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龙
在《谈哲学和哲学的未来》一文中,我曾提出过未来的哲学是[空性哲学],亦名[空性生命哲学]。关于这门哲学的形而上学部分,即空性第一哲学,我会在《世界和生命的本质:空性哲学的形而上学沉思》(即《空性论》)一书中详细阐述,本文可以看作是其序章和要点。
1 第一个沉思:从时间和死亡的本质考察存在的本质─关于[立体时间]和[在世生命死亡]概念的提出
我已经谈过,死亡和自由是哲学的中心议题。而空性生命哲学,正是围绕这个议题展开。
我要第一次提出[在世生命死亡]这个概念。
关于死亡,人们的眼光总是指向[离世死亡],指向那个终点的时刻。而一些卓越的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将死亡从未来提到了现在,提到了当下这个时刻,从而提出了[向死存在]这个重要的存在概念。而叔本华,这位卓绝的哲学家,更是看到了死亡的虚幻的本质。他把每一天的睡眠也当成一次死亡,把死亡从未来提到了现在的每一个间歇的时刻。我也要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生命间歇死亡]。
但无论是海德格尔的[向死存在],还是叔本华的[生命间歇死亡],在时间的考察上,仍然是箭头的时间,也就是说:时间仍然是一维的。换言之,他们仍然没有对时间这个概念进行革新。
现在我要重新革新时间的概念了,因为只有革新了时间的概念,才能革新死亡与生命及其存在的概念。
我要提出三维[立体时间]这个概念。
时间是有三个维度的。第一维时间就是[物理时间],也叫[客观时间],它是[箭头时间],尽管按照相对论,时钟可以变快变慢,但这个时间维度是不可逆的,这是目前最普遍认可的一个时间观念。但它是关于现象而不是关于本质的。第二维时间,就是[心理时间]或[意识时间],它有主观的一部分,也有客观的一部分。对于主观的一部分,是大部分人都有体会的,例如越快乐的时候,时间过得越短;越痛苦的时候,时间过得越长。而对于客观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意识及意识的记忆和绵延所在的时间,后面我再具体谈到。
前两个维度的时间,是普通人、科学家、心理学家和一般哲学家都能看到的。而真正重要的是第三维度的时间,也就是[生命存在时间],是生命存在意义上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关于世界和生命的本质意义上的时间,是最重要的一个时间维度,也是绝大多数人包括很多哲学家们都忽视的一个维度。如何知晓这个时间维度?一个人进入空性之后,就可以瞥见这个时间维度。
三维的时间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时间概念。可以用横向的x轴,表示箭头时间,也就是客观物理时间。侧向的y轴,表示心理时间和意识时间。而纵向的z轴,表示的是生命存在意义的时间。我把这第三维度的时间列为纵向是有原因的,因为生命存在意义的时间,在直观上就是指向生命的向上跃迁。
“在世生命死亡”,也称之为“在世生命层次死亡”,就是在这个生命存在意义的维度的时间上才出现的。既然我提出了三维的立体的时间观,那么空性生命哲学也就是立体的生命哲学。这个立体的生命哲学,是根植于[第三维生命存在意义时间]和[在世生命层次死亡]这个人类从未提出过的死亡和时间概念之上的。这是空性生命哲学与众不同的一点,也是对时间的本质、死亡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一次全新的考察。
那到底什么是在世生命层次死亡?所谓生命层次,就是我前面谈到的生命所在的三个层次,也就是常人、全人和觉者。所谓在世生命层次死亡,就是当一个常人要跃迁为全人时,那就意味着必须是常人层次的生命死亡;当他要进一步跃迁为觉者时,那就必须意味着全人层次的生命死亡。这个在世生命死亡,确实是某一层次的一个[自杀]过程,包括精神和身体的自杀,但并未真正离开人世,所以仍然称[在世]。精神层次的自杀很好理解,是必然也必须的,但为何也包括肉体?
因为向全人或觉者跃迁的那一刻,大多数时候,都是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有真正的濒死体验。正是在那一刻,他看清了灵魂和身体的实质。在全人和觉者看来,他原来固执的那个肉体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他可以安然就死,所以,可以看成是一次肉体的脱离和死亡。而对于觉者,肉体更是变成了虚幻的存在了,但觉者之所以还在世,身体还显化于世,是因为[化身]而存在的。他本尊实际上不在这个世上了,已经在时间之外了:他进入了涅槃和寂灭之镜。
对于常人而言,进入到这样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死亡的窥视和对死亡的觉察,他很难进入到更高的生命境界,他仍然会在世人的功名利禄和儿女情长中打转,而在世死亡,可以让他割断这一切,从而让他的生命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变和升华。
但不可否认,生存是一切生物和生命体的本能,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人都希望活得越久越好,他们恐惧死亡的到来。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很多帝王都在寻求长生不老之药,遗憾的是,他们都失败了。死亡是人类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现代的人类,也在通过最新的生物技术寻求各种延长肉体生命甚至长生不老的方法。从科学和探索的角度来讲,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生命的追求来讲,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误入歧途的。因为,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死亡,才让生命完整和有意义。但是要看清这一点,一个人需要经历在世的生命死亡,这样,他眼中就不会只有那个箭头的不可逆转的时间和那个最终的时刻,他能够看清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生命的维度,在这个全新的维度上达成生命的跃迁。而那个最终的死亡就再也无法窥视于他了,死神已经永远没办法抓住他──因为他在时间之外了。
如果人们要加强对生命在三维时间内跃迁的直观印象,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火箭发射升空的景象:当火箭脱离地面升到空中的时候,首先是一级固态燃剂点火后,将火箭推出发射架;当固态燃剂消耗完毕后,一级火箭分离,然后整流罩分离;接着二级火箭点火,让火箭更快地奔向既定目标;之后分离运载物整流罩,露出运载物,最后运载物(如人造卫星)正式从箭体分离,开始太空探索旅程。每一级都通过抛弃已经燃烧的部分和重量,才能上升到更高。这一过程,就如同常人向全人及全人向觉者跃迁:将过去的自我燃烧殆尽、彻底死去后,才能通向更高的生命层次。这也是[在世生命层次死亡]的含义。
2 第二个沉思:自在之物的重新定义和三维时间的进一步厘清─关于永恒、恒存、生灭的[存在三层次形而上学]概念的提出
