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的悖论》

《选择的悖论》

作者: 叶子心斋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22:41 被阅读28次
    《选择的悖论》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选择困难症”。比如,你一定接受过三大“灵魂拷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哪怕只是点个外卖,面对着五花八门的店铺和种类繁多的菜单,你也会不由自主地犯了难。再比如,你毕业了找工作,拿到好几个公司的offer,你觉得每家公司都挺好,你还把它们的优缺点列出了一个单子,然后来来回回比较,苦苦思索好几晚,也没想好到底去哪家公司上班。选择太多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苦恼,更糟糕的是,精心做出的选择似乎也并不一定就更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这本书,你将会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学会做选择。

    本书作者巴里•施瓦茨,是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三次登上过TED演讲的舞台,向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科普他的心理学研究。他写的这本《选择的悖论》,首次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选择越多,人们越不幸福。巴里•施瓦茨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越多,越容易“选择困难”,他还详细分析了面对海量选择,人们做出不理智决定的原因,并为我们提供了做选择的建议。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来学习一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读者讲述了很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选择越多,人们越容易患上“选择困难症”;接着,我们来学习,为什么我们自以为精心做出的选择,却未必明智;最后,我们来思考,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不纠结、不后悔,做出令人满意的选择。

    2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选择越多,人们越容易“选择困难”。

    第一个原因,是选择伴随着放弃,而人类天生就厌恶损失。面对N个选项,不管你怎么选,选了哪一个,都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机会,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机会成本”。比如,假设你现在有50万元,你就面临着很多选择。你是用这些钱来付房子的首付呢,还是拿着钱去投资?你是花钱去留学或者读MBA,还是把这50万元当做环游世界的旅行经费呢?假如你选择了买房子,虽然可以从此免去频繁搬家的痛苦,但也意味着你无法靠投资来赚到更多的钱;假如你选择了环游世界,你可以享受到足够的快乐,甚至可能写出一本全球畅销的旅行游记,但这就代表着你没钱留学,无法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更是不可能跻身精英阶层。每个选项都有各自的好处,不管我们做出了什么决定,其他选项的优点都会萦绕在我们心头,久久不散。

    而且,选项越多,需要放弃的东西越多,我们感受到的痛苦也就越强烈,这会阻碍我们做出选择。书中提到了一个实验,参与者在回答完调查问卷后,可以在1.5美元和价值2美元的钢笔中任选一样作为礼物,结果有75%的人选钢笔。但如果加上第三个选项,也就记号笔时,超过一半的人都会选1.5美元。在这个实验中,增加了记号笔之后,人们左右为难,实在是无法判断哪种笔更好,因此,选择的机会成本变大了。为了逃避选择,他们干脆放弃了笔,拿走了现金。所以,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越来越大的机会成本,我们倾向于思考再三,反复推敲,甚至逃避选择,不断拖延做出决定的时间。

    除了厌恶损失,人们热衷于比较,感受不到选项本身的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选择困难”的情绪。在众多选项中,我们要想找出最合适的那一个,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无论是收集足够的情报,还是对选项挨个进行评估,都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工作量。所以,为了省去麻烦,更多的人会借助一个又快又方便的工具,那就是比较,和过去的经验比,和别人的选择比。

    比如,你走进一家很普通的餐厅吃饭,你对这顿饭的评价就很可能会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虽然这家餐厅的食物味道一般,但如果你刚刚吃过一顿“黑暗料理”,那你可能会给出一个五星好评;但如果你前一天刚和朋友吃了一次美味的大餐,那你以后也许再也不会来这家餐厅吃饭了。

    和别人做比较的情况则更为普遍,大到学校、职业、薪资,小到生活方式、日用品,都是人们比较的对象。比如,高考过后,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该选什么专业?这个时候,比较就派上用场了。有人说要选文学,毕业以后投身新媒体,靠好文章名利双收;有人说要选计算机,工作好找,且工资高。还有人说要选金融,毕业后考入银行,就获得了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学生们觉得这些专业都不错,前景都很好。选来选去,左右为难,却唯独忘记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读哪个专业更开心。所以,选项变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会使人的注意力偏离选项本身,你将会在无穷无尽的比较中迷失自我。

    “选择困难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因,是人们害怕结果不符合预期,产生后悔之情。毕竟,后悔实在是太容易了。

