命不是问题。有可能是你脑子里的厨师决定为了那个宏观使命,你要战略性的跳向下一个点了。这种时候,跳去下一个点不是对于坚持的放弃,而是坚持本身。这些跳点,是对宏观使命的提升。

    有些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更加黑暗的躁动——你怀疑你可能要改变自己的宏观使命了。当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你需要搞明白这种感觉来自于睿智的自己,还是来自那些低优先级欲望的躁动。

    取决于这种感觉的来源,你做出的可能是改变宏观使命的跳点,也可能是一次本质上就错误的行动。

    在这种时候,你要好好的考虑在下面的光谱上你站在什么位置:

    光谱左边的是羞于起跳的人,他们穿着的是水泥鞋。他们的一个缺陷是会在错误的事情上耗太久的时间。右边的那些是乐于起跳的人,他们穿着的是飞行鞋。他们的缺陷是相反的,他们太容易半路退出了。

    你应该格外警惕水泥鞋,心理学家认为临终的人们往往都会后悔惯性不变的生活。一个常见的说法是:“我如果早点退出就好了。”而来自于长辈们的一个最常见的建议就是,“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内心的框架很重要。它们让你能够分析自己冲动的原因。在我们的场景中,要确定的是你想要改变宏观使命是因为一种真实的自我演变,还是习惯于半路而退的偏见。

    你的躁动是来自一只配置正确的八爪鱼的预料之中的牢骚;还是来自正确道路的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劳;还是在旅途中新获得的关于自我或者这个世界的信息,改变了你那些错误的初始假设;或者是因为有些东西在发生根本上的改变,比如一些下图中蓝色或者黄色环的行为:

    如果你觉得事情真的变了,你可能要把视野拉的更宏观一点,想想红色圈子,也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使命。

    如果职业就像连接很多的点,我们就应该把“睿智的跳点”放在待办事项的前列。最好的开始观察的地方就是你自己的过去。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和积累下来的智慧,学习一下你过去的决策吧,就好像运动员赛后看比赛录像一样。

    当我看向我的过去时,我能看到很多的跳点,回顾来看很多是不明智的。但是我能越清晰的看到过去的糟糕决定,以及造成这些糟糕决定的思考模式与行为习惯,我就越不会在未来重复这些错误。

    时刻提醒自己你还蛮笨的,也是一个能让人谦卑的做法。谦卑带来的不安感并不好受,不断重写自己生活的地图,也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不安和困难,是自己为自己做主所带来的感觉。

    我们常常在感觉过好的时候,会变得自负,懒于思考,故步自封。所以我们才常常在自以为了解了生活的真谛时,会迷失自我。

    最后的话

    生命的历程中,你的好决定与坏决定会共同铺设你独特的生命路径。我常常告诉读者我们的恐惧会多么的不理性,而这些不理性又会阻止我们前行。但是,对于临终悔恨的恐惧,是我们应该去积极接受的。

    我有幸从来没有经历过临终体验,但是临终的时刻仿佛会让人们更清晰的看待事物。面对死亡,会让你脑中的那些冒名者消失,只剩下你最真实的自己。

    我想,临终悔恨,可能就是你最真实的自己,对于那个你从没有获得的生活的一个思考。这部分生活,被别人掩埋到了你的潜意识深处。

    我自己的理智是支持这种说法的。回顾我的生命历程,那些让我最苦恼的错误的起因,都是那些别人的想法占据了我的大脑,排挤了我真实的自己。那些错误决定,在当时我就深深的知道,是错的。

    我未来的目标不是避免犯错,而是希望那些我犯的错误,真的是因我而起。

    这就是为什么我写下了这篇严谨的分析,因为我觉得这是为数不多的生命中值得极度严谨对待的话题之一。脑内其它的声音还是会凶狠的争夺你生命的掌控权,但是你必须靠意识最核心处的那个最真实的你,去纠正这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好就收藏:职业选择(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g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