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6日 五 晴
正月初一,很简单地过。
早餐午餐与家人一块儿吃。下午与小学同学见面喝咖啡。晚餐与家人一块儿吃。晚上陪父母看电视。
然后上简书写作。
复制过节式这样简单模式的初一,好像也过了好多年。没深刻的兴奋感,但也没强烈的不妥感。春节不就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多花时间陪陪家人,聊聊天,为相聚增添多些质感与回忆。
本以为家人对这样的初一模式已有默认的共识,直到晚上看电视时,年近七旬的爸爸低声碎碎念道:过节怎么过得这么寂寞?
虽然很小声,但还是被妈妈听见。这可不得了了。
家中两老开始“斗争”。妈妈开始向我投诉爸爸:“不喜欢这样的过节方式却不说?这么多年不都这样过吗?他为什么现在说寂寞?”;爸爸则黑着脸一言不发地坐在客厅另一角。
身为孩子,我当然希望尽快结束伤感情的斗争。(因为听多也很烦啊。)
我不喜欢妈妈在我面前不断重复罗列爸爸的缺点;我也不喜欢爸爸在遇到问题时总选择沉默不语;我更不喜欢自己处理家事时的惰性与一贯方式,包括理所当然地照搬往年的过节方式,忽略了父母的感受与想法。
不过,今晚我还是用了旧的灭火方案——试图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像刚刚我就开始跟妈妈聊电视上播映的节目、一些明星八卦等。
果然不一会,两人看起来好像没事,看完电视去睡觉。
当然两人数十年的相处疙瘩不可能在一觉起来后完全消失,毕竟两人在这段婚姻累积的抱怨与不满,已到了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能引发战争的程度。
父母间这类的斗争,这么多年来我也被逼习惯。不过习惯归习惯,每每碰到时,我仍希望父母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稍稍改善彼此的夫妻关系。
对两个老人家有这样的期待,是不是太异想天开?即便是,我也不想放弃这样的期许。
因为人带不走的除了财富,还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怨恨与情绪。既然带不走,又何必紧握而苦了自己呢?
新的一年,我一贯地祝父母身体健康,出入平安,也一样地默默希望他们早日和好如初。
网友评论