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婆给三岁半的儿子报了一个“瓜瓜龙思维课”,群里老师为了先激发家长对思维课的兴趣,扔了一道家长思维挑战的题目,老婆就把这道题给我试试,我一看题目,是一道根据数组规律填写空白位置数字的题,题目如下:

由于一直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很感兴趣,我瞬间提起精神答题,结果想了半个多小时都没能答出来,最后不得已看了老师发在群里的解答过程。看完之后,除了懊恼自己没能答出之外,更多的是感叹现在脑力状态的极速下滑。(解答过程附在文末)
确实,随着年龄逐步增长,我是日趋感到脑力下滑的严重性,除了记忆力衰退,经常忘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感觉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脑力去攻克一个疑难问题。
就拿007写作这件事来说吧,每次依然是临时抱佛脚,一直到临近截止时间一两个小时的时候才动手,导致下手之前,大脑几乎完全空白,也很难组织起像样的文章框架和哪怕是说得过去的语句表达,最终不得不交一篇自己都觉得差强人意的作品出去。虽然这种表现可以“归咎”于预留时间不足,大脑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深度思考和语言组织,但是,以前读书的时候,语文考试的作文题也是没有多少时间,甚至到写作文的时候,只剩下差不多半小时时间,而且,题目也是到拿到试卷的时候才知道的,为什么那时候可以在压力驱使下,依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迅速完成文章构思和语言组织,并且还可以轻松的引经据典,妙语如珠,现在换了理论上更为宽松的环境(没有考分的压力),反而表现得如此力不从心呢?
或许,这真的是机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想,更多原因不在于此,毕竟我才34岁,正值壮年。应该反思的是,大脑无时无刻不担负着各种“后台运行”程序的压力,使得大量“算力”被消耗于悄无声息之中。
这些“后台运行”的程序,他们不动声色的消耗着我的脑力,而我却不自知。它们就是:毫无意义的操心、漫不经心的思考、飘忽不定的杂念和毫无抵抗力的干扰信息。简言之,就是心不够静、神不够定。
尽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症结所在,但依然毫无破解之法,只能任由情况一步步恶化,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由解题失败引发的感悟!
附:文中所示思维挑战题的解答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