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作者: 幽冥谛听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3:31 被阅读8次

    剽窃,指抄袭(别人的思想或言词),采用(创作出的产品)而不注明其来源,此词最早见于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辨文子》一文中:“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在《全唐诗》中,收录有两首内容高度相似的长篇古诗,一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一为宋之问的《有所思》,一场抄袭疑案,由此而生。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有所思    宋之问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

    飞。

    这两首古诗,本称不上千古之作,唯独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仔细对以上两首诗进行比照,不难发现,除第三句“洛阳”与“幽闺”、第十四句“应”与“须”、第十九句“开”与“交”、第二十三句“宛”与“婉”、末句“悲”与“飞”有细微差别外,其余内容完全相同。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朝人韦绚,曾将自己与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谈话记录进行整理,形成《刘宾客嘉话录》一文,文中提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宋之问是刘希夷的舅父,他读过外甥这首诗作后,赞不绝口,对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更是异常钟爱,当得知刘希夷还未将此诗公之于世时,他竟觍颜开口,希望刘希夷将此诗的著作权让予自己。舅父的无耻要求,被刘希夷断然拒绝,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拒绝后,宋之问恼羞成怒,竟指使家奴,用装满土的布袋将刘希夷活活压死,谋诗害命。

    事实上,刘希夷与宋之问之间是否为甥舅关系,刘希夷是否确实因此诗命丧黄泉,一直存在争议。 此种说法,始于《刘宾客嘉话录》,宋朝以后,不少文章提及此事时,亦沿袭此说,甚至在现代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中,也采用此说。然而,此说既无确凿根据,也无有力旁证,而宋之问之所以被扣上“杀甥夺诗”的罪名,与其卑劣的人品不无关系。

    宋之问富有才学,弱冠时即进士及第,以诗闻名,尤善五言诗,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至今仍让多少回乡的路人读之热泪盈眶。令人不齿的是,他虽有文人之才,却无文人傲骨,为求进身之道,曾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张氏兄弟伏诛后,他身为其党羽,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作者注)参军,后因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艰苦生活,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

    躲在好友家中的宋之问,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如何翻身。当时,武则天虽然已死,但武姓残余势力犹在,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依然声势显赫,气焰熏天,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他恨之入骨,密谋除之。张仲之等人的密谋,被宋之问得之,在他的人生观中,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他立即让侄子前去向武三思告发。靠着卖友求荣,宋之问又抱上了武三思的大腿,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如此无下限无节操之人,因“杀甥夺诗”而遗臭万年,为后世所讥,自然不足为怪。

    长按下图,关注白话微历史。

    微信号: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n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