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步入2018年,虽然迟到,但我也不能免俗地想给自己做一个new year resolution. 与其说是resolution, 不如说是2018年对自己的期许,因为这不是一个bucket list, 上面罗列我想完成的具体事情。我自认为过去的一年自己的执行力还不错— 做研究、练三项、多读书并尝试写作,想做的事情不会因恐惧或犹疑而放弃。相反的,我的思想,或者说我对人生的态度,却饱受煎熬。2017年的“大事”之一无疑是在年初和前男友分手,短期的低落、释然情绪后是不能自抑地对自己单身状态的焦虑不安,伴随着研究上的挫折带来的对未来事业的迷茫,使我经常陷入负面情绪不自拔。也许到了迎来quarter life crisis的年纪,幸好近有三两好友远有父母在我每每转入死胡同时来提点、宽慰我。所以我希望自己在2018年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态,遇事不惑、参破红尘自不敢企及,只愿遇事从容些、乐观些。写下了如下几个“准则”,希望它们能指引我这只“迷途的羔羊”。
仅以此一张照片纪念今年冬天泡的四次温泉1. 避免进入某种负面情绪的循环。过去的一年里,经常出现由情绪高昂,到因为一件事情忧心忡忡,到做很多事都焦虑不安,最终需要向好友或父母一通发泄(“我的人生太失败了”,“我毕不了业了”,“我要单身一辈子了”,etc)来结束,而过不了多久这一系列情绪波动又重演,只因我总focus on 不好的一面,而忽视剩余百分之九十的好。要学会知足常乐、乐天知命。
2. 想做的事情就义无反顾,不要被他人的(可能的)议论绑架。我的大学好友也说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做喜欢的事,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的魅力,而总担心“别人会不会” 却折煞这种魅力。
3. 以慧眼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出国六年有余基本能做到不轻易judge别人,尝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却仅此而已,没有通过具体分析人和事分析心理或社会,并得到自己的心得。这要求听起来有些苛刻,但却是写作者需要的。
4. 做事情要专注,丢掉思想的包袱。我经常觉得做研究挺煎熬的,也许是错觉,只因我时刻担心做不出任何结果博士无法顺利毕业。但研究是漫长而崎岖的路,不可一蹴而就。越是担心焦虑,越是影响对于问题的思考。很多时候回顾我走的路,我觉得我还是喜欢推敲问题的。
5. 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我有几个和我品性相像的好友,无话不谈,但却对离我很近的很多群体视而不见,自认为我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可谈。但有时偶尔的机会和不怎么联系的朋友们吃顿饭,却也能侃侃而谈,不亦乐乎。闺蜜和好基友是和你三观一致的人,而和普通朋友亦会因在思想的某一处的短暂交叠而回味无穷。
6. 尽量让自己处在有人情味儿的状态。这次回国感受颇深,妈妈在家时为我做三餐,简单的粥、汤、拌菜,我觉得胜过一切美味。她在家的时候虽然我也玩游戏偷懒,但每天都去运动。她去上班的时候,我会一下子懈怠,不好好打扫屋子,不好好吃饭,赖在床上不出门。一个人生活容易冷清,容易消沉,远在美国没有家人,就要自己创造人情味儿,这样心会满,工作有干劲儿。
7. 以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工作的目标。可能因为身边的同学很多都去了软件或大数据的公司,让我觉得我今后的出路也就是那一两条无数人走过的路。但我不是科技狂热者,推出一种新科技对我来说不如改善一下自然更有意义。绝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也不能对世界做出哪怕微小的改变,但从心选择可以给自己截然不同的心态。
8. 不要把找对象看得太重。这是过去一年纠结讨论最多的话题,拥有一颗平和的心,一切随缘吧。
9. 不要总说sorry. 真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对错,你活在这个地球上,占用了一份空气,不用为此说抱歉。事情不顺利时不要急着说抱歉,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冷眼旁观,没有你,该错的照样错。过多的sorry是懦弱和不自信的表现。
10. 如果上面九条都无法平息心态,那就去运动吧!运动完会重拾信心,世界都变得不一样。这是最无道理又屡试不爽的一招。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效果怎样要执行了才知道,希望到2018年底自己会有进步。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也是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最泛滥的时候。思想总似涛涛江水不绝,可浊可清。这使我们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东西,需要仔细巧妙地呵护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