尽管我已经提出了立体的时间和在世生命死亡的概念,但关于时间的考察并未结束,因为我们要涉及形而上学的本体─自在之物─这个哲学上的又一重要概念。
我们知道,康德的[自在之物],指的是永恒和不朽的东西,如上帝和灵魂。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只能思维而无法认识。但我在前面已经谈到,自在之物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用普通的理性思维,而是用悟性和悟性思维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在之物。在这个认识之下,自在之物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个有层次的东西,它通过[三层次形而上学时间]概念来表征。
何谓[三层次形而上学时间]?这是对三维时间的进一步推广。我将三维时间在形而上学上定义为三层结构,最上层名为[时间之外],我将其定义为[永恒]。神和神性处于这一层。神的本质是绝对无限的最高存在本体。神性乃神的本性,其特征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包罗一切。换言之,一切真理均在神性之内。这是第三时间维度内的。
第二层即时间内的[恒存]。这个恒存时间有一个开端,但没有结束。它起于世界和宇宙的开端,但没有终结点。意识和灵魂属于这一层。它是神性的第一次分裂,特征是有生不灭,即不朽。但它不是绝对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这其实是将第二维心理时间推广到意识时间,一直延伸至创世之初和无限的未来。
第三层即时间内的生灭[现象]。一切物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身体,都处于这一层。这也就是第一维时间的推广。
这里,我们进一步指出了时间的本质,它是为了永恒和恒存的可能而设计的,尽管我们看到的都是万物在时间内生起和消逝,但有两样东西,与此绝不相同:一样属于时间之外的神性,另一样是处于时间之内恒存的意识。
狭义的自在之物,指的是时间之外的神和神性。广义的自在之物,包括了神性和恒存的意识。而意识居于灵魂之中。
灵魂的不朽和不灭,这在西方哲学家如柏拉图、笛卡尔、帕斯卡尔他们看来,都是接受的。但我要进一步指出,个体的意识和灵魂,实际上在宇宙诞生和时间诞生之初,就已经诞生了。因为它是时间内的恒存。这个观点,也许是让世人相当惊讶的。以后我再详细阐述这一点。
常人的生命境界只达到第一维度时间,即现象的生灭;全人的生命境界可以到达第二维时间,即灵魂的不朽;而觉者的生命境界已达于第三维度时间,处于时间之外的神性的永恒之中。
3 第三个沉思:神性的遮蔽和个体灵魂存在的奥秘─关于意识哲学和全子理论的提出
最高的存在本体─神,与神性是有所不同的,尽管都处于时间之外。神是最高存在之本身,而神性是神的本性,即其本质属性。
尽管人们已经普遍知晓人性是人的本性,但现在我要提出:神性也存在人类灵魂之中,是在人类诞生之初就被注入了。正是通过神性,才使得人和神建立了深刻联系。也就是,人和神(最高存在)的关系是通过神性(最高存在之本质)建立的。
但普通人为何没有见到自身的神性?因为神性被其自我意识和人性遮蔽了。或者换一种说法,造物主创造人类的时候,虽然将圣洁的神性同时赋予了人类,但神性产生自我意识之后(可以参考伊甸园亚当偷吃智慧果的那个寓言,理解为在那一刻导致了神性的分裂和自我意识的诞生)。当神性被分裂了,而人性和自我意识产生了。人性和自我意识是神性分裂的结果,此后神性便被人性和自我意识遮蔽了。
如何能重新见到神性?这并非要求他完全抛弃人性,因为人性中也有光辉的一面,而是要求他通过破除自我意识形成的我执,并摆脱深藏在意识深层次的欲望和自性的控制,达成生命跃迁,即进入时间之外的空性之中。神性和人性都存储在每个个体的意识即灵魂之中,空性就是要穿越这层层的意识之门。现在,我们要从存在的意义上提出意识哲学了。
意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人类尚对其知之甚少。尽管自弗洛伊德和荣格以来,人类已经发现了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但离解开最后的意识之谜,还有很远的距离。为了解开这个真正的人类的最深的奥秘,需要对意识的性质和结构进行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考察。为了做到这点,现在我要借助于[全子]这个概念来提出一种全新的意识哲学了。
全子(holon)和全子关系(holarchy)最早是由作家阿瑟·库洛斯在1967年发明的术语。全子是这样一个实体:它是一个整体,但又是更大的整体的部分。例如原子是一个全子,但又是分子这个更大的全子的部分。可以依次推广上去,这样便有了原子,分子,细胞,生物体,生态体系这样的一个全子关系链。后者包含了前者,但又超越了前者。后现代心理学家肯·威尔伯在他的多部著作(如《性·生态·灵性》和《整合心理学》)中发展了全子的理论,将其应用于意识层次生态体系。
威尔伯提出了存有巨巢(Great Nest of Being)这个概念,由一个五层次意识全子生态系统组成,即:物质,身体,心智,灵魂,灵性。这里每一个基本层次都是一个全子。后者都包含前者并超越前者。
威尔伯对意识层次的考察当然是非常卓绝的,但我的全子理论却与此不同。因为我认为,身体和灵魂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全子,并非后者包含前者并由前者产生。换言之,由身体全子的组合,不可能产生出心智全子,而心智全子的组合也不可能产生出灵魂全子。
实际上,全子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就是前面所说的包含关系。例如分子包含原子,身体包含细胞,这个是正确的。另一种却是平行和独立的关系,灵魂和身体,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并非灵魂包含身体,而是灵魂寓居于身体之内。而且,从时间层次上来讲,灵魂产生于宇宙诞生之初,而身体则是生灭现象,它们是两个时间层次的东西。
全子的关系有上面两类,全子本身也有两类。下面我要用莱布尼茨在《单子论》中提出的[单子]概念,来为区分两类全子。在莱布尼看来,单子是一种只能由造物主创造和毁灭的东西,也就是永生不灭的精神原子。
第一类全子,指不可不分割的全子,称为单子。不可分割的意思,并非没有组成部分,而是说此单子的各个部分,不可能再单独独立的存在。而灵魂就是这样的一种特别的全子:它是一种单子。灵魂中的意识有多层结构,例如显意识,潜意识,集体无意识,藏识(神性),但所有这些组成部分都不能单独存在,即不可分割,而必须完整的居于意识全子之中。
第二类全子,就是其组成可以分割的。称之为复合全子,简称复合子。身体就是这样的复合全子。因为身体有各种器官和组织,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是可以脱离人体单独存在的。
可分割的全子,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最后会消逝和洇灭。例如身体的各个部分最后在死亡后,都会变成泥土。
