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果然是需要变奏的,不同维度上的新陈代谢,尽量避免面临思维的老化与衰竭。
昨天朋友与我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很少流泪的他,为了一件事在人前流泪了。
“一旦想到自己未来,可能永远都成不了,自己所期望的那种人,”他就忍不住泪如泉涌。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不去对比是永远都不会知道的,人与人之间的内在体验,轻易造就了人与人的不同,你与你所期望的人的距离,如此遥远却又如此接近。
你与你所期望的人之间,究竟有着多远的距离?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是“智商”,有人则认为是“财富”,也有人会说是“样貌”,“知识”,“身世”,“机遇”……
我说,你们只差在一念之间,内心动力波动的一念之间。
不过惯常,这种隐秘的动力差异,会被阻断在你的经验格式之外,因为你不曾知晓他人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就比如,当一群人同时被安排了一堆又难又繁杂的任务时,有些人的内心涌现一股炽热的激情、自发地迎难而上,而有些人却是陷入了负面抱怨、烦躁的情绪里被动应付抵抗。
“要怎么征服这个大BOSS?想着各种办法搞定它!好有趣,我都忍不住跃跃欲试了!”
“我好想死!为什么又来了?真是没完没了,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清闲下来?!”
人总是有着一种本能性的嗅觉,自然而然地向着资源丰富的地方聚拢,远离那些资源匮乏贫瘠的土地。这是必然的,毕竟人都需要依靠资源生存下去,或是活得更好。
面对上面两种发自内心的言论,不用我多说,也能知道人群将会往哪里聚拢。
在这个浮夸又快节奏的消费型社会,你下一秒的想法可能是,那我每次遇到成堆的任务时,是不是就该强迫着自己去往积极的方向想,比如:“那么多挑战好棒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一点儿都不累,我好爽!”
这并非是一碗说说而已的心灵鸡汤,倘若如此强扭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压抑的力比多找不到出口,就算你不患上神经症,也可以戴上受虐狂心理的桂冠了。
因为真实的内心体验,是无法被“奥斯卡影帝影后们”演出来的,强行从形式上去格式化自己当下的体验,一味地去迎合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样只会与自己本心渐行渐远,最终形成一具没有本心的空壳——虚假自体。
虚假自体的形成,往往只会令表演家们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因为虚假自体的内在动力能源是不足的,无法支撑着自体去面对一轮轮多变的挑战。你想想看,光是违背着真实意愿去演得相像,自身的内在冲突就足以耗损他们大量的精力了,那还有什么余力,再来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挑战呢?
当然我不排除有人演到连自己的体验就自然是如此,那或许我就该改口为,恭喜你已经成功内化了这种良性动力了,毕竟小孩子内化父母的人格特质的第一步,就是耳濡目染与模仿。只是在已经自成一体的成人身上,发生转换性内化实属不易。
我们来细节地说一说,为什么有人的内在真实体验是抱怨、消极与退缩的呢?
原因毕竟还是分阶段性的,如果以我朋友的例子来看,他在成长早期内化理想化母亲(0~3岁,语言功能出现之前)那一极相对平顺度过,因此他可以分化外在世界的现实要求与其自身的差距,并没有向外在世界发动攻击或怨恨,而是更多以自身差距展开了思考。那么他应该是在早期形成理想化父亲的阶段上(3~6岁,语言功能出现之后),内化了不良的客体形象——消极、回避策略与无力的客体。
理想化父亲并非一定是父亲,也可能是当时的养育者,爷爷、外公、叔叔等等,孩子在这个阶段观察学习着男性角色的一举一动:当他们遇到某些麻烦事情时,是二话不说卷袖子上战场,还是在饭桌上抱怨连连,甚至有更甚者将情绪化带回家庭中,从而影响到家庭和谐,引发了冲突?
孩子对于方法的判断是模糊的,但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养育者是以这样的方式应对会威胁到自己的事物,保护自己,因此在孩子真正遇到威胁到自身的麻烦时,他们自然而然就将从大人身上习得的策略作为优选,时间一长,变内化为了自身惯常使用的优势策略。
遗憾的是,你学会的居然是一种退缩性的策略,最终还成为了你人格结构里的一部分。
事已至此,该如何调整早期内化的不良动力策略?
我喜欢把这件事情描述为“留出两分钟,与自己谈一谈”,人的本能总是快乐原则先行,回避不舒服的东西。如果你跟随着惯性所被引诱的那个方向,就此滑坠下去,那么是你老旧的体验格式赢了。倘若你愿意选择与你的体验谈一谈,这个地点可能是在公交车上、厨房里、卧室的床上、约会时刻等等,每当你内心的小人儿选择了惯用的、退缩性的策略,或是想将吃过饭后碗筷留给父母去洗,或是躺在床上不想看书只想看会儿韩剧,或是将约会延长时间却忘了今晚需要完成的学习计划……
与自己谈谈,能否往反方向走一次,而你距离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就在一念之间。
你也曾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样,流下悔恨的泪水吗?
值得欣慰的是,
时限已经彻底过了的人,只会感觉到一阵深深的哀伤。
唯有仍旧留有挣扎余地的人,才会流下悔恨的泪水。
所以,莫忘曾经流下的泪水,一路向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