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大婚定在了九月初二。整个府上都陷入了忙碌。
我与锦绣除了日常洒扫以外,还要缝制被褥,做些鸳鸯绣品。
太子妃整日喜不自胜,婚礼中所要使用的东西,皆是上上之品,样样需要经过亲自勘察,以彰显皇家风范。毕竟府上除了几位安分守己的侧妃以外,净是像我与锦绣这样的毛脚丫头,如今有了儿媳妇,也算是多了个贴己之人。
在我们民间,遇到这样的婆婆,也是一大幸事。
倒是太子,有些不胜其烦了,念叨着:当初咱们俩大婚时,也不曾忙得团团转。
太子的气色好了些许。冲喜之法果然有效。
只是,每当我迎上他的眼神,总能读出一丝失望。
他曾经语重心长的告知与提醒我,所托非人。
可惜…
“秋儿,既然有些事已成定局,那便顺其自然。”太子不知何时,已经走到我身旁,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欠身行礼。
“太子妃说得对。正如我与你娘,何尝不是遗憾。缘分二字,自有定数,不如将一切交给苍天。”太子淡然道。
我点点头,突然有些想哭。
太子的话,更像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妥协。
太子和颜悦色,轻声说:“等忙完了允炆的事,我和太子妃还要为你准备嫁妆呢。”
我忙跪下,叩头,道,“奴婢多谢太子,太子妃。”
……
九月初二卯时三刻,伴着七七四十九挂鞭炮,雪婵的软轿如期而至。
允炆今日精神抖擞,玉树临风,是当之无愧的翩翩好少年。
他踏出王府,掀开轿帘
丫鬟们皆着盛装。欢欢喜喜地,翘首望着新妇。
那一抹红色煞是耀眼。马雪婵盈盈下轿。
不知那红盖头下方,是怎样一张欢喜而又幸福的脸。
一拜天地,二拜圣上,三拜高堂……
皇家婚仪隆重而繁复。
洞房花烛,那烛光摇曳生姿。我站在院中遥望着烛光,倒有些羡慕了。
多好的一对璧人。
我与子季成婚时便不似这般喧闹。
再过几天,我便要离开太子府,成为燕王的侍妾了。
兜兜转转数年,还是回到原点。
虽然他对我有重重误会,但好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朝夕相伴,我诚心以对,我与他定能和好如初。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
“咳,宾客还未离席,你不好生伺候,在这里笑甚?”
燕王的声音吓得我一激灵,慌忙跪下行礼,“殿下!”我羞赧地脸上一热。
燕王瞧我脸色一红,便笑道,“哦,我知道了,你是在笑这闺房之乐。”
“奴婢不敢”,我将头低了下去。燕王蹲下来,将手放在了我的下巴上,轻轻一抬,我们四目而对,他似乎是喝了些酒,眼睛微微泛红。
“再过几日,你便要到我府上了,何必如此心急。”他轻蔑地一笑。
“我没有……”我正要辩解,燕王便捂住了我的嘴。
“嘘……你不说话的样子比较可爱……”
我们靠得越来越近,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他轻轻吻了吻我发烫的脸,又拍了拍我的头。
“帮你去去火气。”燕王道。
然后,他起身便走了,留下一脸呆滞地我依然跪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