而且,我们提出一个公设:有且仅有可分割的东西最后都会消逝和洇灭。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宇宙中一切复合全子,最后都会消失和洇灭。
现在我们可以证明,灵魂为什么不灭?因为灵魂是单子,不可分割。根据前面的公设,不可分割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和消灭的。
莱布尼兹把灵魂和身体都称为单子,他认为灵魂不灭,身体最终也不会消失(转化成了更微细的单子)。这和我的定义有所不同,因为我只把灵魂这种不可分割的东西称为单子,而把身体这种可以分割的东西称为复合全子。
灵魂(心灵)和身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过去形而上学哲学家如笛卡尔、莱布尼茨所重点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必须要弄明白的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因为它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课题。哲学之所以被分为唯心和唯物两大主要派别,也是因为对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同所造成。
在前面《谈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和信仰真理、理性真理、悟性真理》一文中,我已经提到了笛卡尔、莱布尼茨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现在再简要说明一下他们的观点。早期的笛卡尔主张身心二元论,且灵魂是第一性的,也即唯心主义倾向;晚期,笛卡尔在《论灵魂的激情》里则倾向于一元论,心灵和身体是合一的。这就造成哲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后世的很多唯心和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把笛卡尔当成他们的一位祖师爷。但我要指出的是,晚年的笛卡尔仍然是唯心的,因为他始终是有神论者。只要是有神论者,通常都被归入唯心主义者,只不过有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之别。(当然,反过来,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是有神论者。例如叔本华和尼采,就对上帝存疑)。
莱布尼茨的观点是最为独特的,他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前定和谐的。也就是这两者其实是独立存在的,互相会有交通,但两者并不会根本的改变和影响对方,因为灵魂和身体都是由上帝和谐的创造的。
后世还有一位著名哲学家,既是唯心又是唯物的,这就是黑格尔,他是一位真正的矛盾体,正如他的辩证法。黑格尔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那主要是因为他提出的绝对精神和国家意志理论。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部极大的影响了马克思的著作,其实是唯物主义倾向的。当黑格尔把精神当作一种现象的时候,这其实是唯物的。因为任何生灭现象都是在时间内存在的,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的,只要是现象层面的东西都是唯物的。
这里我们必须把灵魂和意识,与精神现象区分开来。前者是时间内的恒存,而后者是时间内的生灭现象,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不了解这一点,不仅会错误的理解黑格尔,也会错误的理解空性哲学。但空性哲学和黑格尔哲学是绝不相同的。
那空性哲学如何来看待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呢?回答是:它既是一元的,又是三元的。
之所以说是一元的,是从最高的空性和神性的本质来看的。也就是说,除了神和神性,一切都没有实在性。神和神性是唯一的实在。而任何在时间内生灭的都是现象,包括物质和精神,都是虚幻的。这也就是空性的含义之一。
而之所以说是三元的,是因为神性和空性是可以分裂和塌缩的。它第一次分裂和塌缩,产生出来了意识和灵魂这个恒存不灭的单子,而第二次分裂和塌缩,产生出了精神和身体这个生灭的复合全子。这里的三元其实就是心,意识,身体三元。心对应着神性和空性这个最高的存在。
这里把精神和身体当成第三元的同一层次的现象,这点要非常注意。这里的[精神],主要是指由大脑神经功能产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仍然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不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这和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个理论认为意识是神经的一种功能。但在这里,我认为,意识是独立于大脑和神经,也是独立于身体而存在的。后面我还会在量子和全子心理学中指出这一点。
为了方便理解这点,我用计算机来进行比喻。灵魂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部分,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身体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部分。而硬件又可以区分出核心的CPU、内存以及主板外设这些东西。这里CPU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内存主板外设这些东西就相当于人体五脏六腑以及四肢、感官。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软件是最重要的。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变成了一堆废铁。这和灵魂在人这个生命体最重要是同样的,离开了灵魂,人体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当然,计算机中的CPU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这和人的大脑的发达决定他的智力是一样的。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和内存中,也可以脱离计算机,单独存储计算机以外的光盘或网络硬盘之中,当需要的时候,再下载到此计算机之中。这个特点,和灵魂是可以脱离身体存在,是一样的。
