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一忘三二》观后感

《记一忘三二》观后感

作者: 小鱼_a30b | 来源:发表于2022-09-02 21:07 被阅读0次

    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了进来,放弃了读了大半的《春牧场》,很难说没有书名的功劳。“记一忘三二”,好有诗意的句子啊,记得一个忘记三两,这不就是大部分人记性的现状。

    开篇的“台湾记”,描述的是她妈妈去台湾旅游回来之后对台湾很有好感从此心心念想去各地旅游的故事。这一篇故事让我隐隐感觉李娟与三毛的文笔有点像,再看到她的“挨打记”,心里一惊,因为三毛也是遭遇过老师的体罚所以早早辍学。她们遭遇我不想再提,看到李娟用平静的文字描述那段经历时只觉得悲痛,这样的老师配为人师吗,伤害带来的自卑、自我厌倦为何让他们承受,他们做错了什么?如果成为一个作家需要经历这些,作为读者的我即使再爱她们的文字也希望她们不要成为作家。

    但转念一想,幸好有写作,通过文字去书写那些故事可以给她们一个情绪宣泄的口子吧。还有阅读,幸好她们都热爱阅读,阅读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应该可以给她们几分慰籍吧,但她们又不同,也是,怎么可能相同,相似的文笔也是作为读者的我自己的观感。

    在我看来,三毛的故事吸引人是因为那些绚丽多彩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体验到,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完完全全融入了当地人的世界,读者也通过她的故事感知到自己很难到达的世界另一处的人文风景。而李娟的故事打动人是因为让读者从平凡的故事中找到共鸣,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如此。一位作家与非作家差异大约在于多那么几分的敏锐,必然是能敏感地察觉生活的细枝末节。如果能用文字将日常平凡的生活描绘出来,读者一边看一边惊呼:“这不就是我吗?”那更了不得,在熟知的地方伸出枝丫初放芽苞真是厉害。

    书中描述的母亲,铁石心肠,粗暴伤害女儿,固执又脆弱,善意也温暖,细心呵护生命、热爱生活。一个人怎么有那么多面,但这就是她的母亲真实的样子,她不美化也不歪曲,也让我看到我母亲的几分矛盾模样。

    写自己的懒,说“整天缩在被窝里,保持占地面积的最小值。直到饿得感到生存危机了,才重新长出胳膊腿儿,爬起来叫外卖。懒得天天喝凉水,拧开煤气烧开水这种事情都万万办不到。”这不就是大部分人放假的状态。

    在《记一忘三二》中,李娟还描写了家里的猫,一开始依赖家,后面出去闯荡,再相遇会有片刻的犹豫,但也会突然觉醒,飞身窜开,消失在草丛深处,再也不肯回头。还有只有生孩子才会回来请求收留的母猫,真的太生活化了。“扫雪记”里那些诙谐幽默的故事,读儿童读物悲伤、灰暗的感觉,总让我找到很多共鸣。

    爱她,不仅爱她的故事,也爱她如此客观细致描述稀疏平常的生活,更爱她面对苦难生活的坚韧与乐观,玩笑与智慧。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故事了,倍感惊喜之余想强烈分享下。,

相关文章

  • 《记一忘三二》观后感

    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了进来,放弃了读了大半的《春牧场》,很难说没有书名的功劳。“记一忘三二”,好有诗意的句子啊,...

  • 记一忘三二

    p75–110 生活可以很简单,生活可以很质朴,生活可以很艰难,生活也可以很快乐。李娟的生活就是这样。

  • 记一忘三二

    p113–164 之前看到介绍说李娟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对于写作却有着天然的悟性(具体表达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 记一忘三二

    p37—71 看完扫雪就想起来上中学的时候,冬天只要下大雪,全班同学都出去扫雪,还有打雪仗,还有些男同学会捏一...

  • 记一忘三二

    p1–33 这本是之前囤的一本李娟的书,李娟的看的也比较多了,文字看着比较轻松愉快,却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生活的不易。

  • 记一忘三二

    我想把李娟阿姨的书推荐给所有的你们看 这本书来自我的一个朋友。不知是因为经过邮寄而多了一份重量还是这本书本就...

  • 记一忘三二

    以前总希望在学办的时间,短一点,再短一点,就如同学办的椅子上长了针一样的坐不得,一刻都不能停留,现在怎么不知不觉的...

  • 《记一忘三二》

    看了李娟的作品《记一忘三二》。 轻易的,就把自己融入到了她的作品里面,跟着她的文字一起喜怒哀乐,很多事情都似曾相识...

  • 记一忘三二

    头痛犯了好久了。 奇怪了,一到每年的这个季节,头痛欲裂。好也好不了,干活也不想干,就想趴着。 是因为天太热吗?还是...

  • 记一忘三二

    文/一刀斋 下午看完《记一忘三二》,李娟的作品易读,语言这样贴近,却又这样冷察入微。从她漫不经心或者看似轻松的语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一忘三二》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qp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