    如果你在做出选择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自己会后悔了,这叫做预期性懊悔,比如,你准备跳槽,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你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去新的公司上班,因为你坚信自己值得更高的薪水,一定还有更好的工作在等着你;

    如果你做出决定之后,发现结果不好,你后悔了,这叫做决定后懊悔,比如,你买了一款昂贵的按摩椅,但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它质量很差,一年内坏了好几次,完全不值这个价,你肯定会后悔把它买回家。

    更要命的是,人们不光会因为做了某件事而后悔,还会因为没做某件事更后悔。书中提到,有研究表明,如果把后悔的期限从一个月延长到一生,你会发现,人们最后悔的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而是一直想做,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没有做成某件事,比如没考上一所好大学,或者没能跟自己的初恋女友结婚等等。

    听完这些例子,你会发现,人们在做完决定之后,只要现实稍微不尽人意,大脑就会立即想象出一个与现实相反的完美世界。这个世界集合了所有选项的优点,但真实存在的概率基本为零。于是,不管你怎么选,结果都达不到预期,你可能都会因此后悔,长此以往,瞻前顾后就成了人们的常态。

    好了,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选项越多,人们越容易“选择困难”,这是因为选择伴随着放弃,而人类天生厌恶损失;另外,人们热衷于比较,感受不到选项本身的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选择困难”的情绪;“选择困难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因,是人们害怕结果不符合预期,产生后悔之情。

    3

    可能你会想,只要能做出不错的决定,选择的过程痛苦一点儿也没关系。但事实上,那些我们自认为排除万难,精心做出的选择,也未必就明智。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如果我们想做出一个好选择,需要完成这么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目标,第二步是列出一些选项,第三步是从多个角度出发,评估这些选项的优缺点,最后,合适的选项就出炉了。怎么样?简单吧?可实际上,人们在进行这看似简单的三个步骤时,往往是非常容易出错的。

    首先,在确定目标这一步,人们就开始犯错了,很多人都无法判断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能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我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不管你做什么决定,依据只有两个,一是过去的记忆,二是对未来的预测。

    咱们先来说说过去的记忆。

    其实,你在做选择时,选择的不是选项本身,而是那些选项给你带来的感觉。如果你的记忆告诉你,这个选项和快乐、愉悦等积极情绪相关,那么,下一次你就会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不幸的是,我们的记忆并不会反映真实的体验,而是遵循“峰终定律”,山峰的峰,终点的终,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只能记得事情发展到高潮和结尾时的感觉。

    比如,书中提到了这么一个实验,科学家们给同一组实验对象听两段刺耳的噪音,其中一段时长8秒,而另一段长达16秒。两段噪音的前8秒都完全一致,区别就在于,第二段的后8秒比前8秒要缓和一些。播放完这两段噪音之后,科学家要求人们选择一段噪音重听。按道理来说,和第一段噪音相比,第二段噪音时间更长,应该会让人更难受,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重听第二段,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记忆中,第二段噪音的结尾更为温和,带来的感觉没那么糟糕。

    过去的记忆不准确,对未来的预测也不一定靠谱。科学家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两群学生去超市购买未来三周的零食,但方式却略有差异。第一组学生每周买一次,第二组学生则需要一次性把三周的零食都买好。虽然他们做的是同样的事情,结果却大为不同。每周去一次超市的学生几乎每次都选了同样的零食,但需要一次性买够三周零食的学生则每种零食都买了一点。当然,最后他们也发现了,自己的预测出现了偏差,他们喜欢吃的零食,只有固定的一两种。

    所以,了解自己,并非易事。由于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预测都容易出现偏差,人们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因而无法确定自己的真实目标。

    退一万步说,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自己的目标,这时,需要进入第二步,也就是搜集信息,确定一些可能的选项。在这一步中,大部分人做决策的依据都比较单一。这里要提到两个很普遍的心理学现象,那就是“拇指规则”和“锚定效应”。

    所谓“拇指规则”,简单说,就是人们会仅凭经验和直觉,来判断选项是否靠谱。比如,你想买一辆车,于是翻出一本汽车杂志,开始查看所有汽车的参数和评价。经过反复比较和仔细斟酌,你终于选好了其中的一款。可当你的朋友得知你的决定以后,却表示反对。他说,他去年也买了这款汽车,可质量并不好,不到半年已经送去修理了5次。这时,你是不是会感叹,幸好自己还没掏钱付款?