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图灵提出的这套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即软件和硬件分离)的现代计算机体系,直到现在还在沿用,还没有打破它的新的体系结构出现,说明这套体系确实是非常精妙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和叹为观止。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图灵是不是从造物主创造灵魂和身体这种奇妙的智慧体中获得的启发。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空性哲学对于灵魂和身体关系的一些观点了:
一、灵魂和身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二、心是第一性的,灵魂和意识是第二性的,身体和思维是第三性的。
三、灵魂是不朽不灭的,是创世之初就产生的。身体是生灭的现象。
四、身体是灵魂的居所。但灵魂可以游离身体之外。
前面我们已经证明了灵魂的不朽,现在我们来证明,为什么灵魂在创世之初就被创造了。
灵魂是一种单子,由于其不可分割,故不会由任何其他全子组成,故不可通过组合而演化和进化,只能通过造物主创造。那么,造物主有两种创造方式,一种是在创世之初就创造所有灵魂,之后由灵魂自己去寻找身体。另一种是在每个生命出生的时候,再临时把灵魂注入身体。
先来看第二种可能。由于宇宙中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出生,那意味着造物主需要每时每刻都去关注这件事情,那衪真的就是太忙了。那意味着祂几乎干不了任何其他事情。如果衪真的是最具智慧的,断不可能把自己陷入这样的麻烦之中。因此,作为智慧的造物主,衪只需做第一种选择。这就证明了,灵魂是在创世之初就被创造了。这也同时证明了,人类不可能是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人是由猿进化而来这样的说法,不过是一种猜测和假说罢了,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在形而上学哲学上,我们已经驳倒它了。以后我在自然哲学上,会同样驳倒它,会说明生命实际上不是进化而来,而是退化而来:由于神性的分裂,而退化出了人性和人类。即,人类实际上是由天使退化和堕落而来。(天使是一种只有意识的形式,而没有身体的存在)。
当然,我们还应该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造物主即神是存在的。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关于最高存在之本性,即神性的性质:任何真理都在神性之内。这个性质本身是很容易证明的。假设有一个真理不在神性之内,那么我们只要把神性范围扩大,把这个新的真理纳入其中即可,总之,最后不会有任何真理不在神性之内。因为神性乃是对应着最高之存在本身。即不会有比它更高的了。
现在我用反证法证明神的存在:假设神是不存在的。如果这是一个真理,那么这个真理也必定在神性之内。因为神性包含一切真理。但神性,反对其对应的存在本身(神)的存在,这是自相矛盾的。故神是存在的。此证。
这样,我们就非常简洁的证明了神的存在。当然这个证明和斯宾若莎在《伦理学》中的证明是类似的。只不过在那里他用的是存在的本质,而没有用神性这个术语。
那么,常人、全人和觉者,其生命层次在全子概念上有何不同?
常人是分裂全子。不仅灵魂单子和身体复合子是分裂的,而且其意识单子内部的各个结构也是分裂的,不完整的。
全人是完整全子。也即其灵魂和身体得到了整合,灵魂内部意识结构也是完整的。
觉者则是空性全子。这是最高的一层全子,处于空性之中,即时间之外。
4 第四个沉思:世界和生命的真相─关于三层世界的划分
有了上面对时间和存在本质的考察,现在我们可以来揭开世界的真相这个谜题了。
我要提出[三层形而上学世界](metaphysical world)的概念,根据三维度时间的三个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世界,指的是第三维度时间的世界,即永恒世界或空性世界或神性世界。觉者处于这一世界之中。也可称之为涅盘或寂灭之境。
第二世界指的是第二维度时间的世界,即恒存世界或完整世界或意识世界。全人处于这一世界中。
第三世界指的是第一维度时间世界,即生灭世界或分裂世界或现象世界。常人处于这一世界中。之所以是现象世界,因为一切现象,包括精神和物质现象,都在一维时间中才能存在。
不同的世界,其实正是对应不同的生命层次和境界。世界的真相也即生命的真相。
但注意,我曾经提过世界和宇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只有时间的概念,而宇宙是自然哲学的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这里,三个世界的概念里面没有提到空间,只有时间,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后面我还会提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宇宙的自然哲学概念,但无论一个人处于哪个宇宙之中,只要处于什么空间之中,只要其生命的层次是确定的,无论他在哪个宇宙之中,在哪个时空之中,其世界的层次也是确定的。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死后升入天堂,如果他生前是个常人,他在天堂中也仍然是常人。而如果他是个觉者,他在天堂中也仍然是觉者,即便进入到地狱之中,他也仍然是觉者,处于时间之外,阴司的死神也奈何他不得。这里,生命的境界,与一个人死后所要去的地方并没有关系。这就说明,一切的修行和生命的完整与自由,仍然需要在世间完成。
5 第五个沉思:从空间的本质对世界和生命真相的进一步考察─关于灵魂的空间特性、人与神的关系、个体与全体之关系:全子理论的深化
我们前面一直探讨的是时间的维度,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空间的维度。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在前面提到过,形而上学主要是关于时间的。而空间,不过是时间在广延上的展开。
如果说时间是为生命的不同境界和层次而设计的,空间就是为生命的个体的可能以及个体与全体的联系而设计的。
很明显,如果没有空间的话,所有的事物都压缩在一个奇点中,对于无生命的事物,这无关紧要,但对生命来讲,这当然是很无趣的。因此,造物主除了创造时间,祂一定会创造空间,以便让不同的个体彼此区别开来。
笛卡尔用[广延]来定义空间。[广延]这个术语是由笛卡尔用来指称物质所占有的空间的。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单子这个概念。在莱布尼茨的定义中,单子是一个无广延的东西。数学上的一个点也是无广延的。莱布尼茨所定义的无广延不是零,也不是任何一个确切的数。因为如果是零,那就变成了无,显然不可能。但如果是某个确切的数a,可以证明这同样是不可能的。假存在这样的一个数a,我们总是可以在0和a之间找到1/2的a。也就是说,某一个点或单子被分成了更小的点或单子,但因为点和单子都是不可再分的,所以得出了矛盾。因此,莱布尼茨的无广延,实际上就是无穷小。莱布尼茨正是从无穷小的深刻考察中发明了微积分。在莱布尼兹理论中,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直到到了单子那里,就不可再分了。
