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文字已经很厉害了,可以努力尝试描画出那么多种逻辑、信息和情感,但是依然会被音乐剧的表现力震撼。
《粉丝来信》歌曲穿插着台词,还有舞蹈,让原本只是平面的“剧本”鲜活起来,给人丰富的感官冲击。
有些音乐剧是只有歌的,比如《巴黎圣母院》《谋杀歌谣》《悲惨世界》;还有一些台词和歌互相呼应,比如《Thrill Me》是纯现场钢琴伴奏,有时进了一段长长的伴奏做背景音,但不知从哪一小节,演员开始歌唱了,浑然一体。
《粉丝来信》明明是个关于写作的故事,可是那些舞蹈,哪怕只有小小的动作(比如微岚把手放在耳边连着头一起轻轻转圈)都会让人觉得“啊,是舞蹈动作,不是演员随性地做出的手势”。这种精巧的设计感给人突破的感觉。
文字当然可以表现很多,但是就像石块无法填满玻璃瓶一样,还会有许许多多其他类型的表现方式,是文字难以描摹的。
音乐剧的歌在文字这个维度上又增加了“旋律”一维,能够写音乐剧的编剧,必须要同时具备戏剧和音乐两种以及以上的功底才行。
我时常想起《Tick!Tick!Boom!》中Johnathan三十岁生日的时候,前女友送他的礼物就是一千页的空白曲谱。“好好写歌!”她这么说。改编自英文版《Why》的中文译配版《一生时间》,也是在剧院里听到落泪的一首歌。Johnathan本人的影像资料里有这么一段弹唱,那灿烂的笑容让人难以忘怀。
音乐让心灵变得更加舒展,丰沛,它和文字各有各的好,却都让人着迷。音乐剧把它们都集中起来了,演员不再只是“站着干说”(也不是“趴着喝着水说”——开玩笑的),文字让脑海中的内视觉得以活化,而音乐穿透了时间——你所感受到的旋律,其实是一个刹那接连一个刹那的残影,是让人真切体会到时间流逝的见证。没有旋律的时刻里,针尖般细密的连接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变成这里和那里都差不多的瞬间。
音乐让我们在某种微妙的意义上短暂地逃离了时间的牢笼。文字更为扁平,线性的陈述也存在差异,但不会像音乐那样直观。
享受世间美丽的果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