    比起冷冰冰的数据,人们更愿意相信,活生生的事例更能反映事实。但你的朋友可能是夸大其词,也可能只是他的驾驶方式有问题罢了。因此,个体的经验会让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错过正确的选择。

    而“锚定效应”,则是指人们在做选择时,以附近的其他选项作为参照标准。比如,如果你到商场去买衣服,你发现基本上所有的西装价位都在1500元以上,你再看到一套800元的西装,就会觉得它很便宜。但如果把同一套西装挂在均价为200元的服装店里,你就会觉得800元的西装实在是太贵了。商家最经常使用的营销策略,就是把店铺中的某一款商品价格设置得特别贵。比如,你走进一家店,发现他们最贵的手表是2万美元,这时,你是不是觉得旁边那款200美元的手表也还挺不错的?事实上,一块普通的手表,只需要50美元。虽然没什么人去买那块2万美元的手表,但它最大的作用,不是被客户购买,而是衬托出其他手表的便宜。

    由此可见,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如果决策依据过于单一,会让我们很容易也做出错误的决定。

    最后,人们在评估选项时,也会出现习惯性的偏差。这里我们要提到的是“框架效应”和“心理账户”这两个心理学概念。

    “框架效应”是指,明明是相同的选项,但你换个说法,可能就会促使人们做出不同的决定。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路边有两个加油站A和B,在加油站A,每升汽油售价5元,不过,如果你愿意使用现金支付,每升汽油的价格可以再便宜0.5元;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售价4.5元,但如果你要使用信用卡支付,每升汽油就要多收0.5元。

    其实,不管你去哪个加油站,要付的钱是一样的。但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更愿意去加油站A,因为他们认为,加油站A提供了优惠,顾客会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这也正是许多商家在做促销活动时常用的心理技巧。但加油站B却让人们有一种“损失”的感觉,毕竟,没人愿意买东西时要平白无故地多付钱。

    所以,“框架效应”能轻松影响最终决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们厌恶损失的心态。

    我们在评价选项时,往往还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所谓“心理账户”,也就是说,人们会在心中评估每件事的重要性,从而决定为它付多少钱。

    比如,你这个月多领了五千元奖金,于是你打算趁着难得的假期,用这笔钱报名去泰国的旅行团,一个出去走走,犒劳一下。但你突然发现,原先只需要五千元的泰国行套餐居然涨价到八千元,这让你瞬间就犹豫了起来。你甚至会想,要不要等到旅行淡季,降价了再去。但如果你是和恋人或者家人约好了,要一起出游,哪怕这趟旅行要花一万元,你可能都会果断付钱。

    我们可以发现,在你心中,如果出去玩只是为了观光、放松,那预算只有五千元,不能再多了。但如果你想跟恋人或者家人一起旅游,培养感情,那么你的心理账户就会变大,你会觉得多少钱都愿意花。所以,人们做出什么选择,跟心理账户如何划分有着直接的关系。

    好了,以上给你介绍了,我们自认为排除万难,精心做出的选择,也未必明智的原因。事实上,人们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拇指规则”和“锚定效应”这两种心理现象,会让人们决策的依据变得单一。而“框架效应”和“心理账户”的存在,也会使人们对选项的评估出现习惯性的偏差,无法做好合适的选择。

    4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们患上“选择困难症”的原因。无数事实和数据证明,选择越多,人们越痛苦。更重要的是,面对海量选择,哪怕你精心挑选,也会有一系列这样那样的心理原因,阻碍你做出明智的决定。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无策了吗?

    显然不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来讲讲,到底该怎么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学会限制选择的数量。限制选择数量的第一步,是不再理会生活中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我们每天一睁眼,就开始了无穷无尽的选择。比如几点起床,是否要用新的牙刷,出门穿什么衣服,坐地铁还是公交,早饭吃什么等等。据统计,人们每天至少要做75个选择。如果我们对每个选择都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那恐怕就没什么时间来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了。

    像Facebook的总裁扎克伯格就有主动减少选项数量的意识。为了省去了选择衣服的麻烦,他永远穿着同样款式的T恤。这样一来,他就能集中更多精力和时间在工作和事业上。

    所以,当你确认好哪些决策比较重要之后,你还需要主动地减少选项的数量。

    放弃更多的可能性,确实令人难受,但我们在做决定时,选择的并不是选项本身,而是这个选项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如果做选择的过程中充满焦虑、拖延和痛苦,哪怕你做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决定,你也不会感受到快乐。