尽管我借用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这个术语来指称灵魂。但空性哲学并不认为灵魂这种单子是无广延的,确切来讲,它是广延适应的,可以变成一切广延。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假设人体被缩小成一根手指那么大小,如很多精灵和小人国中的小人那样,那么灵魂也自然是适应成了手指那么大。假设有一个更大的生命体,如太阳神,他身体可以和太阳那么大,那他的灵魂也可以变得和太阳一样大。灵魂的这个广延自适应特性当然是很有趣的。
灵魂在空间上的另一个特性是:它占有空间,但不占据空间。如果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多个灵魂可以占有同一个空间,彼此不相干扰。这个和光子以及电磁波占有空间,但不排斥其他光子和电磁波占有同一个空间是类似的。这个特性说明,灵魂确是意识之光。
因此我们就可以设想,如果不是身体的障碍,例如当人身体死亡之时,灵魂当然可以脱离身体,自由自在的在空中游荡。灵魂的这个特性当然也是很好玩的。这时它可以穿墙而过,没有什么物质性的东西可以阻碍到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不用买飞机票,就可以随便飞到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去玩了,这不是很有意思吗?这样一来,死亡是不是变得不那么可怕了?确实,对于觉者和一部分全人而言,肉体的死亡让灵魂变得更加自由了。这正是苏格拉底能轻松坦然的喝下毒酒的原因,因为他要去拥抱灵魂这个更自由的东西。但对于那些不了解这点的大多数常人而言,当他们的灵魂脱离身体时,他们也许会相当惊怖而不知所措。
当我们在第三个沉思中提到,灵魂的居所是身体的时候,其实已经在从空间的特性谈到灵魂的存在形式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把[此在]的空间特性标志为周围世界,例如我们居住的房间,家庭,工作的场所,社交场合,这些都是周围世界。但他却忘了,身体才是离灵魂最近的周围世界。
灵魂无法带走一个家。但灵魂始终拖着身体在走,无论他去到哪里。一方面,照顾好身体这个最近的家当然是灵魂的责任。另一方面,很多人却把一生的精力,只用来照顾身体,却忘了喂养灵魂本身,忘了用什么去滋养灵魂自己。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居之地,灵魂才是真正的主人。但大多数人却把这个关系完全弄颠倒了,以至于从来没有找到生命的至高快乐。他们被身体的欲望所牵引,被周围世界的绚烂所迷惑,却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和灵魂自己相处。
当生命和灵魂宁静的独处时,许多美妙的景象会发生。她可以深刻感受到,自己和宇宙的全体深深的连接在一起。个体和全体的这种深刻连接,使她感到生命存在的广大和深邃,此刻,她的灵魂终于不再拘泥于这个小小的身体,而可以和更广阔的背景连接,她的灵魂可以在无比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自由的飞翔,她自己内在的神性之光和宇宙的神性连接起来,从而处于持久的宁静和幸福之中。最后,当她进入空性之中时,终于和最高的神性和最高的神建立起永恒的联系。
这便是我们要描述的全子的另一个深刻特性:个体不过是全体的一个缩影。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塌缩的全体。每一个个体,又反过来影响着全体。
正是因为这种深刻的连接和这个奇妙的特性,才使得一个个体的人,可以产生出同理心,产生出慈悲,产生出对自己和全人类的爱。但很多人,他们的灵魂被欲望所遮蔽,这种连接也便变得微弱了。
6 第六个沉思:从空间进一步考察存在的本质─身体的小宇宙与物理的大宇宙:层叠世界宇宙观的提出
尽管身体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粗暴的对待它。既然身体是灵魂的居所,我们就应该有责任照看好它。就像我们应该让我们居住的家干净整洁一样,我们也同样应该把身体当成我们的圣殿来看待。瑜伽和静心就是对待身体的绝好的方式。当一个人不断的往胃里和身体里塞各种垃圾食品和饮料酒精时,那是对身体多么重大的糟蹋啊!
当身体感到舒服了,灵魂自然也会感到舒适。而另一方面,当灵魂处于宁静平和时,即便病重的身体也会发生奇迹般的转变。
当我们从空间的角度进一步考察身体这个全子的时候,就会发现,身体其实是一个小宇宙。
现在我们要提出复合全子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全息特征。基因理论已经揭示了这一个奥秘了─我们身体全部的信息都存储在一个个小小的基因里面。从基因可以完全复制出我们整个人体。
不仅如此,身体中的许多部分,实际上也是按照全息的方式在构造着。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耳朵,就会发现,那其实是一个在母亲子宫内倒立着的婴孩的形状。
如果我们身体中的某一部分受伤或者受损,那么不仅影响的是那一部分,全体也会受到影响。然后,这些受损的影响,又会立刻扩展到全体的所有基因之中。然后这些受损的基因,又会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这便是我们为什么要善待我们身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说身体是一个小宇宙,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它和全宇宙有着关联。
下面我要把空间的范围扩大:我们所在的物理世界和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里我提出形而上学世界(metaphysical world)、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和宇宙(cosmos)这三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形而上学世界是只和时间有关的世界,更确切的讲指的是三维时间三个层次世界。物理世界和物理宇宙指的是第三维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物理世界和宇宙。
最新的宇宙学是关于平行宇宙的理论,它指出,整个物理世界是由无穷多个平行的宇宙构成。这真的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大胆的想法。加来道雄的《平行宇宙》一书对此做了精彩的描述。
但我现在要提出的宇宙模型比这个还要大胆:它由无穷个物理世界和物理宇宙层叠而成。它们是层叠的,而并非是平行的。
首先,由多个物理宇宙组成一个物理世界,然后在这个物理世界之上层叠有更多的物理世界,无穷无尽。
而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名字叫娑婆世界。它又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宇宙,总共四层宇宙构成。
