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了罗胖的2017年跨年演讲,我便成为了得到的忠实用户,现在已经养成了在APP里阅读专栏,收听音频类作品,大部分都是付费阅读,但我却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我时常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专栏的作者就好像我付费聘请的人生军师,其他音频类的作品就好比我购买的智慧锦囊,我很享受得到APP提供的知识服务。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这是我最早订阅的专栏,订阅的源起是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老师应该名气还不是很大,但当我发现书中讲的内容是那么直指事情本质的时候,我就暗想李老师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大咖。诺,我觉得现在老师俨然就是大咖了。
这个专栏是从讲解基础的概念开始的,比如财富自由,注意力,付费意识,安全感,元认知能力,资本等等,这些时常漂浮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概念竟然从来没有被每个个体认真审视过,比如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时间,不是金钱,而是注意力。
古典:超级个体
这是我订阅的第二个专栏,在第一个专栏里的文章阅读完以后,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更多面向地接触优质信息,于是就订阅了古典老师的这个专栏。熟知古典老师也是从一本书开始的,书名叫《拆掉思维里的墙》。很佩服古老师,他对于职业生涯这门非常个人化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科学有非常体系化的思考,每一篇专栏古典老师都亲自配上音频版,并请了一位很棒的插画师将文章的精髓绘制成一副手绘图,非常有助于大家理解文章内容。
专栏的广告词是“在不确定的时代确定地生活,为个体崛起的时代做好准备”,我很喜欢这句话,不确定形容了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速度和发展方向,确定形容了这个时代里每一个个体的成长脉络。专栏从最开始讲的未来世界的三种人,组合式工作,职业匹配,萃取核心能力到后来的优势管理,跳槽动力学,古典老师讲的内容非常有现实意义,每一篇文章都能引发我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价值观逐渐清晰了,信心也更多了。
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
这是今年新出的专栏,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订阅了,没有上过北大,更没有上过北大的经济学课,也更没上过薛教授的北大经济学,课程的题材和专栏作者非常吸引我。专栏本身也并没有让我失望,每周一个主题,每周一到周四讲解这个主题的不同角度,周五答疑,周六预告下周主题,薛兆丰老师也是亲自录制音频,没有请代音,非常诚恳。薛老师讲的经济学很贴近生活,但同时又可以把每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讲的非常透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我深深觉得,当今社会每个人都该去学学经济学,这样我们在复杂社会中可以多一个思考的角度,或者干脆就用经济学思维去作出生活中的决策。
罗振宇:罗辑思维
前不久,罗胖作出了一个决定,停止罗辑思维的视频类节目,开始在得到APP中独家提供罗辑思维的音频类节目, 节目的更新频率由周播改为日播,节目的长度由一个小时左右改成10分钟左右,其实我非常理解罗胖的这些改变。
改变的初衷便是回归,罗胖只是想分享自己的读书和学习心得,而并非是想做一期又一期的知识类讲座节目。经过了四年,罗胖终于发现形势不对,自己本来是像做服务的,到后来却成了一个产品的研发,人总是要忠于自己的,罗胖在找回自己后终于可以安心地回归自己的田地专心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和读者一起终身学习。
和菜头:槽边往事
订阅和菜头的专栏不过是这两天的事,订阅那天读起文章的时候,内心有一种终于遇见的感觉,订阅了之前几个专栏的时候,读的时候态度都非常的谦恭有礼,觉得在一位老师的膝下拜读的感觉,但是读和菜头的文章却没有这种感觉,可能是他写文章的风格所致,他很像一位随性的大哥哥,在生活的洪流中将他对社会的一些看法分享出来,把一些中肯的建议娓娓道来,文章略有散文气息,读起来压迫感不会太重。理性外更有几分感性,这让和菜头这个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显得很文艺,而且他也是唯一一个我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的专栏作者。
我很感谢以上这五位老师,也很感谢罗辑思维团队提供的知识服务。我也非常看好罗胖的团队,因为我觉得在物质生活之后必然是精神生活的发展 ,而精神生活的质量好坏便是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的,得到给公众提供的便是真正好的信息源。希望罗辑思维能提供越来越多的更好的知识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