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记忆的方法。
在上一次,给大家分享了,记忆大师李威用身体定桩法记忆中华56个民族的方法。
那么,抽象词要怎么记忆呢?
不着急,我马上就把我从石伟华老师那里学来的一招,分享给你。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记忆方法:把抽象的词语翻译成图像。
什么是抽象词呢?
石伟华老师说了:闲得无聊,拿个鞭子抽打大象时造出的词。
”抽象”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词,把它变成“拿着鞭子抽打大象”,其实就是在我们的脑海中创建了一幅非常形象的场景(图像)。这就是第一种抽象词语翻译成图像的方法,谐音法。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词哪些能够通过谐音法翻译成图像。
前后、强壮、祖国、开始、节省、始终、自由、极限、细节、乐观、大方
仔细找找,有没有呢?
嗯,找到一个
始终——石钟 这个是直接谐音成为一个名词。还有这样的吗?好像没有了
不能直接谐音成名词,那就谐音成动词名词组或者类似的组合。
这样是不是就能有更多的谐音词语了呢?
嗯,还真是,你看:
前后——钱厚(就是钱很多,厚厚的一摞)
落伍——落舞(从空中落到舞台上跳舞)
开始——开屎(好恶心呀!)
节省——结绳(拿绳子打节的过程)
自由——字游(一个字在水里流动)
极限——鸡线(一只鸡嘴里叼着一根线)
剩余的没有办法谐音的词语怎么办呢?
石伟华老师说,可以找一些场景来代替。
强壮——用施瓦辛格(美国知名肌肉男演员)来代替
祖国——用国旗、天安门或者是中国地图来代替。
细节——用又细又长还有很多分节的竹杆来代替。
乐观——用一个笑脸、周星驰或者某个喜欢哈哈大笑的人物来代替
大方——用某人请人吃饭或者是送礼物的场景来代替
那要如何通过这词语转换的图像,去按顺序记住(前后、强壮、祖国、开始、节省、始终、自由、极限、细节、乐观、大方)这十二个词呢?
下次分享给大家(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