第一宇宙,可以认为是最为轻盈的天使和圣洁的灵魂所在的宇宙。灵河和天国便在这个宇宙之中,有无数的纯净的灵魂沐浴在这里。
第二宇宙,众神和神仙们的居所。你所知道的宙斯神、太阳神和其它一切神祗与神仙,都在这个宇宙。
第三宇宙,便是我们人类和众多动植物生物所居住的宇宙了。
而根据最新的弦理论和膜理论,第三宇宙也可以分成多个平行宇宙。总之,人类目前数学和物理学上一切宇宙模型,其实都不会超出我提出的第三宇宙。目前人类所研究的包括银河系和其他星系在内的宇宙仅仅在第三宇宙之内而已。这也是人类目前科学手段唯一能够观测到的宇宙。
第四宇宙,当然就是地狱所在的宇宙了。
如果把这四个宇宙想像成一座巨大的奥林匹斯山,则第四宇宙处于山的最下面,是最粗重最黑暗的。人类所在的第三宇宙大概处于山的中间。中间另一侧便是众神居住的第二宇宙。山的顶端,便是天使所在的第一宇宙了。
在娑婆世界之上又有更多的世界,例如,东方琉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世界,等等等等,无穷无尽。
我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如果所有这些层叠宇宙和世界,构成一个巨大的全子链的话,最后所组成的形状,便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人]的形状。既然上帝是照自身的形象创造人类的,那整个世界和宇宙,不过是上帝的[形体]──这个最大、最高也是最终的全子。
我承认,这四个宇宙和层叠世界的划分,有一些宗教和神话上的色彩。但也并非另一种宗教。注意,宗教和神话是启发哲学的。我在最后一个沉思中,还会再次谈到空性哲学与宗教和神学的关系。
但我这样划分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一个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在说明形而上学世界与这四个宇宙以及更多物理世界的关系。我下面要提出的论点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几乎是整个空性哲学最核心的部分之一。这论点是:
每一个宇宙中的生命,都有三层形而上学世界。
这个论点的重大意义在于,即便众神和神仙、天使,也在我的空性生命哲学所囊括的范围之内。我们已经知道,三个形而上学世界对应的生命层次是常人、全人、觉者。
当太阳神(阿波罗神)在和其他神争斗的时候,我们说他是分裂的。这样他的生命仍然处于常人境界。尽管他拥有神力,但这并不改变他的生命境界的层次。
当一个道士,经过道家的修行,成为了神仙,而进入第二宇宙。但他仍然可能只是一个全人。他必须进一步修行,进入到空性境界,才可能达成更高的生命境界─觉者。也就是说,神仙的生命境界在觉者之下,尽管觉者很可能只是第三宇宙的一个凡人。
第三宇宙的凡人世界,比第二宇宙的神仙世界更利于一个人的修行,从而得以进入到更高的生命境界。为什么?因为凡人世界有痛苦。神仙的寿命是很长的,能有几千年甚至几万年,而且他们基本上不用担心吃喝和生存,他们有享用不尽的奇珍美食。但正是因为他们太享受了,所以根本没有动力去进入到更高的生命境界。因为只有痛苦和对死亡的觉悟,才可能促成后者。
了解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否则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到空性生命哲学的伟大之处。因为连众神和神仙都要聆听这门哲学的指导,才能进入到更高的生命境界。
知道了到这一点,对于生命觉悟旅程而言,神仙其实就不是令人羡慕的了。因为一个凡人,只需要用不到100年,就能做到生命的真正觉悟,但神仙可能几万年都做不到这点。
话说回来了,在一篇严肃的形而上学文章里,也许不应该过多的提到神仙和神话。上面,我已经把这个理由交代清楚了。我还想再简单补充一下这个缘起。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见到了一个神仙。他问我愿不愿到他的洞府一游。我点头答应了。然后他便带我飘向云端,不久后便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见到了很多奇珍异兽,包括传说中的麒麟和仙鹤。房屋和路面用琉璃和黄金铺成。环绕着数不清的玉树琼枝。不时有悦耳的仙乐传来。
他问我对这里的印象如何?我说还行。他感到一丝惊讶,因为他以为我会对眼前一切非常惊奇,然而我竟然很平静。我回问了他一句: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做什么?
神仙怔了一下。看得出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勉强答道:我就在那里打坐。
“打坐也是一种做。我问的是什么都不做的时候。”
他没有回答,陷入了沉思。我微笑着对他说:“我该走了,也许这里没有我需要的东西。” 神仙目送着我,云端传来他的问话:“你要的是什么?” 隔着云端我给他回话:“我要进入时间之外。当我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我便在时间之外。” 之后我便醒来了,仍在娑婆世界的这一端。
这个故事就在说明,形而上学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差别,也是空性世界和神仙世界的差别。
最后,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它的演变,由于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所以这里不准备再深入讨论了。我在前面文章里已经区分过世界和宇宙两个术语的差别了:[世界]是形而上学范畴,而[宇宙]是自然哲学的范畴。空性形而上学哲学主要从时间角度进行切入,并且重点研究的是第三维和第二维时间,尤其是第三维时间。并不过多涉及到空间这个问题。而第一维时间和多维空间构成的客观物理宇宙的奥秘则留待自然哲学去解决。形而上学哲思依赖的是沉思和悟性及生命的实证,而自然哲学依赖的数学、智力和想象力。而一个哲学家如果没有区分这点,就贸然进入另一个领域,最后一定会闹出笑话的。
7 第七个沉思:命运及自由意志─关于世界和宇宙是造物主谱写的交响乐
人类对自己的命运到底知晓多少呢?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呢?又有多少人在哀叹命运的不公和无常?
命运是人类一切杰出作品中永恒的深刻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悲惨世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加缪的《鼠疫》,都在叩问人类的命运。
当我们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就会为贝多芬对命运的叩问所震撼。要知道,贝多芬是在失聪之后才创作完这部作曲的。现在我们可以播放这部乐曲,并试着用手重重地敲击桌子,这正是这首交响曲第一段旋律所要表达的那种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幸好,乐曲的最后,是以胜利的凯旋结束的。但那是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啊?!