    所以,你做事情之前,可以为自己定下尽量减少自己的选项数量的规则。比如,你打算换工作时,只面试两家公司,或者打算出门吃饭时,只从附近的两个商场中挑选。

    此外,设置“满足”的标准,降低期望值也非常重要。相信我们身边都出现过“完美主义者”,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希望任何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哪怕面对着成千上万个选择,也一定要选出其中最好的那一个。有道是,有舍必有得,这种处处完美的期望往往是不切实际的。而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只要结果有一点点没满足期望,他们都会非常沮丧。于是,完美主义者们只能整日活在对失败的恐惧中,逐渐变成拖延症患者,错过更多更好的机会。

    幸运的是,要降低期望值也没那么艰难。毕竟,不管你是多么严苛的完美主义者,也总会做出几个爽快的决定。只要你仔细回想一下这些经历,找出能让自己满意的标准,再把这个标准灵活运用到其他选择上就可以了。

    比如,你去超市买牙膏,基本上只要满足薄荷口味、价格便宜这两个指标,你就会爽快地付钱。同样地,出门逛街时,你也可以提前想好,你要买什么款式的服装,能接受的价格在什么区间,这样你就不会什么都想买,最后什么都买不到了。

    除了以上两种做法,我们最好是做出不可逆的选择,不给自己留下后悔的机会。尤其是在做一些重要的决策时,比如选择结婚对象。虽然人们的确拥有自由离婚的权利,但结婚不像购物,可以随意退换货。如果你在刚开始就抱着有朝一日会反悔的想法,那你的婚姻生活一定不会太美好。你总想着,我们现在的婚姻出问题了,肯定是对方的原因,我离婚了,再找一个正确的人,肯定很幸福。然而,那些幸福的伴侣,其实是在互相磨合中共同成长,而不是发现对方稍有缺点就另结新欢。所以,做出一些不可逆的选择,能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当下,解决问题,而不是花费时间去后悔,甚至直接把过去的选择推倒重来。

    最后,积极地看待事物,学会感恩,也能让我们做出合适的选择。很少有人会对自己的现状完全满意,他们总是会认为自己过的比别人差,或者正好错过了人生中的大好机会,而这种失落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懊恼。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对于现状的体验,而这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感恩。比如,你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每天在笔记本上记下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比如得到了上司的表扬,结识了一位谈得来的朋友,或者提早下班做了一顿美味的晚餐。可能你刚开始还不习惯这么做,但时间一长,你翻看笔记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过的也还不错。有了这种平和的心态,你就不会再执着于事事都要做出完美选择,而是能够把每一种选择都当成一种人生体验,乐在其中。毕竟所谓的完美生活并不存在,就算我们有能力穿越回过去,谁又能保证不会产生新的遗憾呢?

    好了,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想要做出合适的选择,首先,要学会限制选择的数量,同时设置“满足”的标准,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同时,最好做不可逆的选择,不给自己任何后悔的机会,最后还要积极地看待事物,学会感恩。

    5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讲解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选择恐惧症”。为什么选择越多,人们越容易“选择困难”?为什么更多的选项并不会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

    在《选择的悖论》这本书里,作者详细解释了“选择困难症”的成因,同时分析了有哪些因素干扰人们做出正确的决断,他还提供了四个方法,帮助我们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我们知道了,选项越多,人们越容易“选择困难”,这是因为选择伴随着放弃,而人类天生厌恶损失;另外,人们热衷于比较,感受不到选项本身的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选择困难”的情绪;“选择困难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因,是人们害怕结果不符合预期,产生后悔之情。而选择太多,看似提供了无穷的可能性,但并不会让我们的决策更加明智。事实上,人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导致他们往往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拇指规则”和“锚定效应”这两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会让人们决策的依据变得单一;“框架效应”和“心理账户”的存在,会使人们对选项的评估出现偏差。所以,想要做出更合适的选择,要学会限制选择的数量,同时设置“满足”的标准,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最好做不可逆的选择,不给自己任何后悔的机会,最后还要积极地看待事物,学会感恩。

    不要让选择成为人生的负担,面对无穷无尽的选择和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更要学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宁静。

    好了,《选择的悖论》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选择阅读原书,获得更多的新体验。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本书再见。

    《选择的悖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的悖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rf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