就连《理想国》这样的哲学和政治学作品,它的结尾也是关于命运的。这个精巧的寓言,向我们昭示了,人类的命运仿佛操纵于命运女神的纺缍之中。
如果了解了前面关于三个时间维度的划分,人类的命运在这三个时间框架里便得到了清晰的展现了。
现在来看箭头时间也就是客观物理时间的维度。在这个时间维度内,一个最确定的命运,便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生命,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死亡。一切物质的东西,最后都要走向衰亡。而在出生和死亡之间,一个人的命运实际上在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过是时代的产物。
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上世纪二战那样的岁月里,那注定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中国文革那样的年代和国度,那注定他要度过一个灰暗的时光。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刻,所以一个人也就没有办法逃开时代给予他的巨大的背景。
在第一维时间内,时代背景和环境强加于一个人身上的东西便叫做命运,而他能够改变自己处境的东西就名叫自由意志。
一个人是否能够以他精湛的学识,看清他的时代给予他的命运,并运用他的自由意志掌控他的命运呢?
这是可能的。人类的一切社会规律,最终都要基于经济规律。而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如果我们的目光能够站在更远的高处,就会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康波─即康德拉季耶夫在多年前就指出的,人类的经济周期每50-60年经历一次大的变化和波动,不可避免的将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小的周期,每个小周期在10-15年左右。并不断循环此周期。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尽管上世纪60年代文革出生的人,会经历一个灰暗的童年,因为那时其实正好处于上一轮康波的萧条时期。持续十年的越战也是处于这一时期。因为每一轮康波的萧条期,都会由经济动荡导致政治动荡甚至战争。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经济才开始复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信息技术革命引领的第5波康波周期启动,之后经历了长达30年的繁荣并转衰退,直到2019年,也就是今年,全球正式步入60年一轮回的又一次大萧条之中。这次大萧条又将持续10~15年,直到2030或2035年之后,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复苏。英国脱欧,委内瑞拉崩溃,海地骚乱,都是经济萧条,转向政治动荡的先兆。战争的阴影又将重新笼罩在世界的上空。
了解了这一点就晓得,在60和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群,尽管早年并不幸福,但仍然是非常幸运的,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美团的王兴,就属于这两代人之中。并非他们本人有多么通天的本领,却是因为他们恰好站在康波周期的繁荣时代浪尖之上。但80后的,却喜忧参半,他们中如果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最后衰退时期的这个尾巴,也许就能成功,如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母公司)的张一鸣,滴滴的程维。而其他很多人,却注定挣扎在高房价的重压之下和最后一波资本的撤离造成的创业失败和失业压力下。
90和00后则属于最悲催的一代。并非他们自身的过错,而是因为他们成年之后走向社会的黄金工作年龄,恰好处于此轮康波萧条时期。就业的压力笼罩在他们身上,更不用说取得多么大的成功。如果战争启动,他们将奔赴战场。
但10和20后又会成为幸运和幸福的一代。因为他们的童年和少年虽然赶上了这次萧条,但刚好在学校度过,而当他们要走上社会时,刚好迎来下一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新的马云和马化腾将会从他们中间产生,那个时代,属于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大爆发。
美国的巴菲特,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本人投资本领有多么神奇吗?不过是因为他恰好处于美国这次长期的繁荣的牛市中而已。他只是利用了第一维时间的复利的神奇力量,与时间为友,而大多数人却无法做到像他那样简简单单的长期坚守。许多人雄心勃勃,四面出击,但巴菲特懂得克制和拥有耐心。最简单的事情总是最难。
当经济波浪开始起来时,一个人是否能否掌控自己的命运,就要看他是否恰好在场,恰好迎上了浪尖。前者是命运,后者却是自由意志。所谓自由意志,不过是对时代大命运波浪的顺应。
因此,从第一维时间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命运,不过是时代这个大背景的缩影。
只要一个人的寿命超过60年 ,注定在他一生中要经历一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萧条和政治动荡甚至战争,这是他无法逃离的。但他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提前规划自己的行为,使对自己的损害降到最小,如果他更为高超的话,甚至可以从中获益。
当我们的目光转向第二时间维度时,看到的是另一种命运,和另一种自由意志。
第二维度时间,便是心理时间和意识时间。它并不完全是主观的,而是由更深层次的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来掌控,这部分是客观的。意识深层是带有记忆的。
如果说第一维度时间决定了一个人外在的成功和命运,而第二维度时间却决定了一个人内在的幸福。心理学家们早已指出,一个人成年后的人际亲密关系(如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上的幸福,主要取决于他的童年和他的原生家庭,取决于他的原生家庭的父母和抚养人对他早期的影响,这些影响潜入他深层次意识记忆之中,成为他一生无法摆脱的命运的来源。换言之,一个人成年后真正的幸福,其实在七岁之前就已经注定了。而自由意志,就是对这种命运的改变。
如果我们把这个心理时间推到更久远,可以知道,人类集体无意识和人性中深层的东西,如本能、贪婪、恐惧,将随时抓住一个人的心,并在一个人的行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的自由意志,不过是对它们的反抗和克服。最后,如果他幸运,通过心理和意识的整合,则可以重新达成生命的完整,甚至有幸成为全人。
但各种灾难和不幸的事故,仍随时会降临一个人。人们仍然像大海中的扁舟,随时可能被海浪吞噬。人们面对的仍然是那个不确定的未来。
“日后我们知道,真正的人生道路是由内心决定的。不论我们的道路看上去如此曲折、如此荒谬地背离我们的愿望,它终归还是把我们引到我们看不见的目的地。”
——茨威格《昨日世界》
如果了解到前面关于四个宇宙和三维度时间的划分,知道了凡人世界更利于修行和达到生命的更高境界,那么,对于这个存在各种灾难和痛苦的人类世界,我们对自身的命运就拥有了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因为在第三维度时间的视角下,这些痛苦和苦难,正是成全一个人跃迁到生命更高境界的机缘。
最后,他终于看清,这一切不过是造物主谱写的宇宙和人类命运的交响乐,每个时代、每个个体不过是其中的一段旋律和一个个音符。
后面我在自然哲学中还会谈到,新的超弦理论和M理论就指出,宇宙不过是被拨动的琴弦和被敲击的鼓膜发出的音乐。这绝非偶然。自然哲学最后的进展,将会和我指出的空性形而上学哲学汇归到一起。
而人们之所以不断的哀叹自身的命运,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时间仅限于第一维物理时间,只限于一生的100年内。如果他们能把这个第一维的时间扩大到更长的尺度,扩大到几千年几万年,扩大到地球和宇宙同样年龄的尺度─几十亿上百亿年,那么,他们将会进入第二维度时间,即意识的存在时间。我前面已经谈到过,意识是从宇宙创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既然每个人都已经存在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为何要如此患得患失?
更进一步,当他进入第三维时间,他便看到时间的虚幻,便进入时间之外了。命运女神再也无法抓住他,他超出一切命运之外了。这便是最后的自由意志,也是最终的自由。
8 第八个沉思:空性及其层次─生命觉悟的最终旅程
空性哲学提出了大量新的概念,如三维时间、立体时间、立体生命、在世生命层次死亡、三层次世界、单子复合子之全子论、层叠世界宇宙观,并证明了神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朽不灭。
但所有这些概念、证明和论述都指向一个最核心的和最终的概念,那就是空性。
现在,我要对世界和生命的最高和统一的本质做一个总结了,就是:世界和生命的本质和真相是空性。
但,空性到底是什么?我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总结。
第一,空性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存在状态。进入空性,就意味着进入了第一维时间的时间之外的永恒之中。意味着他成为了觉者,完成了生命觉悟的第一征程。
第二,进入空性意味着见证了神性。他终于和最高的神建立了永恒的联系,始终和神在一起。对具有宗教精神和追求的人们而言,这是一切成就中最高的成就。
第三,空性可以在三个时间维度内塌缩。这是空性和神性不同之处。神性是圣洁光明的,空性却可以在黑暗和光明之间穿梭。进入空性的觉者,可以拥有多个化身来帮他做到这点。
第四,空性达成了悟性思维。处于量子态的第三态,超越了一切逻辑之外。
第五,空性是对死亡和自由这个哲学中心命题的真正的最后的终极的也是圆满的回答。只有进入空性之中,才意味真正穿越和超越了死亡,才意味着最大的和终极的自由。
而整个世界,不过是在空性之中的一个幻影。
但是,空性本身是有层次的。空性虽然已经见证了最高的真理,但最高之上还有更高。有些人不能理解最高之上还有更高。我以数学上的[无穷]来说明这一点。
在自然数中,无穷是最大(n->∞)的。但非线性的指数无穷,例如无穷的平方(n^2),却比线性的无穷(2n)更大。尽管两个都是无穷。
但幂的无穷(2^n),又比指数无穷(n^2)更大。这就是无穷之上还有更大的无穷的道理。最高的真理之上,还有更高的真理。空性之上还有更高的空性。
那空性究竟有哪些层次呢?我把空性的层次分为觉醒、空、非空、非非空和圆这五大层次。
第一层觉醒是必经的第一个阶段。它指的是从第一维时间的虚幻中觉醒。他看清了第一维时间所在的物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虚幻和不真,终于从虚幻中醒来。但他仍不稳定,他并没有完全摆脱第一维时间的束缚,如死亡,尤其没有摆脱第二维时间的控制:意识深层次的东西─我执和自性─仍然抓住了他。
当他进一步破除我执,并看清了第一第二维时间的虚幻,他才真正进入[空]之中─空性的第二层次,完成重要的一步飞跃,真正进入到第三维时间。
之后,神性才完全向他展露,佛性、灵性,所有这一切他也完全见证。从而进入第三层次[非空]之中。从[空]进入[非空]境界,表明已破除空执,因为第二层[空]本身也是一种执着,需要内离于空,不着空相。
到第四层次[非非空]时,他已经能够具备多个甚至无穷的化身,自如塌缩到第一维和第二维时间,与人类在一起和光同尘;并能穿越到第二和第一宇宙,与众神和天使在一起。此时,即使我们所在的包括银河系在内的第三宇宙毁灭,也无法损害到他了。
最后一步,当他达到[圆]之时,已完全转识成智,达成大圆镜智,成就生命最高境界。便可以穿出娑婆世界,到达更远更高的无边无量层叠世界之中,见证生命更广阔的境界。
关于空性的这五个层次,这里没有篇幅再详细谈论了,我会在《世界和生命的本质》、《阅读神性》和《悟性论》三部著作中,再仔细探讨。
9 第九个沉思:空性哲学与宗教、神学、佛学、道学的关系
这篇文章里我一直避免过多的谈到宗教,因为想留到最后再谈。但在第六个沉思里,已经触及过这个话题了。这样反而使得这里的讨论变得更加简单一些。
哲学与宗教本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关系。首先应该区分宗教和宗教精神,前者指的是有组织的宗教,以信仰和教义为支撑,后者指的是个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者追求信仰真理,后者追求的是理性和悟性真理,但两者殊途同归,最后都指向神和神性。
这里的神学,主要指的是基督教神学,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古典经院形而上学神学和马丁·路德新教神学。他们的神学里虽然也有信仰真理,但这种信仰主要以个人为依托,直接通往基督和神,而并非一定需要中间的教会的权威作为代理人。
同样的,佛教和佛学,道教和道学,也是信仰真理和悟性真理的差别,有组织的宗教和个人对真理的追求的差别。
但各个宗教在教义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实际上,别说是不同的宗教,就是同一个宗教内部各个教派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空性哲学不想卷入他们之间的纷争。所以,我愿意空性哲学更接近于基于个人对真理追求的神学、佛学和道学,而不是宗教教派。
生命的觉悟和修行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但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命旅程。
2019/3/15,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